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采用hook-wire穿刺定位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患者,共41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pGGO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DSAInnova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总结hook-wire定位定位的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触诊12个病灶(29.3%)可触及并明确定位;3个病灶(7.3%)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病灶的大小、深浅、病理类型、所在部位以及穿刺定位过程的时间长短,与触诊的阳性率无显著关系,39个(95.1%)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比较准确性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5例(12.8%),血胸2例(5.2%),严重胸痛1例(2.6%)。结论对于小于直径2cm的肺部pGGO,胸腔镜手术有必要常规进行病灶的定位,其中采用Hook-wire对病灶进行穿刺定位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早期诊治的临床策略,明确肿瘤标志物、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联合Hookwire针穿刺定位技术及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32~87(59.74±2.04)岁。收集病史,术前行心肺、肝肾功能、痰细胞学和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联合检测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初步的良恶性诊断,并作手术风险评估。对孤立性肺结节直径小于1cm或肺内小结节预计术中无法准确定位者,术前半小时行常规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对肺结节较大预计术中可准确定位者,可直接行VATS肺结节及周围肺组织的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如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则行规范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如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特别是早期肺癌患者作长期的随访。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胸3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本组70例患者中有11例术前行肺穿刺获得病理诊断;59例患者中有12例肺结节偏中央型,术中穿刺活检,47例患者在VATS下行肺结节切除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腺癌19例,鳞癌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鳞癌2例,炎I生假瘤11例、肺结核球4例,肉芽肿5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胃癌肺转移1例。随访70例(100%),随访时间2~34个月,无死亡,1例右肺上叶腺癌患者术后18个月发生脑转移,目前在接受放疗中,其余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对孤立性肺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SPN)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患者的60枚SPN术前行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后行胸腔镜(VATS)肺楔形切除术.全组患者男19例,女37例;年龄35~81岁,平均(61.1±8.9)岁.结果 56例60枚SPN直径为(6.80±4.12) mm,距壁层胸膜(15.38±4.63) mm.CT引导下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10.76±8.17) min.定位后5例(8.9%)发生局部少量气胸,4例(7.1%)发生肺出血,均无需治疗.60枚肺小结节病灶均准确定位,VATS楔形切除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显示,肺泡细胞癌(BAC)33枚(55.0%),肺泡细胞癌伴腺癌(BAC+ AC) 11枚(18.3%),肺泡细胞不典型增生(AAH)7枚(ll.8%),炎性肉芽肿4枚(6.7%),错构瘤3枚(5.0%),结核性肉芽肿2枚(3.3%).结论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准确率高,对胸腔镜手术(VATS)楔形切除病灶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总结全胸腔镜手术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一组CT诊断怀疑为恶性的肺部孤立性结节病例(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Hookwire定位、胸腔镜手术的围术期资料,并对亚厘米结节的病理结果作一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结节借助Hookwire能明确定位,无严重并发症;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楔形切除术24例,肺段切除术4例,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10例。中转开胸2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浸润性癌15例,浸润前病变5例,转移瘤2例,良性病变16例。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为92.1%。结论〓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进行术前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诊治肺部微小结节2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5月~2005年6月对29例肺微小结节行VATS,术中明确结节所在位置、大小、性状以及与胸膜关系;对于肺实质内微小结节的探查全部依赖于手指的触诊定位,一般用食指即可,若定位有困难,可将切口适当延长至4cm左右,以2根手指协助定位。根据探查结果行结节所在肺组织的楔形切除,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为良性,则术毕;如为恶性,进一步行VATS辅助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食指触诊定位微小结节,无一例延长切口。恶性病变11例(11/29,37.9%),良性病变18例(18/29,62.1%)。8例(57.1%)术前拟诊为恶性病变及3例术前拟诊为良性病变最终确诊为恶性病变。11例具有分叶、毛刺及胸膜皱缩等“恶性”影像学表现中仅6例(54.5%)确诊为恶性病变。21例单发结节恶性7例;8例多发结节良性和恶性各4例。18例良性行VATS肺楔形切除;11例肺癌中6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术。结论肺部微小结节诊断困难;VATS手术诊治肺部微小结节,技术成熟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5例孤立性肺结节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8例,女87例,年龄25~81(59.57±4.62)岁。病灶最大直径为O.30~3.00(1.96±0.46)cm。其中11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组),取同期95例行常规开胸手术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常规开胸组)。