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比较X线定位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X线定位组30例和痛点定位组30例;分别进行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X线定位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痛点定位组(30.0%)(P<0.05);X线定位组显效以上率(93.33%)明显高于痛点定位组(73.33%)(P<0.01);X线定位组的治疗后VAS评分较痛点定位组明显降低(P<0.01),X线定位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缓解幅度)较痛点定位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较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体外冲击波用于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腰脊神经后支损伤部位和电脑中频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近期作用显著,治疗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7.06%)(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是腰痛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少清  吴小勤  赖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8):2708-2710+2713
目的 探讨雷火灸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引起痛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引起痛经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分值、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a(PGF2α)。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MSS、PGE2、PGF2α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MSS、PGF2α低于对照组,PG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雷火灸合双氯芬酸钠栓对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引起痛经比单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魏氏验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效果及免疫-炎症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冻结期肩周炎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采取魏氏验方(伸筋活血汤+痹通洗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对比2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肩关节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54/60)高于对照组75.00%(45/60)(P<0.05)。治疗1、3个月后,2组关节疼痛、肿胀、沉重、畏寒积分以及血清GM-CSF、IL-10、IL-6、TNF-α、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2组肩关节被动及主动状态前屈和外展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香附四物汤联合米非司酮对痛经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凝血和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水市秦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痛经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香附四物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介质因子[前列腺素F(PGF)、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F水平下降,PGE2、β-EP水平升高,且观察组PGF水平低于对照组,PGE2、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观察组PLT、FI...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组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维生素B6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注射用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用药3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指标、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均降低,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均升高,且观察组PGE2、SP、Cor、NE、AngⅡ低于对照组,β-EP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荜铃胃痛颗粒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荜铃胃痛颗粒冲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致炎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指标[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GF水平均降低,PGE2、GAS、MTL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益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的血清PGE2、SOD水平、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PGE2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SOD水平较治疗前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改良ODI指数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痹汤可改善LDH患者的血清PGE2、SOD水平,缓解腰椎疼痛,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配合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组),研究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冲击波治疗,治疗28d。治疗28d后观察两组视觉疼痛评分指数(VAS)、日本骨科协会功能障碍评分(JOA)、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治疗28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JOA)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帮助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腰部功能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联合骨伤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在中医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骨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下肢麻木及腰痛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伤协会腰椎疾患综合评分量表(JOA)]、生活质量[采用卡氏评分法(Karnofsky)]、腓总神经及胫神经F波变化、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 d两组下肢麻木及腰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4 d,两组下肢麻木及腰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后3 d(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JOA评分、Karnofsk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MMP-3、PGE2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DH患者采用中医针刺联合骨伤护理,对缓解腰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可改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MMP-3及PGE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中晚期肩周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参考方案。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本院JDPN-VC型系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单一治疗。以肩部疼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作为指标,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肩部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外敷熏洗治疗中晚期肩周炎,疗程短,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Shi L  Smolders I  Umbrain V  Lauwers MH  Sarre S  Michotte Y  Zizi M  Camu F 《Pain》2006,120(3):307-314
