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颈椎前路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有效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总结了263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指出保持颈椎稳定性是预防植骨块脱出,碎裂,前移的关键。做好病人呼吸管理,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和加强功能锻炼等也是预防并发症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防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的并发症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总结2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提出护理对策,评估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本组2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佳。[结论]认真严密的术后监护、正确有效地预防有关并发症是提高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的并发症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总结2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提出护理对策,评估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本组2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佳.[结论]认真严密的术后监护、正确有效地预防有关并发症是提高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疾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要点.方法 在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中,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加强康复训练.结果 通过各项预见性护理,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中,有1例术后发生颈部血肿及时清除恢复顺利,1例肺部感染经综合治疗痊愈,1例低钠血症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提高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及残障率,提高治愈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伴截瘫病人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25例颈椎骨折伴截瘫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严密的护理并行Frankel分级比较.[结果]按Frankel分级,17例有不同程度恢复(68%),5例无明显变化,3例死亡.[结论]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颈椎损伤合并截瘫病人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颈椎后路手术是临床治疗颈椎疾患最基本的术式,头颈部制动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制作颈椎制动空气枕是为了方便术后颈部制动,减轻病人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及切口过多渗血,以利于损伤修复,更重要的是防止颈椎扭曲,影响手术效果及造成脊髓受压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人的护理和体会。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进行俯卧位适应性训练,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四肢运动和感觉,观察有无出血、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对临床52例患者的精心护理,证明手术前后的护理对颈椎手术具有重要作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对病人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直接影响,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颈椎病手术的护理必须细致、严密,任一环节都不容有闪失,否则都会影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人的护理和体会.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进行俯卧位适应性训练,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四肢运动和感觉,观察有无出血、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对临床52例患者的精心护理,证明手术前后的护理对颈椎手术具有重要作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对病人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直接影响,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颈椎病手术的护理必须细致、严密,任一环节都不容有闪失,否则都会影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9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其中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人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和术后颈部制动及做好康复指导。结果12例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颈椎骨折脱位的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围手术期的恰当护理对术后功能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颈阔肌皮瓣重建颈段食管缺损是自行设计的新手术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 ,防止呼吸道感染发生 ,加强营养 ,全面做好手术准备。术后密切观察颈部伤口 ,固定好重建食管腔内支架管 ,加强口腔、鼻咽部护理 ,严格气管造口管理 ,做好饮食护理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28例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护理的重点是及时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准确评估患者肢体感觉、活动、肌力;加强对术后失明,喉上、喉返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干/节损伤,呼吸衰竭,肺栓塞,迟发性食管瘘,颈部切口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早期表现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早期进行干预,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符合标准的200例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实施循证护理,与实施传统护理的16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拔管时间和气道湿化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间缩短,气道湿化程度好(P〈0.01)。结论对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拔管时间,改善气道湿化状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循证策略在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取集束化循证策略及常规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白细胞计数、hsCRP与IL-6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集束化循证策略应用于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分析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与表现。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床旁呼吸功能训练方案,采用现代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法,对患者早期实施床旁徒手呼吸功能训练,以改善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状况,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颈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结局,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2月间共进行宫颈癌根治术115例,其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85例,分为单、双极电凝配合超声刀组,经腹宫颈癌根治术70例,腹腔镜组发生并发症6例,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单极电凝组4例出现并发症,双极电凝组2例出现并发症,单极电凝较双极电凝更易发生热损伤。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有关,采用双极电凝较单极电凝更安全,可减少热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结局,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2月间共进行宫颈癌根治术115例,其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85例,分为单、双极电凝配合超声刀组,经腹宫颈癌根治术70例,腹腔镜组发生并发症6例,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单极电凝组4例出现并发症,双极电凝组2例出现并发症,单极电凝较双极电凝更易发生热损伤。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有关,采用双极电凝较单极电凝更安全,可减少热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2000年5月-2009年5月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1例中20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并发症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平均5.5年.近期并发症11例,发生率5.47%;远期并发症9例,发生率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咽癌切除及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沟通交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颈部刀口的护理、气道护理、饮食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例因发生咽瘘延期2周出院,29例皆刀口一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24d。结论:对下咽癌切除及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的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