通过术前CT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胸部CT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并对电视胸腔镜手术组与常规开胸组在切口总长度、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术期死亡。术前CT诊断为肺癌128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107例,良性结节21例,误诊率为16.41%(21/128);术前诊断为良性结节4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结节10例,漏诊率为20.41%(10/49)。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后止痛药物用量、术后疼痛指数、术后肩关节活动感觉障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常规开胸组。结论孤立性肺结节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绝对的优势,对良性结节消除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减少了定期复查的费用,又达到了诊断的目的;对恶性结节,在术中明确诊断,同时直接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40岁以上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cm)应用胸腔镜技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22例,其中17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行病灶切除术,3例肺转移癌中2例肺叶切除联合局部淋巴结清扫、1例病灶切除。20例良性病变(2例机化性纤维化结节、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肺炎性假瘤、7例肺错构瘤)仅行病灶切除。37例随访16~79个月,平均48个月,18例良性病变无复发;14例原发肺癌中,13例生存,1例术后38个月死亡。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掌握良好的手术指征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避免长期观察和等待。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肺小结节在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下(VATS)楔形切除术能完整地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病灶的术中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CT引导下的带钩钢丝(hookwire)术前定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资料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我们为100例计110枚SPN(既往或同期有恶性病变病史者37例),经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后行VATS楔形切除术,其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4.2±10.4)岁.单发结节90例,多发结节10例;病灶直径(11.44±4.17)mm,距壁层胸膜(11.49±7.18)mm.病灶分布在右上叶31枚,右中叶9枚,右下叶20枚,左上叶33枚,左下叶17枚.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疗肺部小结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小结节的价值。方法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53例40岁以上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cm)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39例,其中34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和3例肺转移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病灶切除术;14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肺良性病变,仅行病灶切除术。34例原发性肺癌中1例失访,余33例随访2~12个月,平均7个月,31例无瘤生存,2例术后6个月内复发,行肺叶切除术。2例双侧肺癌和3例肺转移癌均死亡,生存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14例良性病变随访3~12个月,平均7.5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小结节,创伤小,诊断准确,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早期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因病灶小、实质成份少、穿刺假阴性高等特点困扰着临床。如何精准定位及标记病灶,以助电视胸腔镜下切除病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综述近年来术前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的各种方法,并对以下各种方法的利弊进行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图象导航技术(IGS)在术中定位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体表标记,使用吸气末屏气技术行CT扫描。手术时将CT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建立两者三维坐标系的重叠,利用体表标记物进行注册,固定有万能适配器的穿刺针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穿刺到小结节注入亚甲蓝进行定位,并用胸腔镜切除肺部小结节。结果本组患者的所有结节均被准确定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在术中对肺部小结节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层螺旋CT和低剂量CT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一旦发现孤立性肺部结节,临床上很难立即将孤立性肺结节区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通过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及生长速度,结节恶性概率数学模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的诊断价值等分析,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同时总结孤立性肺结节的处理策略,根据结节直径是否大于8mm以及患者是否有高龄、吸烟和恶性肿瘤病史,分别采用不同的随访和治疗策略,并探讨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径≤1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治策略以及胸腔镜外科处理指征和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53例直径≤1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病理分类,并分析病变大小与病变性质的关系。 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手术,其中3例中转辅助小切口。楔形切除98例,解剖性肺段切除52例,肺叶切除103例。全组平均手术时间(93.0±29.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3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1.8)d;术后平均胸管留置时间(3.9±1.2)d;术后平均引流总量(394±254)ml。术后并发症46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病理结果良性79例,恶性174例;转移瘤34例,肺原发恶性肿瘤140例。 