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对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7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智力、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变化及体格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10 d、20 d、30 d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患儿1个月后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头围、体重、身高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可有效促进其智力、体格发育,提高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马贤芝  张菁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26-212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婴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法对262例早产儿进行不同月龄阶段监测评估(3、6、9、12月),并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和对照组(156例健康足月儿)。干预组接受常规体检,建立系统监测档案,每月随访,并早期干预,未干预组常规体检,健康指导。监测内容为:体格生长发育、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在3月、6月、9月、12月时给予综合评价,用CDCC婴幼儿发育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早产儿3月时,体格发育、MDI、PDI明显低于足月儿组,6、9和12月时,干预组小儿体格生长指数、MDI及PDI均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早产儿干预组体格发育、MDI及PDI,接近足月儿组。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促进其智力、神经运动及体格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7例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MDI、P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MDI、PD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为69.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促进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力与运动能力改善,也能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入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头围、身长)、智能发育指标(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频发性呼吸暂停、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有助于提升早产儿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水平,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干预的训练方法对其运动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将早产儿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72例),另取正常出生的新生儿70例作为正常组,干预组早产儿给予为期一年的系统管理及早期干预训练,对照组及正常组婴儿做常规儿童保健。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纠正年龄12个月龄及正常组婴儿12个月龄时检测智力发展指数( MDI)和运动发展指数( PDI),同时观察两组早产儿的发育异常情况。结果干预组和正常组MDI和P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4.609,106.093,均P<0.001);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异常发生率(1例,1.09%)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有效降低发育异常发生率,是降低早产儿伤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科收治的12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发育支持。观察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胃肠功能改善及体格生长情况,出院后对两组早产儿随访12个月,应用早产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及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对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及智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腹胀缓解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及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早产儿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及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6及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发育支持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体格发育,提高早产儿神经功能,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PDI和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PDI和MD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PDI和M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与智力、运动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50例足月产健康新生儿。所有婴儿均为母乳喂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儿童接受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保健服务,并定期来院接受健康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段体格发育以及智力、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身长、体重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78、7.402、6.198;6.904、8.925、8.752,均P0.05);且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13、22.184;8.918、6.241,均P0.05)。结论在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及运动发育中,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对小于34周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胎盘病理有无CA,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差异。结果 1)纠正年龄6月龄时A、B组体重及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纠正年龄12月龄时B组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纠正年龄6月龄时A组MDI、PDI得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6、12月龄时A、B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促进早产儿发育的效果,为开展高危早产儿随访监测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早期发展门诊(研究组)和普通门诊(对照组)随访的高危早产儿各71例,研究组采取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方式。动态监测比较两组高危早产儿矫正月龄12个月内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矫正1月龄仅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9,P<0.05);矫正3、6、12月龄研究组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头围、MDI和PDI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身长、体重、头围、MDI和PDI得分的时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正3、6月龄20项神经运动发育的通过率较对照组提高(χ2=4.064、8.414,P<0.05),且随着月龄增长,研究组的通过率上升较为明显。研究组矫正12月龄智能缺陷、运动落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χ2=4.769、5.182,P<0.05)。结论 医护教家相结合养育照护能促进高危早产儿早期发展,同时还可降低高危早产儿智能缺陷、运动落后的发生,有利于脑损伤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危早产儿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监护病房(NICU)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家长护理技能掌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家长护理技能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家长护理技能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NICU中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技能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李素萍  汪倩  龚瑾  张娟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205-1208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和全身运动发育的应用效果和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7月1日期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出生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即个体化发育支持组,n=53)。收集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体质量恢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胎粪排尽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患儿智力(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及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情况,评估两组全身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体质量恢复时间为(7.86±2.66)d、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11.77±3.52)d,胎粪排尽时间为(12.19±4.22)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体格变化速度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矫正胎龄12个月后,观察组全身运动情况、智力发育、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以及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 结论 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可以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及全身运动的发育,减少异常GMs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发育和早期发展的影响。 【方法】 来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满月体检胎龄小于37周且体重<2 500 g的婴儿,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分成干预(84例)和对照(75例)两组。干预组婴儿进行视、听刺激、按摩及运动干预训练、喂养指导。分别在满3、6、9、12个月时两组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早期发展水平测试。 【结果】 在满3、6、9、12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分别增长0.60、0.69、0.74 kg和0.73 kg(P<0.05),身高分别增长0.7、0.9、1.2 cm和1.5 cm(P<0.05),MDI提高值分别为3.51、4.05、5.21、6.78(P<0.05),PDI提高值分别为2.29、3.85、4.16、6.36(P<0.05)。 【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和运动指数的发展,从而降低其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5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与未干预组(125例),同时选取12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定期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指导性训练及包括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电疗法、音乐疗法等在内的强化训练等干预,并定期体检及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①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③干预组患儿在1、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在纠正月龄24个月以内的体格、运动及智能发育趋势,为早产儿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分为两组(≥32周组的中晚期早产儿组及<32周组的早期早产儿组),统一对他们进行定期随访,在特定的纠正月龄(6 、12、18、24)进行体格、运动及智能发育评定,并观察他们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在两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趋势。结果 1)体格发育两组早产儿在纠正6月龄的体重、身长及头围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构成比的差异持续至纠正12月龄; 2)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两组早产儿的PDI在纠正6、12月龄均明显低于85分,早期早产儿组的差距更大,纠正18月龄后两组早产儿无需纠正均可达85分以上;3)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两组早产儿的MDI在纠正6、12、18月龄均明显低于85分,早期早产儿组的差距更大,纠正24月龄时MDI无需矫正两组早产儿均可达85分以上。结论 早期早产儿组在1岁以内的体格发育存在追赶不足的问题,体重表现的较明显,建议加强早期早产儿组的早期营养强化;两组早产儿纠正24月龄以内的运动及智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而在纠正24月龄时均能赶上同龄儿,两组早产儿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在纠正24月龄内均呈现追赶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