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前节术后引起持续性低眼压为不常见的重要并发症。睫状体剥离术常并发低眼压。有时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后眼压很低,而无伤口瘘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低眼压通常是由于手术不慎所造成的睫状体脱离所致。 Collins(1918)着手对外伤后持续性低眼压的家兔眼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受伤眼都有睫状体与巩膜突分离,造成前房和脉络膜上腔直接沟通。作者对因睫状体剥离术或眼外伤而引起持续性低眼压的13眼施行了睫状体固定术(cyclo  相似文献   

2.
钝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殷悦,李美玉,余彬,沈亚云,陈家彝,张少萍睫状体脱离引起的持续性低眼压常常造成严重视力损害。恢复正常眼压是预防和治疗视力损害的关键步骤。睫状体脱离所致的房水异常分流和房水分泌功能下降只有通过手术复位睫...  相似文献   

3.
22例睫状体脱离固定缝合术治疗挫伤性低眼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2例睫状体脱离固定缝合术治疗挫伤性低眼压天津眼科医院郭黎娅,高文彬眼球钝挫伤后,可能引起脉络膜脱离,睫状体功能的一时低下所致的暂时性低眼压,还可以因发生睫状体脱离,而形成持续性低眼压,后者保守治疗无效。其表现为:视力不同程度的渐进性减退,前房较对侧...  相似文献   

4.
睫状体脱离是眼科手术、眼部钝挫伤及内眼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表现为视力下降、持续性低眼压、前房变浅及患眼屈光状态改变等。低眼压可导致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缺血、黄斑放射状皱褶;持续低眼压可引起角膜营养不良、晶状体混浊(即白内障)等,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眼球萎缩。对于睫状体脱离最主要的是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B超、UBM及前节OCT的出现,为较小的睫状体脱离的发现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睫状体脱离的早期诊断率,提前了睫状体脱离发现的时间,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睫状体脱离治疗的研究与探索也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钝挫伤所致持续性低眼压伴有房角后退、睫状体深部断裂者为睫状体解离,一般药物治疗难以凑效。我院用睫状体冷凝或电凝巩膜缩短术,治疗本病2例,经过1—2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例1 郭××男27岁住院号1721921989年6月15日入院。诊断:左眼挫伤性低眼压,房角后退睫状体解离。3年前左眼被石块击伤,10天前,左眼又被篮球击伤,药物治疗无效。视力右1.2左0.4,眼压右2.73kpa 左0.64kpa,睫状充血  相似文献   

6.
23例睫状体脱离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例睫状体脱离病例分析阜新矿务局总医院眼科孙树英服外伤可引起睫状体脱离,造成持续性低眼压致视力显著下降。早期手术是视力显著提高的决定因素。但临床所见病例大多漏诊,延误手术时机,影响了术后效果,能早期确诊及手术治疗,以获得较好的视力是本文的目的。现将...  相似文献   

7.
三年来我们曾治疗因挫伤引起睫状体脱离而导致的低眼压,二例,现报告如下: 例1:江×,男,18岁。主诉右眼被篮球击伤两月余,于1980年8月6日以挫伤性低眼压收住院,住院号68354。检查:视力右0.3(-1.75球=0.9),左1.5。右眼前房浅,房角呈闭角状,瞳  相似文献   

8.
眼球钝挫伤后发生睫状体脱离可引起持续性的低眼压 ,其后果为视力锐减 ,而应用药物几乎无效 ,治疗十分棘手。我院 1995年~ 1999年用显微复位缝合术治疗 6例 ,取得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挫伤性睫状体脱离 6例 6眼 ,均为男性 ,年龄17~ 30岁 ,右眼 4例 ,左眼 2例。病史 2月~半年。均曾给予散瞳、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及能量合剂治疗无效。裸眼视力为手动至 0 1,眼压均 <3.96mmHg(1mmHg =0 .133kPa) ,且伴有低眼压的一系列眼部改变。术前缩瞳查房角镜均可见部分睫状体从巩膜突处分离 ,记录下部位及范围作为手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是因眼球受到钝力撞击或内眼手术所致。临床表现为低眼压 ,长期持续性低眼压势必造成视力下降、眼球不同程度萎缩等症状和体征。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诊断、治疗复杂 ,在何种情况下选择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或保守治疗 ,较难判定。但随着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 BM)的应用 ,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1 ]。现就我们依据 U BM辅助诊治的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3例报告如下。例 1,男 ,2 8岁。左眼被电容器爆炸导致眼疼痛失明 5天。全身检查正常 ,眼科检查 :右眼视力 0 .3(- 2 .5 DS矫正1.0 ) ;左眼…  相似文献   

10.
睫状体脱离是眼部挫伤后造成的一种较严重病变,它不仅造成视力减退,而且出现持续性低眼压,药物治疗一般无效。最近我们遇到二例患者经行睫状体上腔放液、睫状体缝合加电凝术,手术治疗效果甚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睫状体脱离缝合术后的眼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球钝挫伤后可发生睫状体脱离 ,导致持续性低眼压、视力明显下降、黄斑水肿 ,药物治疗几乎无效。既往曾有报道手术治疗睫状体脱离[1~3] ,但眼压变化的规律未见报道。现将我院睫状体脱离缝合术后的眼压变化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10眼 ,男性 9例 ,女性 1例。年龄 2 1~ 43岁 ,平均31 5岁 ,右眼 7眼 ,左眼 3眼 ,均有严重的眼球钝挫伤及持续性低眼压史 ,致伤原因有拳击伤、木棍击伤、车祸等。病史有半月~ 5月 ,药物治疗无效。术前均进行常规裂隙灯、前房角镜、眼底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及眼压测量 (Schiotz眼压计 )…  相似文献   

