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FN-γ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代细胞表面抗原CD14、CD34、CD45、CD90、CD105和HLA-DR进行检测;并将细胞置于骨和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FN-γ处理组(IFN-γ浓度1000 u/ml),处理24h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调节、趋化因子、粘附分子以及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IFN-γ处理后,显著上调2种免疫调节因子基因(IDO-1和HLA-G5)在ADSC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种粘附分子基因(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种趋化因子基因(CXCL9、CXCL10和CXCL11)表达水平(0.01)。结论 IFN-γ刺激可以上调ADSCs部分免疫调节因子、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对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PS)刺激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 mRNA表达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急性肺损伤肺水异常代谢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LMEC),分别使用浓度为100 μg/L、1 mg/L、10 mg/L的LPS与之孵育4 h、12 h、24 h后, 应用氚水掺入法测定RLMEC内氚水的信号强度,并用RT-PCR法测定AQP-1 mRNA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组氚水的信号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LPS刺激组AQP-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LPS刺激RLMEC AQP-1 mRNA表达和摄水功能下降,提示AQP-1在急性肺损伤时可能与肺水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MSC,采用荧光团标记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培养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和阶段特异表达抗原4(SSEA-4)的表达;分离培养hAMS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刀豆蛋白(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与1×104、5×104、1×105个hAMSC进行共培养。CCK-8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5μg/mLConA能够引起淋巴细胞增殖;共培养条件下,hAMSC能够抑制ConA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且随着hAMSC的数量增加,抑制效果更明显。培养72h后,CCK-8法结果表明,单纯ConA刺激后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共培养细胞。选择抑制效果最佳的组别1×106个淋巴细胞与1×105个hAMSC共培养,ELISA测定1×105个hAMSC对淋巴细胞抑制72h后,上清液中IFN-γ分泌,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单纯ConA刺激细胞。结论hAMSC能在体外抑制ConA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并减少IFN-γ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周血干扰素(IFN)-γ,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受体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者按是否为进行期分两亚组,进行期为观察组A(28例),静止期为观察组B(22例);选另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各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检测,同时检测其PBMC中IFN-γ受体mRNA和TNF-α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46±2.72)比(5.61±2.43) pg/mL;(44.28±8.61)比(3.26±6.85) pg/mL,均P<0.05];观察组A中IFN-γ受体mRNA及TNF-α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B[(1.21±0.23)比(0.75±0.38);(2.63±2.18)比(1.58±1.17),均P<0.05],而观察组B中IFN-γ受体mRNA及TNF-α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0.38)比(0.64±0.27);(1.58±1.17)比(1.24±1.23),均P<0.05];PASI评分不因IFN-γ受体mRNA和TNF-α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变化(r=0.15,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进行期时,IFN-γ受体mRNA及TNF-α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银屑病的发病作用机制与IFN-γ受体mRNA及TNF-α受体mRNA的表达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乳腺癌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株,根据IFN-γ浓度将其分为25 U/ml、50 U/ml、100 U/ml组,未加药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经不同浓度IFN-γ作用后的乳腺癌SKBR3细胞内HLA-Ⅰ mRNA的含量,以及表面的HLA-Ⅰ类抗原的表达。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25 U/ml、50 U/ml、100 U/ml组HLA-Ⅰ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26±0.54)、(3.89±0.81)、(5.94±0.97),三个浓度组均较空白对照组表达量高(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25 U/ml、50 U/ml、100 U/ml组细胞表面HLA-Ⅰ蛋白表达量为(14.87±2.80)、(44.33±3.36)、(48.80±2.63)、(56.77±1.93),三个浓度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N-γ上调乳腺癌细胞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有利于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尹龙  胡格  索占伟  段慧琴  张涛  穆祥 《解剖学报》2007,38(4):486-488
目的 探讨刀豆蛋白A(ConA)能否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的含量.结果 ConA能极显著地激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5.0mg/L ConA的激活作用有时间依赖性,但10.0mg/L ConA激活作用未表明有时间依赖性;5.0mg/L ConA组和10.0mg/L Con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onA能激活大鼠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7.
