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综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对策。方法 对收集到的 1999- 0 5~ 2 0 0 1-0 7我院住院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例 10 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 0例中 ,其中 6 0~ 6 9岁占 2 8% ,70~78岁占 4 5 %。临床表现严重心律失常占 38% ,临床表现为急、慢性心力衰竭占 33% ,表现为典型和不典型心绞痛占 2 6 % (稳定型心绞痛 15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11例 ) ,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占 3%。男性占 6 7% ,女性占 33% ,年龄 36~ 78岁 ,平均 5 7.2岁 ;病程 2~ 19年 ,平均 11.4年 ;胸闷 35例 ,心悸 2 5例 ,乏力 30例 ;36例静止时或运动后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 1例运动试验阳性。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所占比例较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应在严密监测血压的情况下 ,采用综合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药物治疗对策。方法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50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88.0%,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者为主占46%;药物治疗单用以ACEI为主占48.2%,联用占42.7%。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老年人占比例较大。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所占比例较大。药物治疗应用频率以ACEI占比例较大,联用以ACEI+CCB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典型与不典型胸痛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反复发作性胸痛、临床诊断或须排除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临床资料。结果:冠脉狭窄阳性者55例,占54%,其中典型组48例危险因素者明显高于非典型组。结论:男怀典型心绞痛伴有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发生冠脉狭窄的可能性极大,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不典型。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 对 2 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待诊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胸痛的临床诊断提供思路。结果 ①不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 16例 (5 5 .17% ) ,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 13例 (4 4 .8% ) ;②存在高血压者 4例 (13.79% ) ;③心律失常 6例 (2 0 .6 9% ) ;④糖耐量异常 3例 (10 .34% ) ;⑤血脂异常者 16例 (5 5 .17% )其中甘油三酯增高居多 14例 (4 8.2 7% ) ;⑥未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9例 (31.0 3% )。结论 ①以不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 ,不伴或极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此类患者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应慎重 ,最好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②以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此类患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考虑与冠状微血管异常及冠脉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1993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冠心病的150例高龄(年龄1〉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疾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以及与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合并症(72.7%),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类型(60%),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比例高(41.3%)。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塞是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症多,护理难度大,对护士的要求高,尤其需要相关的专科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省利  贾国良  黄久仪 《医学争鸣》2000,21(10):1265-1267
目的 寻找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1991-03/1997-02在西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434例冠心病患,按年龄分为3组,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对一般社会经济化特征、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等进行调查和测量。比较3组间的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中年组、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的女性冠心病的比例分别为7.9%,9.1%和17.3%,吸烟率分别为81.2%,74.0%,62.6%,平均每日吸烟量分别为19.8,16.1和11.6支,家族心脑血管病史暴露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下降,3组间有显差异。中青年组冠心病以典型心绞痛为主,老年冠心病则以不典型心绞痛为主。结论 不同发病年龄的冠心病患其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有所不同,男性、吸烟和冠心病家庭史可能是冠心病提前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大量吸烟史为其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3.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2.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13例CAG无明显狭窄占8.8%,4例系变异型心绞痛,9例系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中青年CHD患者吸烟为其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AG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CAG)与不同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患者以症状分为心肌梗死、典犁心绞痛、不典型胸痛三组;以心电图改变分为有ST-T改变组及无ST-T改变组.分别计算CAG阳性率,同时汁算合并不同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心肌梗死组CAG阳性率为100%,典型心绞痛组CAG阳性率为88.73%,心电图有ST-T改变组CAG阳性率为92.21%,典型心绞痛合并心电图ST-T改变组的CAG阳性率为93.85%,合并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为88.89%.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都有各自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于翔 《包头医学》2004,28(2):5-6
目的:调查山海关地区糖尿病病人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构成比,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制订本地区相应的防治重点和具体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海关地区2000-2003年间糖尿病病人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构成比.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析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2000-2003年间糖尿病病人475例,1型糖尿病占3.7%,2型糖尿病95.3%,男性44.1%,女性55.9%.平均年龄62.7±12.8岁,糖尿病病程7.08±6.19年.各种慢性并发症中,高血压41.3%、高血脂51.1%、心绞痛4.7%、心肌梗塞1.7%;脑梗塞占6.9%、腔隙性脑梗塞5.5%;白内障22.7%,视网膜病变16%;糖尿病肾病29%;周围神经病变36.1%,植物神经病变28.2%;糖尿病足2.1%.死亡46例,死亡原因的构成比分别为:心血管因素占21.6%、脑血管因素10.8%、终末期肾病18.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8.6%、肺部疾病9.8%,猝死5.5%,癌症13.4%,其他12.8%.结论:山海关地区糖尿病患者以2型为绝大多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1.27;发病年龄下降,30~40岁年龄段人群(以男性多见)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逐年下降.慢性并发症的构成中,以大血管病变居多(占49%),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占29%).二者也是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常规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常规心电图有ST-T改变的疑诊冠心病的病人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判断ST-T改变在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冠心病病人中典型心绞痛患者有86.67%的符合诊断,没有典型症状的冠心病病人占40.0%,差别有显著性(χ2=22.97,P<0.05).结论 冠心病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危险因素综合考虑,单凭心电图改变诊断容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