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的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162次透出液的病原菌分布、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结果 162例次透出液检测中,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阳性率71.0%。培养出126株病原菌,其中83株革兰阳性球菌(65.9%),34株革兰阴性杆菌(27.0%),6株真菌(4.8%),2株革兰阴性球菌,1株革兰阳性杆菌。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的腹膜炎患者中有78例次同步送检涂片革兰染色,其中34例次阳性,阳性率43.6%。在病原菌耐药性方面,48.0%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4.8%链球菌耐青霉素,54.5%肠杆菌目细菌耐第3、4代头孢菌素。结论在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在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治中,应重视透出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应根据病原菌监测情况进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重症或疑难细菌性肺炎婴幼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收集BALF,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细菌检测和普通细菌培养,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检出率和敏感度。结果高通量测序法检出细菌39例(肺炎链球菌17例,非典型细菌6例,嗜血杆菌属5例,鲍特菌4例,其他细菌7例),未检出细菌4例;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阳性9例,阴性34例;高通量测序法细菌检出率(90.7%)和敏感度(90.7%)均高于细菌培养法(20.9%、20.9%)(P0.05)。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BALF在婴幼儿重症或疑难细菌性肺炎病原体诊断的敏感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20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 AC-seq。方法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20种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引物并通过PCR评估引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可进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多重PCR扩增体系。采集34例临床肺泡灌洗液标本,对检测方法进行初步测试,并与临床培养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检测效果。结果所有引物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标本检测中AC-seq共检出13种病原微生物,培养法检出8种;AC-seq检测阳性率为79.41%,培养法为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eq检测灵敏度为100%,与培养法的一致率为50%。检测时间比培养法缩短至少1d。结论基于多重PCR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下呼吸道感染20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高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单个腹膜透析中心长期随访腹膜透析(PD)患者的数据库,分析和推断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9年间在单个腹膜透析中心进行连续不卧床PD治疗的367例患者,描述PD患者致腹膜炎的相关病原菌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炎发病率为1∶45~1∶92个患者月,有161例次查出腹膜炎相关病原菌,主要是G+菌96株(47.1%),G-菌62株(30.4%),真菌3例(1.5%)。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是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单个腹膜透析中心PD患者致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因为有专职医生和护士门诊,实施滚动式健康教育等措施后,该中心的腹膜炎指标控制不错。但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存在很多隐患,建议PD护士专职化、专科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该院肾内科拟诊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腹透液常规检查与IFABP水平及相关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63例研究对象包括非腹膜炎患者123例,腹膜炎患者40例。腹膜炎组腹膜透析时间、腹透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IFABP水平高于非腹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ABP水平对腹膜炎早期诊断价值最高,当IFABP水平最佳临界值为35ng/mL,诊断腹膜炎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86.8%。结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可能存在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腹膜炎发生与IFABP水平相关,IFABP对于腹膜炎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病原学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治疗后效果。结果 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51.35%,以大肠埃希菌(21.62%)、铜绿假单胞菌(16.22%)为主;革兰阳性菌14株,占37.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22%)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50%)为主;真菌4株,占10.81%。在疗效上,革兰阴性菌治愈率为84.21%,革兰阳性菌治愈率为92.86%,真菌治愈率为100.00%,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疗效稍差,但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邱梅冰  杨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625-2628,2633
目的 探讨高通量测序在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9例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常规病原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咽拭子免疫荧光病毒检测、血培养),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行支气管镜检查,采集肺泡灌洗液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涂片显微镜检查和培养)及高通量测序病原学检查,分析并比较以上检测方法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 99例重症肺炎患儿传统病原学检测,检出病原体66例(66.67%),其中单一病原体55例,混合病原体11例;细菌24例(24.24%),肺炎支原体55例(55.56%),病毒8例(8.08%).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检出病原体97例(97.98%),包括单一细菌10例,单一病毒17例,单一支原体28例,混合病原体42例.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细菌和病毒的检出率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而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虽然低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方法未培养出真菌,高通量测序方法检出真菌4例.结论 高通量测序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治疗儿童重症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临床资料尽可能相匹配的非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不同透析龄分为透析1年、1~3年、3年者;按培训护士工龄分为5年、6~10年、≥11年。比较不同透析龄及培训护士工龄腹膜炎发生率。并将依据病原菌的不同,比较真菌性腹膜炎与细菌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及预后比较。结果共纳入180例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10例,细菌性腹膜炎80例。发生157例次腹膜炎,培养阳性率76.43%(120/157)。透析1~3年腹膜炎发生率最高,3年者最低;培训护士工龄≤5年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培训护士工龄≥11年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低于对照组(P0.05)。真菌性腹膜炎HGB较细菌性腹膜炎低,近1个月抗生素使用率较细菌性腹膜炎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原菌:真菌性11例次(9.17%),细菌性109例次(90.83%)。真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光滑念珠菌为主(27.27%),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69例次(63.30%)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53.62%)。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真菌性腹膜炎高,病死率较真菌性腹膜炎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病率与其透析时间以及ALB水平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细菌性腹膜炎较真菌性腹膜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14年3月-2016年12月发生的7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析液培养致病菌结果阳性60例次(84.5%),阴性11例次(15.5%),61例次治愈,退出10例次,总治愈率为85.9%,病死率为7.0%,因感染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4.1%。结论患者操作不规范以及肠道疾病是腹膜炎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腹膜透析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用餐方面应注意食品卫生以及营养均衡,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追踪随访、定期评估,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总结感染病菌的菌谱和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5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共79例次腹膜炎资料,分析菌谱并采用统计软件比较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79例次腹膜炎中,G+菌感染共35例(44.3%),G-菌感染17例(21.5%),真菌及结核菌各1例(各1.3%),总体培养阳性率为68.4%。