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肠溶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9.17%高于对照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_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α-2a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_1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HBsAg清除、ALT复常率以及HBV-DNA阴转率要高。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干扰素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50例。α-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胸腺肽20mg肌肉注射,1次/d。疗程均是6个月,观察肝功能HBV-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单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率40%,而联合胸腺肽治疗组为52%;干扰素治疗组HBV-DNA阴转率36%,而联合治疗组为76%;干扰素治疗组HBeAb阳转率为16.7%,联合治疗组为26%。结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用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曾达武  谢碧霞  江家骥 《海峡药学》2009,21(11):135-13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疗效。方法98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拉米夫定100mg.d^-1口服,8周后联合α-干扰素5MIUsc,隔日1次,治疗8周,最后单用α-干扰素5MIU16周;B组单用α-干扰素5MIUsc,隔日1次,共24周;两组患者在α-干扰素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结束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V DNA〈105与B组比较,P值均〈0.05;但完全应答率无差异;而随访6个月时,A、B两组各指标均无差异。结论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二者序贯治疗CHB短期疗效优于单一α-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序贯联用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序贯疗法联用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35例HBV-DNA及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序贯疗法联用胸腺肽片治疗6个月,并与33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的谷丙转氨酶、HBV-DNA、HBeAg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序贯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94.3%,对照组为93.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序贯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85.7%,HBeAg转阴率为82.9%,而对照组分别为60.6%和5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序贯疗法联用胸腺肽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及HBeAg蛋白的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35-36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ADV)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采用ADV和IFN-α2b联合治疗方案;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单用ADV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CHB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抗乙肝病毒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干扰素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演变为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方法63例CHB分为A、B两组,A组33例有IFN—α3~5mU深部皮下注射,第1月1次,第2~6月隔日1次;B组30例用辅助对症治疗。治疗后6个月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NDNA,AFP,B型超声,CT扫描,连续观察15年。结果A组ALT复常,HBeAg阴转,抗-HBe阳转,HBVDNA阴转,分别为78.7%,48.5%,42.4%,48.5%;B组分别为50%,10%,6.7%,6.7%;A组肝硬化,HCC发病率分别为12.1%,3.0%;B组为43.3%,26.7%。结论HBV是LC,HCC的主要病因,用α-干扰素抗病毒不仅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而且是阻断CHB演变为LC,HCC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CHB分为三组:干扰素组应用干扰素α-1b6个月,随访6个月;拉米夫定组应用疗程12个月;联合治疗组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多点基因正链检测技术对血清ALT、HBV—DNA、HBV-M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 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均P〈0.01);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均P〈0.01);ALT复常率优于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P〈0.01)。结论 IFN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lb(IFN—αlb)与香菇菌多糖片联合病毒唑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IFN—αlb治疗,B组采用香菇菌多糖片联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后6月时两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变化及远期疗效相近。结论 香菇菌多糖片联合病毒唑治疗CHB与IFN—αlb同样有效,且副作用少、价格便宜,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迈普新(胸腺肽α1、Tα1)联合α-2b干扰素(IFNα-2b)长疗程(52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HBVDNA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Tα1和IFNα-2b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IFNα-2b,疗程均为5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观察两组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HBVM和HBVDNA)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中23例(71.9%)ALT恢复正常,24例(75%)HBeAg及HBVDNA阴转,17例(53.1%)HBeAg血清转换,17例(53.1%)完全应答,均较对照组为优,对照组分别为17例(53.1%)、14例(43.8%)、15例(46.9%)、11例(34.4%),但经统计学处理仅HBVDNA及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25。治疗结束后26周,联合治疗组有21例(65.6%)ALT恢复正常,26例(81.3%)HBeAg阴转,24例(75%)HBVDNA阴转,19例(59.4%)完全应答,而对照组分别为13例(40.6%)、12例(40.6%)、11例(37.4%)、10例(31.3%)和10例(31.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很快好转,未影响抗病毒治疗。结论 Tα1联合IFNα-2b长疗程治疗CHB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抗乙肝病毒效果好,明显优于单用IFNα-2b组,大大提高了完全应答率,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杨巨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09-1911
