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垒 《解剖与临床》2010,15(6):440-44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129例(129眼)随机分成3组,每组43例(43眼),分别采用单纯翼状胬肉逆向切除术(A组)、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3组的复发率.结果:本组129例术后均治愈.A、B、C三组在术后6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37.21%、13.95%和6.98%,其中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率最低.经统计学处理,A组复发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而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邵东平 《医学信息》2009,22(6):483-484,488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和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初发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78眼),随机分成新鲜羊膜组和生物羊膜组2组,术后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羊膜移植片成活和动态变化,翼状胬肉的复发率等指标,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无免疫排斥反应。3~4d角膜上皮修复,2周左右可见羊膜开始融解、吸收。随访期内新鲜羊膜组有3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7.89%,生物羊膜组4眼发病,复发率为10%,两组间的复发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新鲜羊膜和成品生物羊膜移植均可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而成品羊膜因取用方便,安全性高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翼状胬肉在北方的发病率较高,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切除后角膜易出现散光,复发率也较高,患者往往需要行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处理,痛苦较大。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8例58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分为新鲜人羊膜移植组29眼与单纯性切除组29眼,在显微镜下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胬肉复发及眼表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时,新鲜人羊膜移植组29眼中2眼复发,27眼治愈,复发率为6%。单纯性切除组29眼中4眼复发,25眼治愈,复发率为1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新鲜人羊膜移植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张宝勤  赵剑虹 《医学信息》2006,19(7):1228-1229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39例(41只)眼,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加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39例(41只眼),术后临床上均未见羊膜植入有排斥反应,全部存活。随访期内无翼状胬肉复发。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旋  郭丙多 《医学信息》2010,23(3):646-647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50例(75)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和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50例(75眼)翼状胬肉患者随访12-24个月,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和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好.可较大地降低胬肉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雷萍 《医学信息》2010,23(1):243-243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8例46眼.术后观察角膜创面修复速度和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月至2年,仅一眼胬肉术后复发,占2.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庞世名 《医学信息》2010,23(14):2464-246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施行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32例(32只眼),随访12~24个月。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新鲜羊膜移植成功,无排斥反应,30眼术后角膜光滑透明或残留角膜云翳,无胬肉增生,无睑球粘连,治愈率93.8%,2例复发,复发率6.2%。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自体角膜缘的结膜瓣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50例60眼,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50眼治愈,4眼翼状胬肉复发。结论带自体角膜缘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32例(32只眼),随访12~24个月.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新鲜羊膜移植成功,无排斥反应,30眼术后角膜光滑透明或残留角膜云翳,无胬肉增生,无睑球粘连,治愈率93.8%,2例复发,复发率6.2%.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斯鲜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梁莉  王洪亮 《医学信息》2007,20(6):978-979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98例(106眼),其中复发翼状胬肉26例(26眼),术后观察角膜创面修复速度和愈合情况。随访6个月到24个月。结果无复发病例,角膜恢复透明,视力提高。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的干细胞,不但为病区角膜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使角膜恢复透明,并能提供堤坝作用,防止胬肉复发,手术安全只要有较好的显微手术技术即可,是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鲜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鲜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采用新鲜羊膜治疗翼状胬肉。结果140例(172眼)随访观察1-3年,仅一眼复发,角膜混浊明显改善,视力有所提高。结论应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件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58例(6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5跟)采用角膜缘于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对照组(26例,27眼)单纯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30个月并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1眼冉复发,再复发率2.86%;对照组5眼再复发,再复发率18.5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创面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8.34 ±2.38)d,对照组为(7.21±2.5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再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各种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未涉及同一手术方法对不同患者人群泪膜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初发翼状胬肉和复发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泪膜恢复情况。 方法:选取初发翼状胬肉患者32例38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28例35眼,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及移植后1周、1个月时进行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收集基础泪液分泌量,测量泪膜破裂时间。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移植后1周均出现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复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较初发组患者严重、泪膜破裂时间较初发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移植后1个月初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基本恢复正常,复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较初发组患者严重、泪膜破裂时间较初发组患者明显缩短、泪液分泌较初发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移植后的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均较初发翼状胬肉患者恢复差,可以部分解释复发翼状胬肉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一期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诊8.5个月,有1例转移瓣轻度移位,切口愈合好,未作特殊处理。2例轻度复发,予以双氯芬酸钠眼药水局部应用均已控制。结论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原发性治疗翼状胬肉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02例122只眼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应用0.2mg/ml丝裂霉素C治疗。结果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4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恢复角膜缘屏障,降低了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眼科医生治疗的新理念,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尤其是能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等已被广泛接受。 目的:探讨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行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7例(47眼)作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47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47例,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无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感染,特殊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出院,全部患者均无移植排斥反应。试验组治愈45眼,复发2眼,复发率为4.3%。对照组47眼中治愈32眼,复发15眼,复发率31.9%。结果表明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患者视觉质量、角膜屈光及泪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之后对两组患者视力、角膜屈光度、泪膜功能及术后巩膜并发症进行评估。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水平曲度及角膜垂直曲度均显著增加,角膜散光度较治疗之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水平曲度及角膜垂直曲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部刺激症状、巩膜溶解软化及巩膜坏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增加角膜屈光度,降低患者散光程度,并能有效改善泪膜功能,降低巩膜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轻者影响眼部外观,重者侵入瞳孔区造成视力障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导致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常规治疗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虽然手术简便易行,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使我们认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翼状胬肉的治疗。我院自2000年采用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55例(62眼)均为门诊病人,男38例(42眼)、女17例(20眼),年龄32~75岁,平均45岁,其中复发性胬肉18眼。手术指征为胬肉侵入角膜…  相似文献   

19.
王瑞虎  张斌 《医学信息》2007,20(3):229-230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6只眼)复发性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及部分睑球粘连分离联合新鲜羊膜移植。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除4只眼有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移植术后复发率为11.1%。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中,对于医用生物蛋白胶能否代替缝线固定自体球结膜植片还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医用生物蛋白胶与缝线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查阅PubMed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初始至2015年6月比较医用生物蛋白胶与缝线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8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胶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及1年的复发率均低于缝线组[MD=-15.58,95%CI(-18.96,-12.21),P < 0.000 01;OR= 0.39,95%CI(0.19,0.68),P=0.02;OR=0.28,95%CI(0.12,0.65),P=0.003];OR=0.23,95%CI(0.07,0.76),P=0.02]。表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生物蛋白胶促进植片贴附,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