IgG刺激诱发的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免疫球蛋白G (IgG) 刺激对小胶质细胞表达Toll 样受体4(TLR4)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gG (2 mg/L、 20 mg/L、 200 mg/L)及脂多糖(LPS)(10 mg/L)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24 h后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IgG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TLR4的表达和TNF-α的分泌,但未检测到IFN-γ含量的变化.作为阳性对照的LPS引起了小胶质细胞TLR4表达,并诱导了TNF-α及少量IFN-γ的分泌.结论:同种IgG刺激可使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TLR4,可能通过MyD88依赖途径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结果提示至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中,TLR4可能发挥识别病原体之外的蛋白分子,例如IgG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和γ-干扰素IFN-γ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内皮细胞取自猪的胸导管.应用Hoechst和Caspase染色法检测IFN-α和IFN-γ诱导的细胞凋亡;采用划线法和MTT法观察IFN-α和IFN-γ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活兔后肢切断淋巴管并分别注射IFN-α和生理盐水,观察淋巴管的再生情况.结果:经IFN-α和IFN-γ处理后,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核周围有凋亡小体Caspase染色阳性表达;IFN-α和IFN-γ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手术切断兔后肢淋巴管后16 d,IFN-α侧仍有大量染料渗漏.结论:IFN-α和IFN-γ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IFN-α和IFN-γ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p53、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荷胃癌后,分别用100、150 mg/kg的褪黑素及其拮抗剂30 mg/kg分组干预2周;用0、2、4、6、8 mmol/L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胃癌细胞24 h;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胃癌p53、IFN-γ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上清IFN-γ的浓度变化。结果 :褪黑素干预组肿瘤质量、体积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肿瘤组织中p53的表达上调,IFN-γ蛋白表达下调;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下降。褪黑素拮抗剂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均增大;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下调。褪黑素作用24h后,4mmol/L组细胞p53表达明显上调;4、6mmol/L组细胞IFN-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6mmol/L组上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褪黑素通过下调胃癌细胞IFN-γ及上调p53表达以达到免疫调节及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对IFN-γ和TNF-α共同诱导HK-2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在IFN-γ和TNF-α联合刺激HK-2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15d-PGJ2共同作用48 h,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CXCL9、CXCL10和CXCL1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结果在HK-2细胞中,IFN-γ和TNF-α联合刺激能够诱导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经不同浓度的15d-PGJ2干预后,CXCL9、CXCL10、CXCL1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均被抑制,在15d-PGJ2浓度为2.0 ng/mL时,15d-PGJ2对CXCL9、CXCL10、CXCL11的mRNA和蛋白分泌的影响最大,与IFN-γ联合TNF-α组(15d-PGJ2浓度为0 ng/mL)相比,CXCL9、CXCL10、CXCL11的mRNA分别下降76.8%、78.7%和81.9%,培养上清中趋化因子蛋白分泌分别下降66.9%、86.6%和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抑制IFN-γ和TNF-α联合作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以小鼠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IFN-γ为刺激物,通过检测JAK/STAT信号途经的激活及HMGB1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γ干扰素刺激系膜细胞HMGB1表达上调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小鼠系膜细胞(Mousemesangial cell,MMC),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γ(500 U/ml)刺激组和INF-γ+AG490(INF-γ500 U/ml+AG490 200μmol/ml)组。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1和HMGB1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HMGB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能够促进小鼠系膜细胞JAK、STAT1磷酸化和STAT1核转位,并呈时间依赖性;AG490能够降低IFN-γ介导的JAK1、JAK2、STAT1的活化,并呈时间依赖性。IFN-γ能够上调系膜细胞中HMGB1mRNA及蛋白表达,并随着刺激时间延长,其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AG490处理后,系膜细胞中HMGB1mRNA蛋白表达降低,并随时间延长而下调。结论:IFN-γ能够促进小鼠系膜细胞HMGB1表达上调,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IgG受体(FcγR)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等方法,检测FcγRII及其表达。结果: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正常HU-VEC可表达低水平的FcγRIIa;经2×105U/L TNF-α和1×105U/L IFN-γ联合刺激3d后,FcγRIIa的表达提高16倍(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TNF-α和IFN-γ诱导的FcγRIIa表达于HUVEC表面。RT-PCR结果显示,FcγRIIamRNA表达量在TNF-α和IFN-γ刺激24h后有明显提高。结论:TNF-α和IFN-γ可通过调节FcγRIIa的转录和翻译,增强其在HUVEC上的表达。FcγRIIa的表达可能与血管炎条件下,免疫复合物在血管上的特异性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实验模型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纤维化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和干扰素γ组(R组),每组各20只大鼠。于造模后3、7、14、28天分批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测定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IFN-γmRN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结果:M组、R组大鼠肺泡炎3、7、14、28天均较N组严重,7天时最重,R组14天时肺泡炎显著高于M组;M组、R组肺纤维化评分及肺羟脯氨酸含量14、28天均高于N组,于28天最重;R组肺组织IFN-γmRNA表达3、7、14、28天均显著高于M组;R组肺组织中TGF-βmRNA表达在3天显著高于M组(P〈0.05)。结论: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早期给予干扰素γ并不能减轻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可能与其促进肺组织IFN-γ、TGF-β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脂多糖通过NF-κB途径上调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表达CD40和ICAM-1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NF-κB活性及其对CD40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及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LPS不同浓度作用12 h 及LPS (5 μg/ml)作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LPS(5 μg/ml)或BAY11-7085(一种IκBα的磷酸化抑制剂)不同浓度(1 μmol/L和5 μmol/L)预处理3 h加LPS,作用3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CD40和ICAM-1 mRNA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检测NF-κB和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常规培养基对照组相比,5 μg/ml LPS组CD40和ICAM-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10 μg/ml LPS组显著高于5 μg/ml LPS作用组(P<0.05).5 μg/ml LPS 作用下,ICAM-1 mRNA表达从1 h开始升高,3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CD40 mRNA表达在1 h无显著变化,3 h时迅速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常规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结构性表达p-NF-κB蛋白;加入LPS后,p-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其中30 min~1 h表达最强,之后逐渐降低,至2 h仍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P<0.05).