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0侧成人尸体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进行解剖,观测了额隐窝、额鼻峡(管)的形态、位置、角度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额鼻管外口(额鼻峡)内径28±03mm,距鼻小柱下缘479±34mm,鼻小柱至额鼻管外口与鼻腔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67±73度。鼻额管外口距鼻腔底垂直距离为408±25mm,距眶内侧壁77±16mm。作探针进入额窦的试验,567%探针进入额,200%抵鼻额管,233%不能进入额鼻管。提示行额窦冲洗及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时应注意额隐窝及额鼻管的位置及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侧腓肠肌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进行定位解剖及铸型标本观测。腓肠肌内、外侧动脉均起自动脉,分别进入腓肠肌内、外侧头。以股骨内侧髁后方最高点为定位点,内侧动脉主干多在定位点以下14mm±13mm处发出一外径大于1mm的主分支。在距定位点50mm处主干外径为1.6mm±0.2mm,主分支外径1.3mm±0.2mm;在80mm处主干外径为1.3mm±0.2mm,主分支外径为1.2mm±0.2mm;外径1mm处距定位点的距离主干为111mm±20mm,主分支为78mm±30mm。外侧动脉主干外径1mm处距定位点距离为88mm±18mm。伴行静脉在肌内多为2支,在肌门处合为一支注入静脉。结果提示,腓肠肌血管在小腿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可作为理想的受区血供  相似文献   

3.
针对口内上颌窦外结扎上颌动脉的有关问题,解剖、观测了上颌动脉的走行、外径、入翼突上颌裂的位置及其与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的关系。上颌第二磨牙处颊粘膜距上颌动脉穿翼突上颌裂处31.2±3.9mm,距脑膜中动脉起始处32.3±4.5mm,距下牙槽动脉起始处35.1±4.3mm。上颌动脉穿翼突上颌裂处距脑膜中动脉起始处27.3±4.2mm,距下牙槽动脉起始处33.9±3.2mm。口内切开颊粘膜、粘膜下层、肌层、颊肌,分离取出颊脂体,即可达上颌动脉。  相似文献   

4.
赵光志 《云南医药》2006,27(4):387-388
腹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虽然可以在椎管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但这些麻醉方法要求较高,对生理干扰大,有些老年人由于腰椎的退行性改变,穿刺困难,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高龄老人多合并内科疾患,许多患者因无法耐受半身或全身麻醉而不能手术,最终失去治疗机会。我们根据腹股沟区的解剖和神经支配特点,针对支配腹股沟区的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进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7~12岁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骶管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腹股沟区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选择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Ⅱ组选择选择骶管阻滞。结果Ⅰ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追加少量氯胺酮,血压、心率平稳,术毕患儿清醒快。Ⅱ组小儿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增高、HR增快,术中追加氯胺酮量较Ⅰ组明显增多,术后发生清醒延迟、呼吸抑制。两组比较麻醉期间BP、HR、术毕清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优于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并发症减少,麻醉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严重创伤后所致的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皮肤坏死后创面形成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创面内常伴有骨骼、肌腱的裸露,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骨骼、肌腱的坏死及感染,给临床处理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及时移植皮瓣来修复创面。髂腹股沟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应用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1,2]。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由于血管细,变异较大,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3,4],但是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一期就可以完成手术,无需二次手术断蒂,修复后皮瓣外形好,而且对供区破坏小,切口可直接缝合,一般不需植皮闭合。笔者所在科2008-07~2010-06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疝手术的医源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疝是一种常见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既普通而又复杂的手术。百余年来几经演进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医源性损伤也时有发生。 1神经损伤 支配下腹部及腹股沟区的神经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三者纤维相互交通。前二条是纯感觉神经,后一条是混合神经。在腹股沟手术中易引起这些神经的损伤,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电击伤常引起严重的组织凝固坏死,尤其是血管、神经易受损,致残率高.对于损伤程度较深的电击伤,临床常采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来修复创面,由于手部功能复杂且对外观要求高,因此采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创面,手的功能和外观恢复满意.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42例手部电击伤实施了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创面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击伤常引起严重的组织凝固坏死,尤其是血管、神经易受损,致残率高.对于损伤程度较深的电击伤,临床常采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来修复创面,由于手部功能复杂且对外观要求高,因此采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创面,手的功能和外观恢复满意.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42例手部电击伤实施了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头臂动脉破裂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头臂动脉破裂的发生,对20具成人尸体进行气管插管后,解剖观测气管切开术与头臂动脉解剖的关系。结果16具尸体头臂动脉斜跨气管前方,占80%;2具尸体横跨气管前方,占10%;2具尸体从气管右侧平行上升,占10%;头臂动脉跨过气管中线上缘处距环状软骨上缘5.8±1.0cm,距第2、3气管软骨环之间38±09cm;与从2、3气管环处插入的气管套前端紧邻者占25%。提示行气管切开术采用水平高位切口可以预防术后头臂动脉破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局部浸润麻醉腹股沟区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腹外斜肌腱膜下、耻骨结节及疝囊周围注药,浸润麻醉髂腹下神经的生殖支、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行腹股沟疝的修补。结果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成功完成87例Lichtenstein式腹股沟疝修补。结论腹股沟疝的修补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减少了麻醉后并发症,节约了住院费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骏  朱四社 《河北医药》2003,25(4):298-298
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性缺损 ,如不能及时覆盖创面 ,常导致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 ,甚至感染、肌腱坏死及骨髓炎 ,皮肤覆盖为临床常见的难题。 1987年至今 ,我们采用髂腹沟轴型皮瓣转移治疗 5 1例 ,其中 1例行双侧髂腹股沟皮瓣转移 ,共 5 2块皮瓣 ,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11例 ,其中 1例行双侧髂腹股沟皮瓣转移 ,年龄 14~ 5 2岁。其中外伤直接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44例 ,感染皮肤坏死 4例 ,手掌部皮肤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 3例 ,急症手术 4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 5cm× 6cm~ 13cm× 2 2c…  相似文献   

