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36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应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胎心变化,尽早处理,降低胎儿在宫内窘迫的漏诊率,尤其是新生儿窒息,可以准确判断胎儿的宫内情况,提高新生儿预后和提高产科质量和人类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恰当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6月本院122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脐带绕颈组)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分娩的240例无脐带绕颈的产妇(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绕颈组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钳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绕颈的胎儿在产程中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加强产程观察和胎心监护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并应根据产程进展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而不能以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单一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连续胎儿监护在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37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护方式分为连续胎心监护组(实验组)和非连续胎心监护组(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胎心监护可及时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缺氧程度及动态变化,筛查胎儿窘迫,预测围出儿结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利于农村地区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使用胎儿中心电子监护系统在产时连续胎心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保健院分娩的孕周≥37周的5 660例孕妇(监测组)利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同时选择1999年3月至2001年12月在保健院分娩的孕周≥37周,未行中心电子监护系统产时连续胎心监护的4 210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产、新生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结果 监测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升高为244(4.31%),差异有显著性(χ2= 5.653,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轻度窒息96(1.70%), χ2=16.142,重度窒息24(0.42%), χ2=18.919,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王金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84-118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即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对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心监护的1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100例行选择性胎心监护的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作比较,观察其新生儿的结局。结果:采用连续胎心监护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选择性胎心监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增加,观察组正常新生儿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比较,采用连续胎心监护组的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阴道助产率及Ⅱ°或Ⅲ°羊水粪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心监护是有效的,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有利于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的189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使用传统监护方法分娩的178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占53.70%,对照组601例,占33.99%;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中心监护系统在产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实验组的1960例孕妇临产进行连续胎心监护,并与对照组的1820例孕妇未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的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评估指标两组相同。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胎儿中心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连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刘秀平  郭争平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62-1263
为提高产科临床质量,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我们探讨了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科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2004年开始对住院分娩孕妇产程中的电子胎心监护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胎心监护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03年系统胎心监护的产妇 500例与 2002年随机选取的单纯胎心听诊的产妇 5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进行系统胎心监护能够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但能够增加一定比例的剖宫产率。结论: 系统胎心监护可正确、及时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程度及动态变化, 有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尽早使胎儿脱离缺氧环境, 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但增加了剖宫产率, 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高诊断水平, 提高胎心监护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俏  陈术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80-1782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6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对照组(80例),研究组中高危孕妇58例、非高危孕妇22例,对照组中高危孕妇62例、非高危孕妇18例,研究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结合胎动计数进行监护,对照组同期进行常规产检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无负荷试验监测,分别统计两组无负荷试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预后和生产情况。结果:研究组NST异常检出率58.5%,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研究组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NS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5%和50.6%,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发生率分别为7.5%和6.3%,低于对照组的17.5%和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NST异常者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4.6%,研究组NST正常者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胎儿监护应用于高危妊娠,可减少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降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1至2012年2000例孕妇分别应用新旧诊断标准后其妊娠结局改变情况。结果①妊娠期糖尿病( GDM)检出率由旧标准6.60%升高到新标准15.50%;②新标准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旧标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75、4.546、6.650、7.992、15.442、16.563、16.733,均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57、2.168、2.582,均P>0.05);③观察组和正常组分别与研究组比较,母体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和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GDM诊断标准应用后增加了GDM检出率,使更多的GDM孕妇被及时诊断并给予临床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对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52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83例,重度组69例;随机抽取80例同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ICP组与对照组围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者比较,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产妇(P0.05)。结论轻度ICP患者可适当延长孕周,待产程发作后严密监测下经阴道试产,重度ICP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疾病( 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5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孕妇25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就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256例观察组产妇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分别占49.61%、28.13%、22.27%。观察组产妇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3.20、88.44、6.07、8.15、9.31、33.12、4.03、12.60,均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出现窘迫、新生儿发生窒息、围产儿死亡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03、49.37、13.63、55.06、20.89、66.25,7.25,19.52,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疾病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影响,而且程度越重,对妊娠结局影响越大。大力普及孕期保健知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控制病情,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4.
赵广蕊 《中国卫生产业》2014,(14):35+37-35,3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非宫内窘迫因素而是因疤痕子宫或胎位异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病例170例,麻醉方式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麻醉记录单中的血压情况进行分组,术中出现低血压组85例为A组。术中未出现低血压者85例为B组,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窒息率。结果 A组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6.5%,B组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发生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母体出现血压降低,会造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GIGT分为治疗组与不治疗组,治疗组进行饮食控制,对两组病例母婴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羊水过多、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对糖耐量受损的孕妇进行饮食控制可降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手术产率、围产儿病率,对GIGI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行剖宫产的孕妇960例,选取其中6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设为观察组,选取其中60例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脐动脉血血气异常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脐动脉血血气异常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1.7%(25/60)、16.7%(10/60)与33.3%(2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60)、3.3%(2/60)与8.3%(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总评分以及神经行为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孕妇剖宫产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因此临床上需做好预防与治疗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以剖宫产分娩结束妊娠的 ICP孕妇 72例 ,观察其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与同期行剖宫产分娩的 70例正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CP组羊水胎粪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率分别为 3 0 .56%、 2 3 .61%、 16.67%、 5.56%、 16.67%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0 .0 1)。结论 :ICP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优越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l4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以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20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U分别为-10.97、-2.95、-2.78、-4.22,均P〈0.05),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U分别为-31.37、-11.55,均P〈0,05),产妇满意度也有所提高(U=9.57,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是一项非常适宜的产科技术,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密切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38周以后利用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降低过期妊娠发生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妊娠周数≥38周,<42周的孕妇346例分为对照组(常规产检组)170例和观察组(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1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过期妊娠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过期妊娠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38周以后利用乳头刺激联合心理辅导降低过期妊娠以及其相关的并发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孕妇晚期妊娠脐动脉S/D测定值与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胎儿预后、剖宫产诸率的关联性,并运用于临床诊疗。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分娩的3 610例于妊娠晚期至临产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定脐动脉血流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S/D值)的临床资料,按S/D〈2.5、2.5≤S/D〈3.0、S/D≥3.0分组,分析不同S/D值与妊娠晚期并发症、合并症、胎儿预后、剖宫产的关系,应用χ2检验。结果 在S/D〈2.5组中,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共841例(24.37%)、胎儿宫内窘迫465例(13.47%)、新生儿轻度窒息86例(2.49%)、重度窒息19例(0.55%)、围产儿死亡10例(0.29%)、剖宫产1 073例(31.09%);在2.5≤S/D〈3.0组中,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共68例(55.28%)、胎儿宫内窘迫32例(26.02%)、新生儿轻度窒息11例(8.94%)、重度窒息3例(2.44%)、围产儿死亡3例(2.44%)、剖宫产57例(46.34%);在S/D≥3.0组中,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共34例(94.44%)、胎儿宫内窘迫15例(41.67%)、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19.44%)、重度窒息3例(8.33%)、围产儿死亡2例(5.56%)、剖宫产24例(66.6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临产前特别是高危妊娠应重视脐动脉S/D值的测定,对分娩时改善胎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