目的:分析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3组:干扰素组18例、拉米夫定组21例和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组24例(联合治疗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疗程结束后患者病毒学和血清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高于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α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二者具有明显的抑制病毒复制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α-干扰素对不同HBV-DNA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把84例CHB患者按HBV-DNA水平分为两组,A组44例(HBV-DNA<105caps·ml-1),B组40例(HBVDNA>105caps·ml-1),两组均采用α-IFN(隆化诺)每日5MU肌注,15日后改为隔日5MU肌注,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结果HBeAg阴转率A组(52.1%),明显优于B组(25.0%);HBV-DNA阴转率A组(43.2%)优于B组(2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α-IFN对HBV-DNA水平低的CHB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住院的84例慢乙肝患儿分为2~4岁、5~7岁、8~10岁、11~14岁不同的年龄组进行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α干扰素剂量为3 MU/m2,疗程1年,胸腺肽注射液50~80mg/d,疗程1个月.通过3年随访,观察4个年龄组的HBV DNA定量下降为5.0× 102copies/ml的时间及转阴率;HBeAg转阴时间;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时间;ALT复常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慢乙肝患儿中,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2~4岁组HBV DNA定量转阴时间及HBeAg转阴时间最快,转阴率最高,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率最高;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体重、身高、智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使用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乙肝,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对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方案。方法: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标准80例分成两组。分别以A方案(n=40):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乙肝疫苗+潘生丁;B方案(n=40):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赛诺金)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乙肝病毒的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临床转阴率并做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本分别为3270.84元;10873、20元、A、B方案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7、38,117、55。结论:A方案为最佳治疗CHB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胸腺肽α1,1.6 mg,每周2次,皮下注射,持续9个月,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00 mg,qd,疗程48周;对照组45例,单用拉米夫定,用量及用法与治疗组相同,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肝功能血清转氨酶(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干扰素α-1b与多种抗病毒药联用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84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以随机平均分配法划分为A、B、C、D四组。A组采用干扰素α-1b进行抗病毒治疗,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或胸腺肽或苦参素者分别为B组、C组和D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并治疗期间患者肝功能和HBV DNA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四组患者HBV DNA于18个月时的阴转率分别达到42.9%、47.6%、52.4%和76.3%,HBeAg阴转方面为42.9%、42.9%、61.9%和61.9%,HBeAg/抗-HBe血清转换方面为28.6%、33.3%、42.9%和47.6%。结论干扰素α-1b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与其他多种类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时疗效有所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朱永昌 《抗感染药学》2005,2(4):165-166
目的:观察比较叶下珠复方胶囊、胸腺肽α1、及两药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为叶下珠复方胶囊组(A组)、胸腺肽α1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疗程24wk。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表耐抗原(HBsAg)、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C组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均高于B组(P<0.05,P<0.01);C组HBeAg阴转率与A组相仿(P>0.05),而高于B组(P<0.01),HBV-DNA阴转率均高于A组和B组(JD<0.05,P<0.01)。A组和C组肝功能复常率均升高,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P<0.01);而A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J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胶囊与胸腺肽α1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α干扰素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3组,1组30例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两组30例单用α干扰素治疗;3组30例单用苦参素治疗,疗程3~6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HBeAg、抗-HBe、HBV-DNA。结果联合治疗组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17例HBV DNA及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并与21例仅接受干扰素α1b的病人进行对比。观察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的谷丙转氨酶、HBV DNA、HBeAg的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8.2%,HBeAg的转阴率为64.7%;单一用药组分别为85.7%和5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联合用药组的HBV DNA转阴率为88.2%,而单一用药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和拉米夫定联合应用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护肝、降酶及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和胸腺肽α1。苦参素用法为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月;胸腺肤α1用法为1.6mg,皮下注射,1周2次,连用3个月。治疗期间观测肝功能、HBeAg及HBV-DNA阴转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明显。不失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