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2例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手术;研究组予以小骨窗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脑血肿分级情况、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05.45±12.29)min、拔管时间(2.41±0.45)d、术后住院时间(10.28±1.52)d均短于对照组的(127.12±15.13)min、(3.56±0.61)d、(15.16±1.81)d,术中失血量(72.15±10.36)ml少于对照组的(201.30±20.3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肿分级良好率为78.43%,对照组脑血肿分级良好率为82.35%,两组脑血肿分级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GCS评分、NF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术应用于急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术创更小、无效暴露更少,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表现,且可有效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更少,预后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欣  王雅琼  李雯 《中国新药杂志》2012,(2):161-163,216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rFⅦa)在脑出血早期血肿再扩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 h内完成头颅CT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FⅦa治疗组(rFⅦa组)和未应用rFⅦa组(对照组),rFⅦa组给予40μg.kg-1 rFⅦa静脉推注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 h后比较血肿变化,同时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以评价转归。结果:24 h后复查头颅CT时rFⅦa组血肿扩大(>33%)4例(12.5%),对照组血肿扩大11例(3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4 h后rFⅦa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NIHSS评分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两组mRS评分在0~3分的患者所占该组比率分别为84%和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未见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FⅦa对于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和开颅组(28例);其中,微创组行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颅内压、术后72 h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 G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7 d GCS评分和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或P<0.01)。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减少,术后72 h残余血肿量、术后7 d G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术后72 h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癫痫、脑积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两组术后48 h颅内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单易行、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恢复较快和临床疗效较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手法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南县中医院骨科2018—2019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予以接骨七里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独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均连续治疗30 d并随访3个月。比较2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Gartland-Werley评分、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PRW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U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手法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各38例。观察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B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 d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观察A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后7、14 d的GCS评分分别为(6.75±1.83)、(9.30±1.87)分,均显著高于观察A组的(4.59±1.44)、(5.32±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后7、14 d的CSS评分分别为(28.16±5.62)、(21.06±4.13)分,均显著低于观察A组的(34.28±4.75)、(31.02±5.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血肿穿刺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并分析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7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病变部位、肿瘤大小、神经侵犯及肿瘤分期),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1个月、3个月SCL-90评分,干预后3个月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方差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血脂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00例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通过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通过甘露醇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颅内压降低效果与治疗前后GC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相对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颅内压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30min及1、2、3、4h颅内压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5h与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5h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治疗后时段内两组颅内压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在GCS评分方面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GCS评分高(P<0.05).结论:通过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不仅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而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同时可有效提升GC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宫腔放置曼月乐联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对照组仅宫腔放置曼月乐.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痛经评分、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指标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3、6个月在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方面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在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3、6个月时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时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3个月时,治疗组点滴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6个月内2组脱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联合桂枝茯苓丸可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云香十五味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临睡前口服云香十五味丸,10粒/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僵硬程度、生活困难程度积分及WOMAC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晨起僵硬及WOMAC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观察组各项目积分及WOMAC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TESS评分变化较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香十五味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能有效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重症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重症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按照术后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ICP监护,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4%,生存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7.5±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重症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实行ICP监护并给予相应治疗及处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持续推广并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针刺夹脊穴联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效果及对患者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陕西省某戒毒所进行强制脱毒治疗三个月以上,再次自愿进行康复治疗的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选择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9)和对照组(n=9),研究组采用针刺夹脊穴联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第0天、3个月、6个月失眠、情感忧郁、尿液异常、震颤、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的TE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0天失眠、情感忧郁、尿液异常、震颤、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的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失眠、情感忧郁、尿液异常、震颤、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夹脊穴联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颅内压水平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病毒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3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隔日1次,每次30μg/m^2,连续治疗1个月后,改为每次60μg/m^2,隔日肌肉注射1次,连续治疗6个月。研究组采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首先口服拉米夫定,每日按3 mg/kg顿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肌肉注射干扰素α-1b,剂量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肝功能、病毒学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3、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ALT、AST和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3、6个月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HBV-DNA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3、6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HBeAg、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HBeAg转阴率高于治疗后1、3个月,治疗后3、6个月HBeAg转换率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HBV-DNA应答率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6个月HBeAg转阴率高于治疗后1、3个月,治疗后3、6个月HBeAg转换率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儿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活性,提高HBeAg转阴率,拉米夫定序贯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α-1b。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15、20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后5、15、20 d,两组GC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GCS评分均不断上升;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GCS评分(4.6±0.5)、(8.7±1.5)、(14.8±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0.7)、(7.2±1.3)、(12.9±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5、20 d,两组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NIHSS评分均不断降低;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躯体、情感评分及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饭前或饭后3 h口服多索茶碱片,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蛤蚧定喘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量(FEV1)、或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NF-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FEV1%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hs-CRP、EOS、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