13.
刘力嘉  陈思梦 《江苏医药》2012,38(19):2270-2272
目的 探讨腹外斜肌腱膜下髂腹下神经在腹股沟疝修补术野的走行解剖.方法 333例次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应用宽度3.5 cm的小补片95例次,5.5cm的大补片238例次.观察长径从耻骨结节至内环口外长6 cm.宽径分别为垂直腹股沟韧带向内上宽3.5 cm和5.5 cm补片覆盖区域范围的腹外斜肌腱膜下的髂腹下神经.结果 126例次(37.84%)在腹外斜肌腱膜下观察到髂腹下神经.其中,在宽度3.5 cm的范围内有24例次(25.26%)观察到髂腹下神经,明显少于5.5cm的102例次(42.86%)(P<0.05).结论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随着腹外斜肌腱膜下的解剖范围扩大,髂腹下神经暴露、误伤机会增加,需要适当处理好网片与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单蒂分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多指皮肤缺损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单蒂分叶皮瓣修复,术后18 ~28 d断蒂.结果 所有病例皮瓣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5~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4.6%.结论 髂腹股沟单蒂分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吻合血管、手术风险低、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多指皮肤缺损一种较理想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徐莉 《淮海医药》1998,16(3):55-55
手部的外伤在骨伤科中也是较常见的。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带蒂的髂腹股沟皮瓣治疗大面积手外伤43例.在我们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下,43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伤口Ⅰ期愈合,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前臂软组织缺损运用髂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2例均择期采用髂腹股沟带蒂皮瓣手术,先将手及前臂疤痕或挛缩创面切除并松解黏连,依据旋髂浅动脉在髂腹股沟走行方向设计皮瓣,逆行切取同侧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并固定,术后3-4周后二期断蒂。结果12例均获随访,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2例局部吻合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3-4周断蒂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无明显臃肿、萎缩、色素沉着,皮瓣颜色和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满意。供区创面愈合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对外形和功能要求较高。髂腹股沟带蒂皮瓣的应用,对供区损伤小、操作方便、皮瓣易成活,是一个治疗手和前臂软组织缺损的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掌部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对创伤、电击伤导致的手指屈曲畸形矫正后和拇指及虎12区恶性肿瘤根治后有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深部组织外露者28例进行治疗。术中设计并形成髂腹股沟皮瓣,将皮瓣远端修薄形成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手掌部创面。术后2—3周断蒂。结果转移皮瓣血运良好,Ⅱ期断蒂后皮瓣外观柔韧、不臃肿,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丰富,供瓣面积走,蒂长,部位隐蔽,患肢固定体位舒适。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掌部创面是一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如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为骶管内麻醉,此麻醉方法在7岁以下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gt;7岁小儿麻醉效果均不理想,此类手术可行腰部硬膜外麻醉,但硬膜外麻醉对于小儿创伤大,并发症多。近来我科对小儿在行部分腹股沟区手术中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腹股沟轴形血管或腹壁浅动脉为蒂,髂腹股沟多叶皮瓣在多手指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髂腹股沟轴形带蒂多叶皮瓣转移,对25例手部多指皮肤缺损合并肌腱、骨骼外露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25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断蒂后皮瓣不臃肿,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带血管蒂下腹部多叶皮瓣是修复多手指软组织撕脱伤的理想供区,多手指套状撕脱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