加入5 μmol/L BAY11-7085后,LPS诱导的CD40和ICAM-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LPS以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模式上调CD40和ICAM-1的表达.NF-κB信号途径参与调节LPS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和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TNF-α对兔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凋亡及基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NF-α对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凋亡及基质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兔软骨终板细胞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用 MTT测定不同时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Fas、caspase-3 表达的变化;RT-PCR 检测培养过程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 mRNA 的表达变化。结果:50 μg/L、100 μg/L浓度TNF-α可抑制细胞增殖;50 μg/L浓度TNF-α可降低 Bcl-2的表达,10 μg/L、50 μg/L浓度TNF-α均可促进Bax、Fas、caspase-3 的表达;10 μg/L、50 μg/L浓度TNF-α可降低collagen IIa mRNA 的表达,TNF-α 为50 μg/L浓度时才可降低aggrecan mRNA 的表达。结论:TNF-α可抑制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及基质合成,促进软骨终板细胞促凋亡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单核细胞(MC) Fcγ受体(FcγR)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HSP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急性期HSP患儿30例,同年龄健康对照儿童1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MC表面活化型受体FcγR Ⅰ和Fc-γRⅢ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活化型FcγRⅡa、抑制型FcγRⅡb、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α)、趋化因子(IP-10、RANTES、iNOS)和BLyS/April mRNA表达;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浆IL-4、IL-10和TNF-α蛋白浓度.结果 (1)急性期HSP患儿MC FcγR Ⅰ和FcγR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γRⅡa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FcγR Ⅱb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急性期HSP患儿MC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α)、趋化因子(IP-10、RANTES、iNOS)及BLyS/April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FcγRⅡa/FcγRⅡb均呈正相关;(3)急性期HSP患儿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4、IL-10和TNF-α浓度显著增高(P<0.05),其中TNF-α浓度与MC FcγRⅡb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急性期HSP出现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和单核细胞活化型/抑制型Fcγ表达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IFN-α)对Jurkat E6-1细胞内CCR5 mRNA表达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采用干扰素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D4+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培养48小时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RT-PCR和Real time-PCR扩增目的基因CCR5;利用脂质体转染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Jurkat E6-1细胞内CCR5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IFN-α在浓度为1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表现为增强作用;在浓度为10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增强作用有所减弱。(2)当IFN-α的浓度为1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低;当IFN-α的浓度为1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高;当IFN-α的浓度为10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又有所减低。结论:IFN-α作为一类很好的免疫调节、抗病毒生物制剂,不同剂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对细胞CCR5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上皮细胞中锌指蛋白(Snail)基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 μg/L)阳性对照组和TGF-β1 RAPA组.TGF-β1 RAPA组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0.1 μg/L,1 μg/L,10 μg/L,100 μg/L)与TGF-β1(1 μg/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均为48 h.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Snail mRNA水平的变化.再选取最大作用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12 h、24 h、48 h、72 h),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均表明,TGF-β1阳性作用组较阴性对照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几乎消失,Snail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10 μg/L,100 μg/L)与TGF-β1共同作用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有部分恢复,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Snail mRNA表达水平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雷帕霉素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GF-β1诱导的HKC细胞Snail mRNA表达.结论 应用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该药诱导的Snail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P815小鼠肥大细胞以及小鼠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表达组织蛋白酶S(CTSS)的影响。方法用(10、25、50)ng/m L IFN-γ分别刺激P815细胞及原代培养的小鼠BMMC,利用实时定量PCR、ELISA分别检测P815细胞及BMMC CTSS的mRNA和蛋白水平。用25 ng/m L IFN-γ处理P815细胞及小鼠BMMC,P815细胞分别处理6、12、18、24、48、72 h,BMMC分别处理12、24、48 h,重复上述检测步骤。结果 IFN-γ可增加P815细胞及BMMC CTSS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IFN-γ可促进小鼠肥大细胞表达CTS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γ-干扰素受体(IFNG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中是否存在,探讨γ-干扰素(IFN-γ)是否可以影响山羊颈动脉体的活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IFNGR在山羊颈动脉体内的分布特点;利用IPP 6.0图像半定量分析系统分析IFNGR在颈动脉体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上的表达量差异。结果:在颈动脉体内IFNGR免疫阳性产物广泛分布,在Ⅰ型细胞、Ⅱ型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IFNGR强阳性产物分布在实质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中;中等或强阳性产物分布在颈动脉体小叶间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弱阳性产物分布在小叶内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图像分析表明,IFNGR在实质细胞的相对表达量与非实质细胞结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体的实质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可能是IFN-γ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提示IFN-γ可能通过位于颈动脉体的Ⅰ、Ⅱ型细胞上的IFNGR,影响Ⅰ、Ⅱ型细胞对动物机体血液中的化学信息的感知和传递,实现IFN-γ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