对于葡萄球菌属,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万古霉素、头孢拉定均敏感。对于链球菌属,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并发现G-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最敏感。结论除经典方案头孢唑林加头孢他定外,头孢拉定联合阿米卡星可以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并发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尿培养细菌学资料。结果:纳入研究20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1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4%(139/214),主要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占31.3%(67/214),主要菌种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真菌占3.7%(8/2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51.7%(30/58)和45.8%(11/2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检出率分别为5.2%(3/58)、33.3%(8/24)和26.3%(5/19)。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检出率超过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肠球菌。结论:脑梗死并发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该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普洱市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130份尿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 676株,检出率为15.1%;其中革兰阴性菌1 332株,占79.5%,革兰阳性菌275株,占16.4%,真菌69株,占4.1%,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检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共61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88.5%、10.2%。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磷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5.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检出1株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这些病原菌主要来自泌尿外科,女性的构成比高于男性。结论该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83例的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大肠埃希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4.15%,革兰阳性球菌占14.21%,真菌占1.64%;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63.93%)、肺炎克雷伯菌(7.65%)、屎肠球菌(4.92%)。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70株,阳性率高达59.83%;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对碳青酶烯类保持高敏感性,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结论】本院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和K-B法,对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分离数在前9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D群)、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粪肠球菌(D群)、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头孢西丁、丁胺卡那、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普深较敏感(70.0%~10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屎肠球菌(D群),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应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和特殊耐药菌株的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老年患者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共检测出病原菌43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8%,革兰阳性球菌占25.1%,真菌占10.3%;老年女性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革兰阴性及阳性细菌中分别以大肠埃希菌(39.1%)和肠球菌属(16.3%)最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氨卞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100%敏感;葡萄球菌属细菌耐甲氧西林株达90.6%。结论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7年本院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各种病原菌,并对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0.31%,其次为真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萘啶酸、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头孢西丁、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小于10%,对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结论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府及时检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特点及耐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34例)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依据不同感染菌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细菌所占百分比,同时针对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 61 例, 占总病例数的11.42%,共分离出病原菌 78株, 45 例患者为单菌感染(73.8%),16例患者为复合菌感染(26.2%),其中15例为两种菌感染,占复合细菌感染的93.8%;78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0株(51.3%),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的37.5%;革兰阳性菌32株(41.0%),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9.38%,且屎肠球菌总菌株数(19株)高于大肠埃希菌(15株);真菌6株,占总菌株数的7.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是93.3%、80.0%、73.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为6.7%;未见对厄他培南、美洛西林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8.4%、63.2%、57.9%、42.1%;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1例菌株,为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严重,临床应依据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引起尿路感染的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性尿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临床尿培养检出的肠球菌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Excel表对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从临床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111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61株(55.0%),粪肠球菌47株(42.3%),其他种类肠球菌3株(2.7%)。药敏结果显示引起尿路感染的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是氯霉素和四环素例外。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以50岁以上的患者为主,占86.5%;感染最多见于泌尿外科病房和重症医学科,分别占26.1%和22.5%。 结论 肠球菌已成为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屎肠球菌的比率已超过粪肠球菌,不同种类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别大,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并根据药敏结果、感染的严重程度合理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2008-2010年本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3年期间共从病人尿液标本中检测到9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5株,占37.66%;革兰阳性菌254株,占27.73%;各类真菌317株,占34.61%。检出的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D群)。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为主。这些菌株对多数临床使用中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耐药,但耐药率在连续3年监测数据中未发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重症医学科病人尿液中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屎肠球菌(D群)。在近三年期间尿路感染致病菌对常用抗尿路感染药物多数耐药,但耐药率上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CPS4显色培养基在分离鉴定泌尿道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1074份,以CPS4显色培养基与传统方法分别进行分离鉴定,并比较鉴定结果。结果传统方法分离出病原菌46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29株(占49.4%),其次是肠球菌98株(占21.1%),检出复合菌株29例;用CPS4显色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466株,检出复合菌株33例,与传统方法的分离培养性能基本一致,直接鉴定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群(KESC群)的符合率达97%以上,且直接鉴定的细菌数占泌尿系统病原菌85.3%。结论 CPS4显色培养基能简便、快速地分离鉴定临床常见的泌尿道病原菌,且混合菌感染的分离鉴定更优,有利于泌尿道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