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卵巢癌患者144例家系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发现,除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卵巢癌的发病率外,遗传因素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约有3%~7%的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史,而有家族史的患者中,最终有3%~9%的家族患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OCD)。本研究通过对卵巢癌患者进行随访及家系调查,探讨卵巢癌的家族聚集状况,以利于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对133例卵巢癌手术患者行家族史调查,家族性卵巢癌占3.8%(5/133),家族性卵巢癌的诊断标准为:①患者同代或第2代近亲中有2人以上患卵巢癌;②患者同代或第二代有3人以上患乳癌及卵巢癌;③患者并有特异性重复大肠癌(同时存在的原发癌),同代近亲中有2人以上患大肠癌。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采末梢血查淋巴细胞的DNA有无BRCAI生发线(germ-line)突变。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恶性肿瘤致妇女死亡的首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卵巢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学者将卵巢癌和乳腺癌分为散发性、家族性和遗传性3类。散发性癌多是指在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没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发生;家族性癌是指有2个或以上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但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遗传性癌则是在家族中有卵巢癌或乳腺癌聚发,并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特征,多有基因突变。约有5%~7%的乳腺癌以及10%的卵巢癌有遗传倾向。已经确定的3个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包括: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其中,以HBOC最常见。HBOC是指一个家族中有2个一级亲属或1个一级亲属和1个二级亲属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并具有遗传倾向。了解和研究HBOC在临床上对于发现具有卵巢癌高发风险的人群,并进行严密的观察、咨询、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是否应做预防性卵巢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自1966年以来已发表的有关家族性卵巢癌的研究报道,并采用国家癌症研究所有关卵巢癌发病率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表明:35岁的妇女有一个亲属患卵巢癌其一生中患卵巢癌症的概率从无卵巢癌家族史的1.6%增加到5%。如亲属中有两位卵巢癌患者,则上升到7%。若服用5~9年避孕药,患病概率下降到3%~4%。但是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家族史的妇女,其一生患卵巢癌的风险可高达50%,故有足够的理由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然而,对于家族中有一人患卵巢癌的妇女,一生中患卵巢癌的概率没有高到应切除卵巢的地步。口服避孕药被认为是降低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患卵巢癌危险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卵巢癌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贝伐珠单抗在高危晚期卵巢癌的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中、在铂敏感和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可与化疗联合,也可单独应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目前卵巢癌靶向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类药物,通过“合成致死”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显著改善了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已作为标准治疗推荐用于初治晚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和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靶向治疗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同时,应重视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包括用药前评估、用药期间和用药后的监测及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以减少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长期用药安全性,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也是保障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献曾报告28个家族患有卵巢癌,在19个家族,每家族都有2个以上成员患卵巢癌,另外有5个家族是两代以上患过卵巢癌.在这些高危家族中妇女患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17倍(1∶6对1∶100).本文报告8个家族中有22例卵巢  相似文献   

7.
妇女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危险。为研究有或无EMs妇女患卵巢癌与口服避孕药(OC)、生育史、子宫切除术及输卵管结扎之间的关系,自1993-2001年从美国4篇文献中收集EMs资料,卵巢癌组2098例患者.对照组2953例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年龄。经产状况.使用OC情况,有无卵巢癌家族史及子宫切除史等。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死亡率最高。近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卵巢癌的影响受到关注。临床研究发现,hCG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hCG动态观察对估计预后有积极意义。对离体培养的癌细胞的研究也证明了hCG对卵巢癌有刺激其生长的作用。某些卵巢癌细胞膜上有hCG受体表达,hCG与癌细胞上的LH/hCG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控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的腹腔化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卵巢癌长期局限于腹膜腔内,很少穿透腹膜,腹腔内注入抗癌药物增加了药物与肿瘤的广泛接触,其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腹腔内化疗治疗卵巢癌适宜于种植在腹腔脏器和腹膜表面的微小病灶或复发及耐药的卵巢癌。  相似文献   

