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吉奥与小牛脾注射液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对MMP-9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与小牛脾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MMP-9及VEGF灰度值.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2.5%)显著高于对照组(32.5%)(P<0.05).观察组的1、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Ⅰ~Ⅱ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血小板下降和肝功能异常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患者MMP-9及VEGF灰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与小牛脾注射液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替吉奥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循环肿瘤细胞(CT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CTC、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GF-1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50、CA125、CTC、MMP-9、VEGF、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替吉奥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抑制肿瘤增生,降低肿瘤侵袭力,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1.7%和72.9%,对照组则分别为45.8%和70.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5.3±0.6)个月和(12.3±0.8)个月,对照组则分别为(5.1±0.4)个月和(10.4±0.6)个月,组间疾病进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肌肉疼痛和中性粒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其生存情况和耐受性方面优于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P-9以及VEGF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联合应用替吉奥以及奥沙利铂,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MMP-9以及VEGF指标,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治疗,连续2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43.3%,与对照组有效率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83.3%;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以Ⅰ~Ⅱ级为主,患者均耐受,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现的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免疫细胞:2组化疗后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或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4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化疗,B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ORR为47.8%,DCR为78.3%;B组患者的ORR为43.5%,DCR为69.6%;两组患者的ORR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7、0.502).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4个月和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A组患者的中位PFS为6.9个月(95%CI:6.2~7.8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5.4个月(95%CI:4.0~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疲劳乏力、腹泻、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接近,但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可能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34.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治疗组分别为6.8个月和14.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6个月和13.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轻,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孟津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且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采用卡培他滨+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治疗的3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3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清VEGF、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6.47%(32/37),高于对照组的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8,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且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MMP-9水平分别为(356.98±96.04)、(294.15±78.90)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54±110.42)、(378.45±90.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P=0.026;t=4.227,P<0.001)。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用于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生物膜通透性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9例老年胃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康莱特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6.7%、疾病控制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36.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均为Ⅰ、Ⅱ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6.7%、体质量改善率59.3%,高于对照组的36.4%、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可作为老年胃癌姑息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实验组,n=39)和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对照组,n=39),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5.4%、53.8%和69.2%,显著优于对照组CR、PR以及总有效率2.6%、41.0%和43.6%,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统计学差异的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实验组分别为30.8%、15.4%、17.9%、35.9%以及1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总改善率具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11.
张颖  邵玲玲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2020-2023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全身静脉化疗(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观察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21 d为1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 观察组ORR和DCR分别为46.88%、90.63%,对照组分别为43.75%、68.75%,观察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8+及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CD4+及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4+/CD8+比值降低,观察组CD4+/CD8+比值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25、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分子水平,保护其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L-OHP)联合替加氟(FT207)和亚叶酸钙(CF)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2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L-OHP联合FT207和CF改良方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L-OHP联合CF和5-氟尿嘧啶(5-Fu)的FOLFOX4方案治疗。治疗2~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38例(63.3 %),对照组25例(41.7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7,P=0.028)。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7.7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期(OS)1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TTP 7.3个月,中位OS 10.1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1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21,P=0.044),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L-OHP联合FT207和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FOLFOX4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替加氟方案治疗(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既往在我院住院并采用顺铂联合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即经典ECF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3.3%(38/60)和40.0%(24/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7);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个月和1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个月和9.1个月,二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855,P=0.003);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009,P=0.023),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ECF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替加氟方案治疗(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既往在我院住院并采用顺铂联合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即经典ECF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3.3%(38/60)和40.0%(24/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7);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个月和1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个月和9.1个月,二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855,P=0.003);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009,P=0.023),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ECF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老年胃癌的疗效及对组织中FOXP1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中晚期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观察组患者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组织中FOXP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托泊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ELF方案)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ELF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1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1%(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8例)、神经感觉异常(8例)及胃肠道反应(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15例和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F方案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治疗晚期胃癌的首选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分别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晚期胃癌一线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2种不同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化疗组(A组,26例)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化疗组(B组,31例),所有患者均化疗至少4周期,按RECIST标准评价并比较2组的客观疗效,按NCI-CTC 3.0标准评价并比较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38.4%,疾病控制率为76.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2.5个月;B组分别为38.7%、80.6%、5.3个月、14.0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A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88.5%,高于B组的61.3%(P<0.05);A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B组的67.7%(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有差异,但均属可耐受范围,2种方案均可作为晚期胃癌化疗方案,临床制定化疗方案需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