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E-钙黏素、MMP2和ICAM-1的表达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E-钙黏素(E-Cad)、MMP2和ICAM-1在胃癌不同证型的表达,探讨基因表达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胃癌标本59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0例、脾胃虚寒型10例、胃热伤阴型9例、痰湿凝结型10例、瘀毒内阻型10例和气血双亏型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六型胃癌组织E-Cad、MMP2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各基因在不同证型的表达情况以及证型与基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种目的基因在6种证型中的表达均有很大差异,其中,E-Cad在胃热伤阴型与气血双亏型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0.58±0.11vs0.89±0.25,P=0.026),MMP2在肝胃不和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78±0.26vs1.27±0.44,P=0.006;0.78±0.26vs1.30±0.59,P=0.004),胃热伤阴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86±0.22vs1.27±0.44,P=0.024;0.86±0.22vs1.30±0.59,P=0.016),脾胃虚寒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86±0.22vs1.27±0.44,P=0.020;0.86±0.22vs1.30±0.59,P=0.013);ICAM-1在各证型间无显著差别,但已有组间差别的趋势.结论:不同证型胃癌的转移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形成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胃癌不同证型中的变化,探讨胃癌证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和ELISA法检测11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SIL-2R水平,对不同证型与其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30例对照者比较。[结果]胃癌虚证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实、虚证患者与对照者SIL-2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虚证患者之间SIL-2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D4^+T细胞以肝胃不和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胃热伤阴型〉脾胃虚寒型〉气血双亏型,而CD8^+T细胞与之相反,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依肝胃不和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胃热伤阴型、脾胃虚寒型、气血双亏型次序逐渐下降,提示辨证分型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107例,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775例胃腺癌标本中Ki67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在775例胃腺癌组织标本中,P53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84%和78.97%,在非肿瘤性胃黏膜中均未见其阳性表达;P53和Ki67蛋白表达,在肠型胃癌中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54.7%vs38.0%;86.0%vs70.0%,均P<0.05),高中分化胃癌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54.7%vs35.4%;87.0%vs67.2%,均P<0.05);P53蛋白表达在胃食管连接部胃癌和无远处转移的胃癌中显著高于胃部胃癌和有远处转移的胃癌(53.7%vs41.9%;49.0%vs30.3%,均P<0.05);Ki67蛋白表达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80.3%vs60.4%,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1.4%vs72.6%,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和Ki67蛋白表达有助于阐释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137例大肠癌及其邻近正常黏膜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l和核抗原-67(Ki-67)。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13、0.367、0.348,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45、-0.269、-0.348,P均〈0.01)。大肠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218、0.172,P〈0.05)。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与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235,P〈0.01);CycHn E和Ki-67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243,P〈0.01);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与Ki-67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72,P〈0.01)。认为Cyclin E和p27kipl是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正、负性因子,联合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TPX2、PTEN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2例结肠腺癌术后留取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73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TPX2、PTEN和Ki67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TPX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PX2、PTEN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PX2和Ki67(r=0.45,P=0.043 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PTEN和Ki67(r=-0.48,P=0.030 4)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结肠腺癌中TPX2和Ki67高表达、PTEN低表达时对病变的发生和进展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TPX2和PTEN对增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影响肿瘤进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IF4E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和Ki67在36例Ⅰ型子宫内膜癌、9例Ⅱ型子宫内膜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IF4E、Ki67在Ⅰ型及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均<0.01)。 eIF4E和Ki67的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分级、手术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结论eIF4E和Ki67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IF4E和Ki67可能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关CK20和Ki鄄67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虽较多,但其临床意义尚无定论。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和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相应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和分化程度的降低,外周血CK20mRNA的阳性率相应增高(P<0.001和P=0.038),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亦增强(P<0.001和P<0.01;P<0.001和P<0.001)。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越强,外周血CK20mRNA的阳性率越高(P=0.009和P<0.01),且癌组织中Ki鄄67的表达随CK20表达的增强而增强(P=0.002)。外周血CK20mRNA和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外周血CK20mRNA和癌组织中CK20、Ki鄄67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eIF4E、VEGF和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胃癌组织91例和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IF4E,VEGF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eIF4E,VEGF和Cyclin D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95.6%,68.1%,84.6% vs 0.0%,均P<0.01).eIF4E,VEGF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但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加深、淋巴转移产生、临床分期提高而升高(P<0.05).eIF4E与VEGF,eIF4E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7,P<0.05;r=0.780,P<0.01).结论:eIF4E,VEGF和Cyclin D1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eIF4E表达与VEGF以及Cyclin D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的慢性胃病变组织中TGF-α和Cyclin E表达的变化,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慢性胃病患者(慢性良性胃病变和胃癌)135例,按中医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和寒热夹杂4种证型.对患者慢性胃病变组织进行TGF-α和Cyclin E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对两者在各中医证型中表达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TGF-α和Cyclin E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GF-α在4种中医证型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5.0%、18.6%、47.1%和42.1%.