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全周虹膜周边成形术联合YAG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86例110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激光全周虹膜周边成形术联合YAG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激光孔通畅100%,治愈96眼,好转11眼,无效3眼,总有效率97.3%。术前术后平均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眼压0.93~2.67 kPa,平均1.87 kPa。110例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半导体激光全周虹膜周边成形术联合YAG虹膜周边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激光虹膜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于上方或下方作周边虹膜切除。结果:107例122眼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经过2—106月随访观察,成功115眼,失败7眼。结论: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由于视力较好,施行手术有一定的风险,病人与医生都有顾虑,常造成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自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开展以来,已经成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一种安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更为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4年8月引进德国ZeissVISULAS YAGⅡplus激光仪对190眼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施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4年8月~2005年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患者190眼,其中112眼为患者另一眼有典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史或正在发作中的病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78…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应用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问世以来,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和预防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术中虹膜易出血、使切口较小、有时一次不能完成,易伤及角膜内皮等。我院从2004年起应用多波长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5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协同白内障患者78例86眼,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43眼予以晶状体摘除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43眼予以青光眼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或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成效、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手术成效、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52眼,经多种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眼压难以控制到正常,其中接受小梁切除术20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32眼;术后观察前房和滤过泡形成情况,并通过评估远期眼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种手术的成功率。结果随访3个月。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10眼(50%),条件性手术成功2眼(10%),手术失败8眼(40%),术后7眼发生了浅前房(3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24眼(75%),条件性手术成功8眼(25%),没有手术失败眼,术后4眼发生了浅前房(12.5%)。根据眼压控制的结果,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P〈0.01)。所有患者中无1例发生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高眼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27例(27眼)采用氪黄激光进行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术前及术后30 min、1 h、2 h眼压;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评价患眼房角开放的情况。结果术前患者平均眼压为(66.57±8.85)mmHg,术后30 min、1 h、2 h的眼压分别为(40.41±7.42)mmHg、(30.45±5.24)mmHg和(25.53±8.99)mmHg,均较术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所有27眼各象限房角均呈关闭状态,术后平均房角开放象限数≥2个象限。结论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有明显降眼压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68例(6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34眼),实验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前房情况、滤过泡情况及眼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O.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患者视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0眼),男15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63.47±9.97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  相似文献   

10.
田骋  王洪亮 《国医论坛》2002,17(5):43-44
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前房出血 38眼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通过病史、裂隙灯、眼压、眼压描记、房角、视野检查确认为各类青光眼。其中男 1 3眼 ,女 2 5眼 ;年龄 1 9岁~ 76岁 ,平均5 6.7岁 ;术前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2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6眼 ,继发性青光眼 3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 33眼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眼 ,虹膜根部切除术 3眼。前房出血分级 :根据 Oksala的分类法[1] ,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  相似文献   

11.
林涛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74-75,180
目的: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2.方法:眼前节各项参数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数学模型构建。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统计学差异;后房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具有以下解剖特点: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后表面膨隆,前房拥挤现象,睫状沟和后房空间大小无改变,后房结构整体前移。2.年龄组间比较: 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显著差异,而后房截面积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更膨隆。3.定量测量正常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是98.363±47.289μm-1,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为190.429±75.308μm-1。正常眼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结论:验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发病与自身前房拥挤的解剖特点有关,发现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后房面积正常而整体前移增加了瞳孔阻滞力。虹膜膨隆程度的精确测量有助于了解眼后房压力的变化和房角关闭机制的分析,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最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一直公认与眼的解剖因素相关。本课题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并以正常眼为对照进行分析,验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某些解剖特点,并且进一步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本课题提供了几种新的测量参数来研究眼球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2.
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应用前节分析系统对患眼激光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进行测量,定量观察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彭清华  朱文锋  李传课  罗萍  李波 《中医杂志》2001,42(12):743-74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I)对11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各组OA,CRA血流参数指标中PSV,EDV和AV下降,PI和RI升高,其变异程度依次为急闭I组>慢闭组>急闭Ⅱ组;肝胆火旺证组>肝郁气滞证组>肝阴虚阳亢证组>肝胃虚寒证组。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下降明显,血流阻力增加,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OA和CRA的血流参数可作为反映闭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间局部血瘀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远近配穴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观察患者的高眼压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63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5眼),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远近配穴结合电针(主穴:球后穴、太冲穴,配穴:合谷、足三里,电针取穴:太冲+合谷/太冲+足三里,每次留针20 min)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眼压变化。结果治疗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16.41±1.21)mm 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23.62±0.74)mm Hg,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14.42±0.63)mm 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22.67±1.62)mm 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1<0.05,P2=0.000<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率79%,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率44%,总有效率64.8%。结论远近配穴结合电针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3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随诊6~12个月,31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手术成功率为86.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静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4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18例(26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结膜瓣下及巩膜瓣下新鲜羊膜移植术,对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视力和视野随进行了为期8个月至21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观察,结果:2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和1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术后眼压达4.66kPa,其余71只眼(95.95%)术后眼压均控制在1.06-2.66kPa范围,74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序提高,观察斯视神经及视野损害均未见加重,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用于防止滤过泡瘢痕形成,具有保持滤过通畅和维持有效滤过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我科收治的80例(8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A组:40人(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40人(40眼),行小梁切除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视力增加,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相比较治疗后视力以及眼压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小于对照组15.00%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与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眼病,通过归纳总结中外青光眼与应激的相关文献,反映慢性心理应激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间的关系及中西医病机、中西医治疗的不同。方法总结查阅相关文献。结果焦虑、抑郁以及特定的A型性格特征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关系密切,心理应激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除眼局部病变外,还与各种应激、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情绪的剧烈波动是其发病的一大诱因,可以加剧青光眼的发展,是眼科公认的身心疾病。在药物控制及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同时,重视消除心理应激,结合针灸及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其今后的发病及防治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积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光眼滤过手术发生前房积血较多见 ,发生率为2 1 %~ 37% ,它常可导致严重的眼内并发症〔1〕。作者对我科 1 989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积血量较多的 31例 32只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积血完全吸收 ,对治疗情况和积血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31例 ( 32只眼 )患者中男性 1 3例 ( 1 4只眼 ) ,女性 1 8例 ( 1 8只眼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4 5岁。术前诊断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 4只眼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1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只眼 ,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 3只眼 ,外伤后继发青光眼 2只眼…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以往多注重与眼压的关系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眼压升高并不是导致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唯一因素[1,2 ] 。国内外学者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流变学、眼血流图和血管紧张素Ⅱ等的检测结果 ,发现其存在眼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和血管紧张素Ⅱ增高[3~ 6]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了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 ,我们对 9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慢性闭角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