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女 ,6 5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伴呕吐 2天入院。B超检查示胆囊 10cm× 6cm× 4cm大小 ,内有多枚结石 ,胆囊颈结石嵌顿 ,胆总管内径 0 5cm。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 10cm× 4cm× 4cm大小 ,与肝脏粘连 ,完整切除胆囊 ,术后 7日出院。 1个月后患者右上腹隐痛复发 ,无法进食 ,急诊B超检查示肝门部有一 2cm× 3cm× 3cm大小囊肿 ,内有 0 4cm× 0 4cm强回声光点。予禁食、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 ,1周后复查B超示肝门部有一 4cm× 5cm× 5cm大小的囊肿。行磁共振胆道成象 (MRCP)检查示肝门部有类似胆囊样物 ,约 4cm× 5cm× 5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胆囊管残余结石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2例;开腹残余胆囊切除3例;开腹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8周行超声或T管造影检查,未再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结论】术前合理选择超声、CT或 MRCP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术中贯彻“辨-切-辨”的操作原则,必要时使用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降低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形成巨大胆汁包裹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男,27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7年余,加重4天入当地医院治疗,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对症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2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见胆囊明显充血,壁增厚,颈部结石嵌顿,行LC,残余胆囊壁电灼处理。术后约50小时发现患者巩膜轻度黄染,上腹轻压痛,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术后第8天转我院。查体:巩膜明显黄染,上中腹及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余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少量腹腔积液。查总胆红素75.3μmol/L,直接胆红素68.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88 U/L,碱性磷酸酶172 U/L。入院2天后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5 9岁。以上腹隐痛不适 3个月 ,绞痛发作 7天入院。近 3个月经常感上腹隐痛不适 ,食欲缺乏。查体 :无黄疸 ,右上腹压痛较明显 ,未触及包块 ,无腹水。行B超检查示胆囊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影 ,最大 1 7cm× 1 5cm ,总胆管内径 0 4cm。术前诊断 :胆囊炎、胆结石。行胆囊摘除术。术中见胆囊壁慢性炎症改变 ,无粘连 ,胆囊内可触及多个结石 ,顺利切除胆囊。伤口愈合良好 ,第 8天出院。 1周后仍感上腹不适 ,隐痛不缓解。于术后 2 3天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小弯侧有一 2cm× 2cm大小的溃疡 ,边缘隆起。取活检病理报告为…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诊治反思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1 病例资料 男,45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余,门诊腹部B超提示胆囊多发息肉,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置肝下腹腔引流管,48小时后拔除.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5 2岁。因阵发性右上腹胀痛伴右肩部放射反复7年 ,近 1周频繁发作入院。有“早搏”病史近 2 0年 ,劳力性呼吸困难及晕厥史 ,无胸骨后疼痛。体检 :P 76次 /分 ,律不齐 ,呈频发早搏三联律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右上腹胆囊区压痛 ( )。B超 :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ECG :频发室性早搏大部分呈三联律。心脏彩超 :左心室轻度扩大 ,左室功能减退。诊断 :( 1)胆囊多发结石 ,胆囊炎 ;( 2 )频发室早 ;( 3)心肌病 ?心功能Ⅰ级。在经抗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后 ,全麻下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术中气腹压为 6mmHg…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例1】女,35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3个月入院。病程中无恶心、呕吐、发热、黄胆,无体重下降。查体:腹软,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查血白细胞8.6×109/L,血红蛋白90 g/L;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  相似文献   

8.
【病例】 女 ,3 4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不适 15年入院。院外多家省级医院B超、CT均诊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入院后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轮廓不清 ,内含强回声 ,但声影不明显 ,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充满型 ) ,遂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肝右后叶与膈肌有粘连 ,肝十二指肠韧带处一脂肪样组织粘连于胆囊床处 ,术中B超检查及胆道造影均未见胆囊 ,即关腹。住院 10天出院。出院后随访 8个月 ,无明显不适。先天性胆囊缺如非常罕见 ,国内报道迄今仅 2 0 0余例 ,多伴胆道系统的其他发育畸形。分析本例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病例…  相似文献   

9.
胆囊管结石术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管结石在胆系结石中有特殊性,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认识水平,对提高手术治疗质量,特别是减少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十分必要的。我院2000~2006年施行胆囊切除术192例,共发现胆囊管结石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5~65岁,平均52岁。胆结石伴胆囊管结石7例,单纯性胆囊管结石3例。1·2临床表现8例有上腹痛史,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或劳累后有胆绞痛发作;6例有时伴有发热;2例在急性发作时入院,发病急,腹部疼痛剧烈,胆囊肿大,体温升高。1·3 B超检查7例行B超检查,均发现胆囊内多发结石,其中1例胆总管中段有…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女,38岁。因反复中上腹部疼痛不适2年,复发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B超检查示胆结石、胆囊炎。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采取右侧肋缘下切口,打开腹腔见胆囊壁水肿、增厚,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内有2粒约2.0 cm×1.5 cm×1.5 cm大小的结石,胆汁黏稠,胆总管轻度扩张,弹性好,内未触及结石及包块。行胆囊切除术,并在胆囊床置引流管1根。术后1天患者无不适,引流管未引出液体。术后第2天引流管仍未引出液体,换药时拔出引流管后从腹壁切口持续溢出胆汁约30…  相似文献   

