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医院感染,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与患者在医院和长期护理过程中留置尿管具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对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ICU护士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应用微信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苏州地区16家2级以上医院的240名ICU护士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现状。结果苏州地区240名ICU护士尿道口护理液选择主要是0.05%碘伏溶液;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依从性良好。结论苏州地区ICU护士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执行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措施的依从性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因素,包括与尿管相关的因素、与操作者相关的因素以及与患者相关的因素等.认为导尿是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最好方法是在插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严格掌握导尿指征,选择合适的消毒液,鼓励患者多饮水,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尽旱拔除尿管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ICU护理人员维护留置尿管操作正确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347例为对照组,2013年1~9月实施品管圈后的患者251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护理及污物处理规范率、导尿管污染情况。结果:实验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护理及污物处理规范率、导尿管污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材质导尿管对生物膜形成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使用的不同材质导尿管生物膜的形成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每组55例患者使用的两种材质导尿管观察发现,硅胶导尿管组平均留置尿管(14.71±3.17) d,生物膜形成率为27.2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16.36%。乳胶导尿管组平均留置尿管(16.28±4.54)d,生物膜形成率为47.2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23.64%。结论 在使用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乳胶导尿管生物膜形成率高于硅胶导尿管者,生物膜形成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查单预防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入住重症医学科且留置尿管的患者92例,以1—6月入院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7—12月入院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ICU常规留置导尿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核查单管理的留置导尿护理,比较2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结果 2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开展基于核查单管理的护理可提升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尿管留置时间和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进膀胱,使尿液经导尿管自膀胱流出,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目的是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留置尿管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的感染,通过近几年临床实践来看,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在逐渐增加,在中国占医院感染的20.8%~31.7%[2],在美国占医院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产科留置导尿病人医院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临床观察和尿样细菌培养,对住院患者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 648例留置尿管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158例,感染率为9.5%。尿管留置时间1~5 d,尿路感染率由5.68%增加到43.18%,其中22例患者重复导尿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率达到100%。158例尿路感染中有128例细菌培养为阳性,80%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留置导尿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随导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感染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降低留置导尿管发生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标准护理程序,将实施标准护理程序后的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改良组,观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情况,并将2014年1-12月间我科留置尿管期间未实施标准护理程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0.11%,较2014年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0.43%有所降低,术后留置尿管天数也由平均(3.23±0.75)d下降至平均(1.56±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减低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患纠纷,节约公共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30例留置尿管10 d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12月1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将2013年1-12月目标管理模式下12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目标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3,7,10 d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留置尿管3 d 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09%,7 d 为22.95%,10 d 为36.07%,对照组分别为11.11%,51.85%,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2,20.44,59.26;P<0.01)。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管理,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两种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ICU101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改良固定组54例,高举平台固定组47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护理花费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胶带更换频率、尿道损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这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护理花费时间上无差异,但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尿道损伤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改良尿管固定法优于高举平台固定法,可以提高尿管固定依从性,减少相关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规范留置导尿管的管理。方法对18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43例,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3.89%,其中女性患者29例占67.44%。在发生尿路感染患者中〉60岁的患者32例占74.42%,尿管留置时间〉7d的患者38例占88.37%。女性患者、〉60岁患者、尿管留置时间〉7d的患者分别与男性患者、≤60岁患者、尿管留置时间≤7d的患者比较,其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尿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是导尿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规范管理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截瘫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为侵入性治疗手段,常可引发泌尿系感染。有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有40%为尿路感染,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长期留置导尿管,因尿路感染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机会增多,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故尿管护理质量对预防泌尿系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保留导尿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导尿术及留置导尿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包括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道疼痛、血尿等,但最主要的是尿路感染,而导尿术及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手术患者已构成较大的威胁。本文就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旨在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陈蓉  赵小艳 《华西医学》2015,(3):519-52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导尿管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为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提供防控依据。方法对ICU 2011年—2012年184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于2012年1月开始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评估干预前后效果。结果干预前(2011年)1 229例患者中,有951例留置导尿管,共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27例,感染率13.35%;干预后(2012年)1 437例患者中,有841例留置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57例,感染率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ICU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最佳护理防控措施。方法对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3.5%(47/200)。≥60岁者和<60岁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54%(41/126)、8.10%(6/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尿管时间﹤5 d者、≥5 d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33%(4/75)、34.40%(43/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是导尿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因素;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规范留置导尿管管理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监护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及感染危险因素,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监护室住院患者,采集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菌株鉴定,同时调查可能影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有26例患者尿液培养阳性,感染率为26.00%,共培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株(65.63%),革兰阳性球菌11株(34.37%),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分别占34.38%、12.50%、12.50%。年龄8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留置尿管时间7d、APACH II评分15分、有膀胱冲洗、有胃肠减压、有灌肠等操作时感染率为52.38%、50.00%、83.33%、31.65%、31.58%、30.86%、38.10%、30.49%,年龄65~80岁、无糖尿病、无肾结石、留置尿管时间≤7d、APACH II评分≤15分、无膀胱冲洗、无胃肠减压、无灌肠等操作时感染率为18.99%、17.57%、18.18%、4.76%、8.33%、5.26%、5.41%、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留置尿管时间7d、APACH II评分15分、膀胱冲洗、胃肠减压、灌肠等是引起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老年监护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可防控因素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统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据统计,我国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医院内尿路感染多发于糖尿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及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其中与导尿管相关菌尿症最为常见,占医院尿路感染的37.3%~56%[1].而据国外最新报道,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占医院感染的30%~40%,其中80%以上为导尿管相关性感染[2,3];而在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的尿路感染中,导尿管相关性感染高达95%以上[4].下面就医院尿路感染中最常见的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和发病日趋增多的真菌性感染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导尿是常见的护理技术,但留置尿管极易导致尿路感染.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且7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1].尤其是在尿路开放状态下尿路感染几率更大.目前,临床上已逐渐摒弃已往用容器或量杯接尿计量的开放尿路做法,而采用储尿装置连接于导尿管末端,形成封闭系统,系在床旁以观察和记录尿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及有关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行留置导尿管导尿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00例入组患者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者66例,发生率为22.00%;女性、高龄、长时间留置尿管、更换尿袋时间过久、卧床时间过久、未使用抗生素、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意识障碍、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护理不彻底等是导致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积极处理患者的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执行手卫生,是预防并控制患者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