Acute inflammation induces upregulation of IL-1β both at the site of the peripheral inflammation and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The central increase of IL-1β mainly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sensitivity. However, the spinal mechanisms for the effects of IL-1β in nociceptive transmission are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It is also unknown whether previous sensitization changes IL-1β activity. W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intrathecal (i.t.) IL-1β on spinal PGE2 production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peripheral formalin inflammation with spinal microdialysis in freely moving rats. The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cyclooxygenase (COX) isoforms in the IL-1β-mediated spinal PGE2 produc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peripheral formalin inflammation was further evaluated with the selective COX-1 and COX-2 inhibitors. We found that the i.t. administration of IL-1β, with doses of 1, 2, 8, or 16 ng, increased PGE2 levels in CSF in a dose-related fashion. This IL-1β-evoked PGE2 release occurred within 30 min after IL-1β administration, peaked at 30–60 min interval, and returned gradually to the baseline level within 4 h. Peripheral formalin inflammation in the paw induced a more prolonged effect of spinal IL-1β with larger PGE2 releases in the CSF compared with the non-inflammatory state, suggesting that peripheral inflammation enhances central sensitization. The COX-2 inhibitor SC58236 (15 mg/kg) reduced the IL-1β-mediated PGE2 increase in CSF by 86% while the COX-1 inhibitor SC58560 (15 mg/kg) had less effect (28%).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mainly the COX-2 enzyme mediates the IL-1β-induced increase in spinal PGE2 in the presence of peripheral formalin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布贴扎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41例跖腱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在常规体外冲击波治疗并由护士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联合(联合组21例)与不联合(对照组20例)肌内效布贴扎.两组患者分别于体外冲击波首次治疗前和治疗后5周(每周1次治疗,5周1个疗程)、10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经体外冲击波或联合肌内效布贴扎治疗5周、10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周后治疗有效率分别达71.43%(联合组)和51.22%(对照组);且10周后联合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在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布贴扎治疗跖腱膜炎远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行肺复张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治疗前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探讨其在ARDS患者肺复张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价值。方法ARDS患者262例,均采用标准手法行肺复张治疗。治疗前检测血清COX-2及PGE2水平。治疗3d后评估肺复张效果,并依据治疗效果将262例患者分为有效组235例和无效组27例。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及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肺复张治疗前血清COX-2、PGE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肺复张疗效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COX-2、PGE2预测ARDS患者肺复张疗效的价值。结果262例患者中,显效102例,有效13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9.69%(235/262)。有效组肺复张治疗前血清COX-2[(13.01±5.28)μg/L]、PGE2[(139.94±32.64)ng/L]水平低于无效组[(19.84±5.71)μg/L、(180.58±35.61)ng/L](P<0.05),年龄、性别比例、发病至入院时间、APACHEⅡ评分、通气方式、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与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治疗前血清COX-2(OR=1.226,95%CI:1.115~1.348,P<0.001)、PGE2(OR=1.036,95%CI:1.019~1.053,P<0.001)是ARDS患者肺复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血清COX-2以15.920μg/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ARDS患者肺复张疗效的AUC为0.811(95%CI:0.734~0.889,P<0.001),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71.5%;PGE2以162.435ng/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ARDS患者肺复张疗效的AUC为0.803(95%CI:0.723~0.882,P<0.001),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73.6%;COX-2联合PGE2预测ARDS患者肺复张疗效的AUC为0.838(95%CI:0.766~0.910,P<0.001),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3.6%。结论ARDS患者肺复张治疗有效者血清COX-2及PGE2水平降低,COX-2及PGE2水平对预测ARDS患者肺复张治疗效果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进福  张杨  岳寿伟 《中国康复》2016,31(4):255-25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气压治疗和针灸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加用超声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76.7%,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且疗效优于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16.
廖家权  吴波  唐昌敏  何建华 《中国康复》2022,37(12):727-731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体外冲击波和局部类固醇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远期疗效。方法:将腕管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和注射组3组,每组20例。其中冲击波组1例脱落,共19例完成研究,注射组3例脱落,共17例完成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冲击波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注射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类固醇药物的局部注射,联合组患者联合采用体外冲击波和局部类固醇注射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满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进行VAS评定和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BCTQ)症状及功能评定,应用肌电图进行患侧正中神经诱发电位测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及DM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CMAP、SCV及SNA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VAS评分、BCTQ功能评分低于其他2组(P<0.05),SNAP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CMAP指标明显高于冲击波组(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VAS评分、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MAP、SCV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冲击波组VAS评分、BCTQ症状评分、D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注射组VAS评分、DML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SNA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注射组VAS评分、BCTQ功能评分较治疗4周后有明显回升(P<0.05),SCV、SNAP较治疗4周后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CMAP、SCV、SNAP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BCTQ症状评分和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注射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冲击波治疗和局部注射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症状及功能改善,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比较也拥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雷文琴 《妇幼护理》2022,2(22):5116-5118
目的:探究督脉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选取的60例产后身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采用实验组(督脉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命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更高,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更低,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各项数据均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督脉灸配合中药熏洗方法应用在产后身痛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14、21和28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7d及14d后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1和28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MS评分及ROM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西替利嗪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组(n=50,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和联合组(n=50,西替利嗪滴剂口服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