结论肺部小结节的诊断、随访和处理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临床决策主要应依据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肺部小结节的胸腔镜微创外科诊治一体化模式安全、有效,为肺部小结节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缝线定位法在肺部非浅表结节活检及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所行的胸腔镜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活检及肺段切除的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38~81 (54.0±11.6) 岁。术中以腔镜肺叶钳经副操作孔将目标肺叶向主操作孔牵拉,手指通过主操作孔对目标区域进行触诊,探及感知到结节后用2-0带针缝线于结节所投射的肺表面缝合一针作为目标结节切除的牵引线或标记线。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均于胸腔镜下取得病理学诊断,肿瘤直径0.6~2.2(1.6±0.4) cm,且肿瘤与正常肺组织切缘≥2 cm,切缘阴性。原发性肺癌31例(59.6%),其中毛玻璃样病变(GGO)占51.6% (16/31);转移瘤7例(13.5%);良性病变13例(25.0%)。本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4±2.7) d,主要术后并发症为:术后持续肺漏气>7 d和术后咯血。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 结论 本方法可使肺部非浅表小结节易于定位,应用条件也无特殊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2.0 cm)的价值。方法采用18~20G自动活检针对60例64个肺小结节(5个直径0.7~1.0 cm,59个直径1.1~2.0 cm)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对92.19%(59/64)结节取得足够量组织,经病理检查获得定性诊断,其中恶性结节占66.10%(39/59),良性病灶33.90%(20/59)。气胸发生率为32.81%(21/64),2例次(2/64,3.13%)须行闭式胸腔引流。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 cm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直径≤3cm)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有无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结节大小和影像学表现等因素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采用x^2检验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00)、吸烟指数(P=0.001)、结节大小(P=0.000)、影像学表现(P=0.000)与结节病变的良恶性均有明显的关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值=1.096)、结节大小(OR值=2.329)和结节的影像学表现(OR值=0.167)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显著相关。结论患者的年龄和结节大小可作为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对21例单发肺部小结节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直径7~21(10.3±8.0)mm,距离脏层胸膜深度5~23(10.2±4.3)mm。术前1日在CT引导下行"拖尾法"微弹簧圈术前定位,胸腔镜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送冰冻病理,如为恶性继续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1例肺小结节均成功经皮肺穿刺置入微弹簧圈。定位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3例,均无需处理。胸腔镜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3例,定位成功率85.7%(18/21)。21例均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原位癌5例,腺癌1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2例,炎性假瘤1例,肺内转移瘤1例。结论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用于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是一种简单、直观、有效、精确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Chen Z  Ni JL  Liu LY  Yan JJ  Huang L  Yan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28-1330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中右上腹隐痛不适者7例(46.7%),乏力1例(6.7%),低热1例(6.7%)。B超检查肝孤立性坏死结节显示为边界尚清、回声欠均的低回声结节。CT平扫呈相对肝实质的低密度病灶,增强后在动脉、门静脉期均无强化。磁共振成像检查T1W1上病变呈边界清楚的相对于肝实质的低信号,在T2WI上病灶为等或相对低信号。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病灶内为大片凝固性坏死,无组织细胞结构,周边有纤维组织包绕,其中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轻度异常3例,甲胎蛋白定量定性均为阴性。术前正确诊断4例(26.7%)。15例均行手术切除,经3个月~6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结合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肺小结节精准定位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的肺部小结节患者1例,术前检查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拟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前利用患者平卧位胸部CT对患者体表及靶病变进行三维重建,拟定辅助线,使用hookwire定位针对靶病变进行穿刺定位,利用术中CT进一步验证定位的准确性,进而对病变进行楔形切除。 结果病变定位准确,患者术后4 d顺利出院。 结论混合现实技术辅助下肺小结节精准定位切除病例1例,定位过程顺利,定位准确,有望开创胸外科肺小结节定位中新篇章,该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将为胸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和进步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法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66例,.平均年龄(57.62±12.13)岁。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组45例,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定位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肺结节定位失败率(4.44%vs.5.88%,P=0.633).手术时间[15(12,19)min vs.15(13,17)min,P=0.956].术中出血量[16(10,20)mL vs.15(10,19)mL,P=0.348].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2.2)d vs.2(2.2)d,P=0.841].切缘距离[2(2,2)cm vs.2(2.2)cm,P=0.272].TNM分期.(P=0.1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定位组出现2例气胸,2例血胸,4例脱钩;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组无穿刺定位相关并发症。结论基于三维重建定位肺结节准确。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