11.
对我们所遇胆囊残留病变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62岁。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4 a。仍有右上腹隐痛,闷胀不适,无黄疸。诊为胆囊术后综合征,经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ERCP提示,胆囊残株6 cm,腔内可见充盈缺损。1999-06-25手术。术中见胆囊管残株与肝胆管并行6cm,呈螺旋状斜过肝总管的前方汇入肝总管的左侧壁,内有0.6cm×0.5 cm残余结石3枚,手术切除胆囊残株及结石。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例2:女,65岁。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 a,术后反复出现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解痉药可缓解,多次行超声及生化检…  相似文献   

12.
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 ,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因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 ,致术后症状依旧或复发 ,故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近 11年来经手术证实 ,病理和超声资料完整的 2 8例残余胆囊患者 ,旨在探讨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及其漏诊原因。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患者 ,男 9例 ,女 19例 ,年龄 2 6~ 70岁。首次胆囊手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不等 ,4例术后症状仍在 ,2 4例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 ,最长达 2 0年。其临床表现为 :右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少数患者出现黄疸 ,2例合并…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5 6岁。因患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 ,术中胆囊撕破 ,大量结石散落腹腔 ,钳取结石后冲洗术野后 ,术毕。术后 2d病愈出院。但出院后间歇性右上腹隐痛不适 ,无伴随症状 ,反反复复。一直以“胆囊术后综合症”在外院门诊诊治 ,多次行B超检查不能查明原因。 1月前外院行CT检查示“右上腹肿块”行剖腹探查。见肝门周围广泛粘连 ,见胆总管右旁一 3cm× 5cm大肿块 ,切除后切开大体标本见中心为一枚胆结石 ,病检为“炎性肉芽肿” ,遂病愈。例 2 女 ,3 2岁。术后 1年出现剑下切口红肿溃烂前来复查。检查见剑下切口周围红…  相似文献   

14.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但术后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常见有右上腹胀痛不适,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有时腹泻频繁或伴有黄疸发热等症状,经B超、CT、磁共振等临床检查均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考虑因手术后改变患者生理解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例1】女,69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7年,症状加重1周入院。腹部彩超报告: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多发结石。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见胆囊颈部与大网膜和十二指肠粘连,三角关系不清,经仔细分离后才显露出“三管”关系,手术历时1小时完成。术后病人剑突下仍轻度胀痛,于第4天出院。出院后上腹痛逐渐加重,在村卫生室予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无明显好转,其间患者多次与医院电话联系,经反复查看手术录像,均认为可能是肝下间隙积液导致疼痛。术后第12天,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再次入院。查体:体温38·2℃…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男,69岁。因胆囊结石取石术后胆瘘2年,加重伴右上腹部肿块并破溃1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2年前再发右上腹反复疼痛,B超检查示胆囊多发结石。1个月前腹痛加重,在  相似文献   

17.
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8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于右上腹莫菲点处行2~4cm纵形切口,根椐结石大小于胆囊底部无血管区电切开,在胆道镜引导下取出胆囊结石。确认无结石残留并观察到胆汁涌入胆囊后,以灭滴灵冲洗胆囊,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线全层逢合并荷包包埋,不置胆囊造瘘管和腹腔引流管。结果共收治胆囊结石患者924例,其中816例行经内镜胆囊取石术,均痊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经1~8年随访637例,脂肪餐前后B超对比检查,结果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其中2例患者术后1个月和4个月B超复查,胆囊为葫芦型,有残余结石,1例行二次内镜取石保胆术。有8例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B超发现结石复发,仍为泥沙样结石,经口服优思弗3~6个月后结石消失。结论微创内镜取石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理想,创伤小,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取出了结石。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必须观察到胆汁自胆囊管口涌入胆囊,否则,中转手术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早期再手术的31例病例。结果:31例中胆总管损伤13例,副肝管损伤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肝内残余结石3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腹腔出血2例,术后遗留小胆囊1例,胆囊癌和肝癌漏诊各1例。结论:恰当的术前检查及病史、适当的LC中转指征、规范的术中操作、术中B超和造影的应用等措施可减少和避免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和早期再手术。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0月~1999年3月我院收治5例胆囊切除中漏诊胃癌病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32~66岁。均因上腹部不规则疼痛伴食欲不振,经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例术中均未探查胃及其他腹腔脏器。1.2 漏诊情况及预后 1例术后5天即出现呕血、黑便,急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小弯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即再次手术行胃次全切除术,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术后14个月死于广泛转移。余4例均因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症状未缓解,分别于术后1~5个月行胃镜检查,经活…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病例】女,58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4年余,近日加重而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血压23/12kPa。B超示胆囊肿大,胆囊多发结石。入院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发现胆囊呈张力性肿大,按常规切除胆囊后,见胆囊管残端有少量胆汁渗漏,反复用钛夹钳夹,置引流管后结束手术。术后引流出少量胆汁样渗液,15小时后停止流出。此时病人腹痛渐加重,出现腹膜炎征。术后60小时第2次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发现腹腔内有胆汁性渗液约1500ml,胆囊管残端钛夹近侧后壁有直径1mm破口溢胆,予以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