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AMI组、UAP组和SAP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47例和三支病变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IL-18含量并与病情程度和病变冠脉支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AMI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单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双支病变组血清TNF-α水平与三支病变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低于三支病变组。结论TNF-α和IL-18与ACS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并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其血清水平变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程度和不稳定破裂的观察指标并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IL-1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2~12月在湖北襄樊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91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50%≤冠脉狭窄〈70%)、B组(70%≤冠脉狭窄〈90%)及C组(90%≤冠脉狭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脉血IL-18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ACS组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IL-18明显增高(P〈0.01);IL-18在C组中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18水平与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239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选择有胸痛表现但经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证实无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术前空腹采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行冠状动脉造影,ACS患者计算冠脉病变支数并作GRACE评分.结果 ACS患者各组MPV及PDW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MPV及PDW高于UA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及GRACE危险评分增加,MPV及PDW也进一步增加(P〈0.05),且MPV及PDW与冠脉病变支数(分别为r=0.566,P〈0.05及r=0.351,P〈0.05)及GRACE危险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775,P〈0.05及r=0.571,P〈0.05).MPV与PDW间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 ACS患者的PDW及MPV明显增加,而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60)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冠心病患者HSP60含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与24例非冠心病者对照比较。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对照组与ACS组HSP60含量水平差异有显著性;3支病变组HSP60水平与单支及2支病变组比较显著增加,2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有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hsCRP水平增高与ACS有关。HSP60含量增高不仅与ACS有关,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罗立  黄怡  杨礼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4,(6):1152-115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9例健康对照组 P-选择素水平;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脉 Gensini 评分与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ACS组及 SAP组 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P-选择素水平高于SAP组(P<0.05)。②与单支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状动脉 Gensini 评分≥20分组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总积分<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 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预测冠心病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7例(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51例(ACS组),另外选择5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vaspin水平,Gensini积分方法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ACS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各组血清vasp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762~-0.812;P0.001)。多支病变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结论血清vaspin水平可作为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胆红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ACS患者,其中2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脂蛋白(a)和胆红素的水平。结果:ACS患者血脂蛋白(a)水平高于SAP患者(P〈0.05),ACS患者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SAP患者(P〈0.05),各组间直接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支病变血脂蛋白(a)比单支病变增高(P〈0.05),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脂蛋白(a)和胆红素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血脂蛋白(a)与多支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徐忠  吴云 《临床医学》2006,26(8):72-7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08例ACS病人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组(STEMI组,40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8例),对照组45例为健康查体人员。108例病人中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2例,三支病变组(18例),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0例非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以上各组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UAP组高于STEMI组(P〈0.05)。造影正常组血清胆红素也高于其他三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多支病变组(P〈0.05)。结论ACS病人血清胆红素低于正常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与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O.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为ACS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UA,并进行比较。结果AMI、UAP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MI、UAP组U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和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IL-18与IL-10水平,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5例ACS患者[包括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IL-18水平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AMI组和UAP组显著低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IL-18水平和IL-10水平为负相关关系(r=-0.595,P<0.001).[结论]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性,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炎性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可能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评价血清MMP-9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ACS 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并记录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分别与血清MMP-9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MMP-9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r=0.64,P<0.05)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r=0.78,P<0.01)均呈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血清MMP-9浓度的水平呈正相关(r=0.725,P=0.0000)。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增高,测定血清MMP-9水平有可能有助于ACS的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江华  李艳  刘文卫  刘永胜 《检验医学》2008,23(5):466-468
目的研究免疫炎性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189例,26名正常人作对照。入院时即采血,并随防观察有无心脏病死亡、心绞痛再发、再梗死、心律不齐等发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与Th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0表达。结果ACS患者Th1、IL-18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0.01,P〈0.05),而Th2和IL-10明显减少(P均〈0.05),Th1/Th2与IL-18/IL-10呈正相关(r=0.532,P〈0.01)。结论ACS患者Th1/Th2和IL-18/IL-10比值升高,提示ACS患者动脉斑块形成与Th1细胞及其分泌的前炎性因子IL-18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与C-反应蛋白(CRP)、尿酸(uA)、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ACS住院患者(ACS组)和健康人66例(对照组),进行CRP、UA测定,以及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IMT厚度。结果ACS组CRP、UA、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CRP与UA、IMT厚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2、0.701,P均〈0.05)。结论ACS患者与CRP、uA、IMT厚度关系密切,前二者可作为ACS危险的预测因子,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导致ACS的发生、发展;IMT厚度可以反映ACS的斑块不稳定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颈动脉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1、IGF-1水平。结果 IGF-1在SAP和对照组中明显高于ACS组(P<0.01),对照组的血浆IGF-1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血浆ET-1的浓度在SAP和对照组中明显低于ACS组(P<0.01),对照组明显低于SAP组(P<0.01)。冠心病中IGF-1与ET-1呈负相关(r=-0.524)。结论血浆IGF-1、ET-1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IGF-1与ET-1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入选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15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81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测定.结果 ACS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25.78±38.48) ng/L vs.(325.00±42.74) ng/L,(339.69±35.30)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9.75±31.53) ng/L vs.(231.97±44.04) 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563.36±48.18) ng/L vs.(341.39±46.23) ng/L,(330.03±48.06) 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8.88±29.34) ng/L vs.(526.95±34.56)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9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25-OH-D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可能与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在AC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海双  李娟  李勋 《临床荟萃》2014,29(1):10-12
目的 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ACS患者26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52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15例,入院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选择有胸痛表现但冠状动脉造影为阴性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采血测定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肌酐(SCr)等指标,并计算N与NLR.比较各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CS患者的WBC、N、NLR、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NLR高于对照组,6.49±4.01 vs 1.68±0.46(P<0.05)和UA组,6.49±4.01 vs 2.68±1.49(P<0.05).NLR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渐增高.NLR与WBC、L、N、UA及hs-CRP呈线性相关(r=0.656、-0.543、0.739、0.193、0.575,均P<0.05).结论 NLR对ACS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血清水平值,探讨VEGF、MMP-9在ACS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方法实验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与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CS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结果 MMP-9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明显高于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P0.05),VEGF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明显低于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ACS组(P0.05)。VEGF与同型半胱氨酸、MMP-9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通过降低ACS患者血管修复功能及MMPs动态平衡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参与ACS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7例,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82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3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检测NT-proBNP、hs-cTnT、hs-CRP及CK-MB并进行分析。结果 ACS综合征组血清NT-proBNP、hs-cTnT、hs-CRP及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5.49、2.65、3.45、3.85,P均<0.05)。NT-proBNP与hs-cTnT和CK-MB呈正相关性(r分别=0.65、0.22,P均<0.05);NT-proBNP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 ACS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联合检测对早期防控ACS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