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乾超  刘永辉  陈风华 《山西中医》2010,26(5):31-31,58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内耳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65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以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32例,有效率为91.43%,平均病程为(7.76±2.79)天;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0%,平均病程为(10.55±3.24)天。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内耳良性位置性眩晕,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张国芳  栗晓乐  袁清茹 《新中医》2022,54(16):40-43
目的: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血压病伴眩晕患者8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2 组均治疗14 d,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压、眩晕障碍量表(DHI) 评分变化,统计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 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BP、DBP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BP、DBP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D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DH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4.3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伴眩晕疗效肯定,可有效下调血压,改善眩晕症状,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改善。方法将80例BPPV经手法复位后有残留症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15d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头晕残障问卷评分。结果两组残留症状均得以好转,且观察组各项残留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手法复位后有残留症状的患者,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残留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疗效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2例痰浊内蕴型眩晕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将2组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4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3.21±0.27)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3.03%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低于对照组7.58%,但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以及DHI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发作频率以及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定眩清脑汤对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BPPV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眩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治疗组予定眩清脑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药治疗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10.32±9.72)分;对照组手法复位14天后DHI评分(14.79±11.0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PV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眩晕的患者,给予定眩清脑汤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DHI评分,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患者用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治疗;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总体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P 0. 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显著(P 0. 05)。结论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东  刘江 《新疆中医药》2010,28(4):14-16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菲诺贝特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头痛、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脂质代谢紊乱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菲诺贝特250mg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单用菲诺贝特250mg,2组均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菲诺贝特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菲诺贝特。  相似文献   

9.
董洁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12):2308-230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91例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6例。两组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类中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平眩汤(天麻、钩藤、半夏、白术、泽兰、益母草等)治疗;对照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口服倍他司汀,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BPPV的总有效率为95.53%,对照为76.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需要手法复位次数减少明显(P<0.001)。提示:平眩汤配合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