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9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减少蛋白摄入、控制血糖、血压达标的基础上,治疗组给厄贝沙坦150 mg/d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150 mg/d口服.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及总胆固醇(TC)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畀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并发挥抗炎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B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厄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5);B组疗效优于A组(P〈0.01)。结论:说明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降低尿白蛋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加百令胶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同剂量厄贝沙坦150 m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TP/24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令胶囊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UTP/24 h)有下降(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探讨伊贝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大连市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愿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行卡托普利治疗,实验组48例行伊贝沙坦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92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及血肌酐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对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组(治疗组)和缬沙坦组(对照组)各32例,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肾功能及血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量,降低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黄萍  李耘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956-957
[目的]观察血压正常的老年初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58例血压正常伴微量蛋白尿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服厄贝沙坦75~150 mg/d,在服用6个月、1年时测量其相关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和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肾络安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实验室指标[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42/60)(P<0.05);治疗前两组各相关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lc、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BUN、Ccr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有效降低血液及尿液相关实验室指标从而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及缬沙坦)及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各30例,血必净组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清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血β2-M、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凯时、伊贝沙坦分别治疗和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9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伊贝沙坦、凯时、联合使用伊贝沙坦和凯时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自蛋白/肌酐(MA/Cr)、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MA/Cr下降(P〈0.05),而Ccr升高(P〈0.05),并且联合组的MA/Cr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Ccr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凯时组血压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均有小部分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静脉炎等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联合伊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要好于单用凯时或伊贝沙坦。为减小药物不良反应,凯时应现配现用,并适当减慢注射速度,伊贝沙坦应饭后服用。及时做好不良反应护理,用药后均应做好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的护理观察与记录,以保证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血脂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脂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273例2型糖尿病病人,测定其血脂、血糖、尿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胰岛素等,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糖尿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将四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N组)与无肾病糖尿病组比较:血TG、TC、LP(α)、LDL-C、ox-LDL及HbA1c、FPG、FINS浓度显著升高,而HDL-C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尤以LP(α)、LDL-C、ox-LDL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且其随糖尿病肾病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LP(α)、LDL-C、ox-LDL代谢紊乱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和单独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S)及餐后2h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对血脂、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血脂康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六味地黄丸组(B组)、血脂康组(C组)、六味地黄丸联合血脂康组(D组),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各项指标。结果:与A组相比,三组尿α1-MG,TNF-α均减少,D组优于B、C两组。结论:D组可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5.
毕国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43-7343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基础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用胰激肽原酶、阿魏酸钠及二者联应合用三组。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均有显著减少(P〈0.05),但是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单药组,存在协同作用,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邹戈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88-1790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11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月分别潮定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按Dever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三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三组治疗前后比较LVMI、LVDd、IVST、LVPWT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5或P<0.01),但在伊贝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较非洛地平组显著.[结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控制血压.伊贝沙坦及苯那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但三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如何,须进一步的临床现察.  相似文献   

17.
郭忠秀  李力 《临床医学》2004,24(1):13-1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 ,比较厄贝沙坦组与马来酸氨氯地平组在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变化 ,及治疗组内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厄贝沙坦组在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高血压组在治疗后微量蛋白的下降要比非高血压组明显。结论 :厄贝沙坦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尤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是有益的。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有利于对DN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张建中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78-157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I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法;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微血管病变及尿蛋白含量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8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应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用依普利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G(uIgG)、血浆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uAlb与uIgG及LN、PCⅢ与CⅣ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降低,组内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且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普利酮为新型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量并改善微血管病变,同时抑制并逆转肾脏纤维化,其效果理想,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58例口服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组59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两组FPG、HbAlc均有明显下降,但在降低BP、HOMA-IR、Hs-CRP、UAER方面二甲双胍组优于阿卡波糖组.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可更有效地降低UA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