12.
氩激光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氩激光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李萌昌外伤和手术损伤造成局部睫状体脱离引起持久性低眼压,早已为人们重视。80年代国外文献报道用激光对睫状体脱离进行治疗并获得成功 ̄[1,2],1986~1991年我院用Coopervision公司7500型氩激光机治疗8例外...  相似文献   

13.
李灿  隋晓斌  陈潇  王一 《眼科》2011,20(5):335-337
睫状体脱离在眼科临床较为多见,常由严重眼外伤或一些眼内疾病引起,导致持续性低眼压而进一步损害视功能。及时准确地诊断以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是这类疾病最终预后的关键,由于睫状体脱离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析睫状体脱离的病因与疗效的关系,将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复杂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睫状体断离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复杂眼外伤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现睫状体断离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收集自2004年1~12月在我院因复杂眼外伤住院者资料4例,均因视网膜脱离曾在外院或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填充硅油或惰性气体,术后发现持续低眼压及睫状体断离。结果4例均再次手术行睫状体复位术,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复杂眼外伤发生低眼压者,进行前房角镜检查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未发现睫状体分离,或虽发现睫状体分离但未予处理或者处理不善,术后会因持续的低眼压而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自然病程,并分析其与手术后早期低眼压的关系。方法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连续观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46只眼。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不同填充内容分组:气体填充组11例11只眼,硅油填充组8例8只眼,平衡盐溶液(BSS)填充组27例27只眼。按手术后眼压分组: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25例25只眼,≥10 mm Hg组21例21只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第3天行UBM确定有无睫状体脱离,手术后每天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有睫状体脱离者每隔7 d复查1次,直至睫状体脱离复位,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14~35 d。结果 手术后睫状体脱离20例,占本组患者的43.5%。无睫状体脱离者26例,占本组患者的56.5%。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气体填充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 27.3%,硅油填充组25.0%,而BSS填充组为55.6%。睫状体脱离者手术后平均眼压(6.47±4.49) mm Hg (1 mm Hg=0.133 kPa),无睫状体脱离者平均眼压(15.61±7.72) mm 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1)。手术后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68.0%,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 P<0.00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患者除1例因低眼压引起视盘水肿而需行气体填充外,其余患者均在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结论 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行BSS填充患者手术后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高。绝大多数患者睫状体脱离能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  相似文献   

16.
氩激光光凝治疗睫状体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睫状体脱离可引起低眼压和视乳头水肿,以往均需手术治疗,如直接缝合,脱离裂隙的外壁透热术和局限性前巩膜皱褶术等,但都不十分满意,而且均需手术切开。Joondeph(1980)报告了用氩激光光凝成功地封闭睫状体脱离的裂隙,这一研究启发了本文作者。本文报道3例原因不同的睫状体脱离用氩激光光凝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选摘其中的例2介绍如下。患者男性,40岁。右眼被钢块击伤,右眶骨和颜面骨折,眼压低。检查:右眼视力指数,前房浅,眼压1mmHg,房角镜下可见睫状体脱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是由于眼挫伤所致,出现持续性低眼压、浅前房、角膜内皮皱折及黄斑水肿等体征。而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而近年来大量报道通过行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如眼压升高。而大部分手术后眼压高为一过性,可通过药物得以控制并逐步恢复正常。近2a来接诊2例因术后房角关闭眼压增高致继发性青光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眼后段手术后 ,慢性低眼压 (低于5mmHg)并不少见 ,其主要原因有视网膜脱离、以往有眼外伤和玻璃体手术史及C3以上的PVR ,然而在视网膜已复位眼也可发生慢性低眼压。慢性低眼压不仅可以引起患眼视力显著下降 ,还会导致眼球疼痛、眼球凹陷。视网膜脱离已复位和葡萄膜炎已静止的眼 ,其眼压仍低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但有些学者推测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玻璃体基底部对睫状体慢性牵引导致睫状体浅脱离和分泌减少。本文选择 8例 (8只眼 )睫状体牵引所致低眼压患者 ,进行了手术治疗。对象与方法 :8例患者排除存在视网膜脱离、睫…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范围超过60°、经散瞳及皮质类固醇等保守治疗无效、低眼压持续时间超过15d者31例(31眼),进行直接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分析临床资料并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观察3~6个月。术后第1天,14眼眼压〉21mmHg;眼压在10~21mmHg者15眼;〈10mmHg者2眼。对眼压〉21mmHg者给予局部降眼压药1~2种,眼压均控制在24mmHg以下,所有病例在2月内眼压均控制良好并停药。视力均有提高,其中〈0.1者2眼,0.1~0.25有6眼,0.3~0.5有9眼,0.6~0.9有12眼.≥1.0有2眼。视盘及视网膜水肿减轻或恢复正常。其中2眼因低眼压持续时间〉2个月。视盘色淡,视力分别为0.06和数指/50cm。结论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是治疗眼挫伤后睫状体脱离的有效方法,对脱离范同大、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有利于恢复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眼球钝伤引起的睫状体脱离可致持久的低眼压、浅前房及视网膜水肿和黄斑部皱褶等导致视功能受损。多数病例药物治疗无效。因前房浅、眼压低,检查房角时不易发现睫状体离断处,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自1987年8月至1991年12月观察治疗43例。通过向前房内注入2%羟丙基甲基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