10.
<正>腹膜恶性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少见,已报道的发病率为每年22人/1000000。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难,常误诊为卵巢癌或盆腔结核。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发生与长期接触石棉有关。现报道2例罕见的两姐妹先后共患腹膜恶性间皮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hCG及其受体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死亡率最高。近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卵巢癌的影响受到关注。临床研究发现,hCG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hCG动态观察对估计预后有积极意义。对离体培养的癌细胞的研究也证明了hCG对卵巢有刺激其生长的作用。某些卵巢癌细胞膜上有hCG受体表达,hCG与癌细胞上的LH/hCG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控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首位。其病因不明,但多个卵巢癌高危因素已被研究发现证实。其中遗传性因素是最主要、最肯定的高危因素。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目前认为预防性双侧附件切除术是最有效的卵巢癌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妊娠、哺乳、口服避孕药、输卵管结扎、子宫切除术等均被认为是卵巢癌保护性因素;而激素替代治疗、滑石粉、吸烟、肥胖等为卵巢癌高危因素,应注意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卵巢癌的诊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有2/3的卵巢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这些晚期患者虽经过正规治疗,能达到长期完全缓解者仅约10%~15%,而其余的患者疾病未能完全控制(persistent disease)或缓解以后再复发(recurrence,relapse),因此对这一部分复发患者的监测与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病死率居首位;在女性常见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九位,病死率居第五位.美国预计2012年卵巢癌新发病例22 280例,死亡15 500例[1].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提高晚期及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妇科肿瘤医生面临的严重挑战. 1 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与预防 卵巢癌病因不明,但已发现多个高危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最肯定.5% ~ 10%的卵巢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普通人群女性一生中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为1.5%,一级亲属中1人曾患卵巢癌,风险升至5%;一级亲属中2~3人曾患卵巢癌,风险升至7.2%.多年来,人们发现了两个主要的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syndrome,HNPCC),后者又称为LynchⅡ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已经明确,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一般人群卵巢的危险。尽管与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有关的遗传性卵巢癌与散发病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等存在显著差异,但新近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对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也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这些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并且随服药时间的延长,患卵巢癌危险下降的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neu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癌neu癌基因的研究进展李广太,焦书竹癌基因的发现,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突破,它为探讨肿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与卵巢癌有关的癌基因有neu、myc、ras、fms等 ̄[1]。现就卵巢癌中ne...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的早期发现率低,7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由于广泛转移和耐药,其预后极差。半胱氨酸蛋白酶L(CTSL)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可分布于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以细胞内外多种蛋白为底物。CTSL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TSL的水平也异常增高。CTSL促进卵巢癌的生长、转移、耐药、血管生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血清CTSL与其他生物标记联合应用有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同时实验研究表明以CTSL为靶点的治疗对控制卵巢癌的进展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对CTSL在卵巢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有望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多数上皮性卵巢癌在3年内复发,复发的主要部位是腹腔内。腹腔外复发性卵巢癌病例也不断有报道,也是目前卵巢癌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于初次治疗后出现的腹腔外病变,文献中的名称至今尚不统一,有称为复发,也有称转移或转移复发[1,2]。本文统一称为复发。1腹腔外复发性卵巢癌的概况近来有资料显示,在卵巢癌患者尸检中较多患者有腹腔外转移病变存在。Braun对108例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I~III期)行骨髓检查,发现30%的病例骨髓中可找到癌细胞,骨髓中癌细胞阳性者与其后发生腹腔外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RR=16.5),这说明卵巢癌患者血行播散不…  相似文献   

19.
预测卵巢癌化疗耐药的生化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癌治疗中化疗耐药严重影响预后和生存率,因此有很多有关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并发现某些生化指标在耐药患者中出现异常表达。这些指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以预测卵巢癌患者是否存在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20.
铁蛋白与卵巢癌杨健之综述丰有吉审校(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近年,铁蛋白(Ferritin,Fer)作为肿瘤标志物,多用作肝癌等的辅助诊断。临床应用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Fer量也比正常者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Fer与肿瘤的关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