在胃阴不足型与脾胃虚寒型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E表达的阳性率则分别为20.0%、7.0%、26.5%和31.6%,在寒热夹杂型与脾胃虚寒型中表达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α和Cyclin E表达均在脾胃虚寒型最低.TGF-α和Cyclin E表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中医不同证型患者中,TGF-α和Cyclin E在胃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TGF-α和Cyclin E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PTTG、c-Myc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PTTG、c-Myc及Ki67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胃癌表达中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对胃癌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TG、c-Myc及Ki67在60例胃癌组织、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PTTG、c-Myc及Ki67表达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类,三者的表达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H.pylori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PTTG、c-Myc及Ki67的表达均强于H.pylori阴性者。结论PTTG、c-Myc及Ki67参与了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至胃癌的转化过程,三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均可作为判定胃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三者的表达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cyclinE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Cyclin E 蛋白在细胞周期的G1 晚期起作用,加速G1S期转化,与人类肿瘤有关. 本研究探讨cyclin E 蛋白在胃癌的意义.方法 用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化SP 法测定胃癌石蜡切片中cyclin E蛋白的异常表达.结果 Cyclin E 在胃癌中表达62 % (n = 60 ,M= 43 ,F= 17 ,32岁~73 岁) ,与癌旁组织26 %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05) .Cyclin E表达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分化差的胃癌组织cyclin E蛋白表达越强,cyclin E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Cyclin E 蛋白与胃癌发生有关,与胃癌进展无关.CyclinE 蛋白可做为胃癌的一个潜在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27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27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a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性增生各20例和胃癌(gastriccarcinoma,GC)60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27和CyclinE蛋白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各组胃组织中P27和CyclinE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NGM组100%和5%,CSG组85%和10%,CAG伴肠化组70%和20%,CAG伴不典型增生组45%和30%,胃癌组38.3%和40%.胃癌组和CAG伴不典型增生组P27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yclinE阳性率则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27和CyclinE在胃癌中的表达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27蛋白的表达尚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27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68,P<0.05).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P27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3.
NTRODUCTIONKi67isamousemonoclonalantibodywhichrecognizesanuclearantigenexpresedinalphasesofthecelcycleexceptGoandearlyG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B1在胃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49例胃肠癌组织中cyclin E和cylcin Bl的表达。结果 胃肠癌中cyclin E和cylcin B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和40.8%,正常组织未见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E和cylcin Bl在胃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相关,在膨胀性生长和高中分化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生长和低分化的肿瘤(P<0.05),cyclin Bl在有远处转移的胃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cyclin E和cyclin Bl在胃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normally follows an orderly progression through the cell cycle, which is governed by protein complexes encoding various gen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genetic alterations that lead to aberrant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Ki-67抗原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原发性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和12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FHIT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胆囊癌组中FHIT阳性率明显低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47.1%vs66.7%,91.7%,P<0.01),而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82.4%vs20.0%,0,P<0.01).FHIT表达缺失不仅与胆囊癌的高分级(18.8%vs56.5%,66.7%,P=0.02)、淋巴结或远处转移(33.3%vs66.7%,P=0.019)明显相关,而且与术后生存时间减少关系密切(31.2%vs77.8%,P=0.041).Ki-67表达与胆囊癌的高分级(58.3%vs87.0%,93.8%,P=0.039)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33.3%vs66.7%,P=0.037)明显相关.FHIT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0.285,P=0.043).结论:FHIT基因是胆囊癌的一个候选抑癌基因.FHIT和Ki-67在胆囊癌的发生和演化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FHIT和Ki-67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临床评估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 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5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97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肠化生组织中GS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25.508±5.090 vs 13.001±2.040,P<0.05). 癌组织GS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 26.994,54.929,5.173,均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GS mRNA和蛋白高表达同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MTA1,PTEN,E-cadherin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MTA1,PTEN,E-cadherin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TA1,PTEN,E-cadherin的表达.各指标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MTA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6.3% vs 6.7%,P<0.01),PTEN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51.9% vs 100%,42.6% vs 100%,均P<0.01).MTA1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3,P=0.001)、病理分期(P=0.004,P=0.008)、淋巴转移(P=0.000,P=0.001)、远隔转移(P=0.004,P=0.006)、临床分期有关(P=0.001,P=0.000);E-cadherin的正常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P=0.027)、病理分化程度(P=0.006)、淋巴转移(P=0.044)、临床分期有关(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MTA1与PTEN蛋白、MT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8,r=-0.424,均p<0.05).PTEN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5).结论:MTA1蛋白水平高表达和PTEN,E-cadherin蛋白水平低表达可能与胃癌浸润和转移有关,且联合检测可以用于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22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4N胃癌组织中的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KAI1和nm23阳性率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0.885, P<0.001;x2=29.133,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在胃癌组中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组内KAI1、nm23及 P53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 =20.885,P<0.001;x2=29.133,P<0.05;x2= 21.954,P<0.001);而在年龄、性别组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KAI1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5); KAI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59,P<0.05), nm23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 结论:抑癌基因KAI1与nm23的缺失以及P53 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