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加减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免疫细胞水平、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γ-干扰素(γ-Interferon, IFN-γ)水平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减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炎症细胞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卡氏评分(kanrofsky评分,KPS)、体质量变化情况,记录其毒副反应情况及2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B组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KPS评分及KPS评分改善率则明显高于A组(P0.05);化疗后,B组体质量下降率显著低于A组,体质量增加率则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时联合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有效改善化疗药物的多种毒副反应,在抗癌和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毒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率(64.3%)明显大于对照组(29.2%);治疗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C_3、Ig G,Ig A、Ig M提高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D4~+/CD8~+的值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8%和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有效降低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84.21%(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明显比观察组患者多(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替吉奥化疗方案(TS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TS方案化疗,具体为:紫杉醇脂质体7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第1天至第14天,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治疗组在每周期化疗前2天开始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化疗期间连续服用12天,共服用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50%,对照组总改善率为36%,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TS化疗方案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在胃癌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胃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化疗配合参苓白术散用于胃癌术后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扶正与祛邪并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梁超  黄劼  刘超 《新中医》2020,52(22):46-4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辅助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98 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 49 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 49 例给予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CA199) 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 (躯体、情感、家庭、功能) 评分;并比较 2 组总体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缓解率观察组为 77.55%,对照组为 51.0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症状腹痛腹胀、便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CEA、CA199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躯体、情感、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肾损害、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结直肠癌,可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散结类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莲肉、山药、白扁豆、当归、升麻、柴胡、薏苡仁、陈皮等)配合化疗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消化道、血液系统毒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消化、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活血散结的功效,对中晚期胃癌有明显的疗效,有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结果: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49.18%、对照组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KP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QO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和ALB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0.05。结论: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健脾和胃、宣益肺气、运化水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建大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泄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泄泻的过程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促进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根治术后,对照组仅单纯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等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明显减轻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毒性作用,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5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一组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15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22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8.34±10.43)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9.75±13.5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更好,可以提高病灶的稳定性,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治疗方式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以扩展临床对该病的治疗途径,延长病人生命。方法:将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对肿瘤治疗后的有效率、稳定率和生活质量以及产生的毒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肿瘤治疗后的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肿瘤的稳定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改善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的稳定性,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侯维维  万坤镇  张玉  张宏 《四川中医》2020,38(4):194-196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灼口综合征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组间、组内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组间疗效指数。结果:两组组间、组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指数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疼痛及不适感,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将31例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参苓白术散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组(治疗组)16例,在口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的同时,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参苓白术散组(对照组)15例,口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并进行心理开导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余月华 《陕西中医》2018,(4):524-526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以82例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催眠药治疗,观察组实施穴位埋线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不良情绪(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睡眠质量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C30)评价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EORTC QLQ-C30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EORTC QLQ-C30评分升高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9.27%明显低(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后睡眠障碍通过有效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继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潘捷  李鑫佳  汪洋  吕萍 《新中医》2020,52(11):182-18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轻中度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中度克罗恩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龙、硫唑嘌呤片联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及心理护理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Best CDAI评分、临床疗效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结果:临床缓解率观察组为76.67%,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简化CDAI评分、Best C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简化CDAI评分、Best C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轻中度克罗恩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祛邪法对接受化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化疗联合口服扶正祛邪法中药,对照组53例采取单纯化疗,总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无明显改善(P0.05),甚至在乏力与消瘦两个指标出现恶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治疗(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扶正祛邪法可以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