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前,已有许多药物对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聚焦超声联合微泡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开放血脑屏障技术,能有效递送药物进入大脑,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分子结构与转运功能,阐述了影响药物入脑递送的主要因素和相关的解决方法,分析了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的安全性和主要机制,讨论了超声介导药物递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对于血脑屏障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随着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聚焦超声联合微泡诱导血脑屏障开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使该技术从临床前到临床应用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主要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和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开放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1. 血脑屏障的结构及功能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一道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可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同时阻碍了药物治疗颅内疾病。如何安全、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成为研究重点。聚焦超声联合微泡技术开放血脑屏障可能是基于超声的空化效应和声辐射力作用,其开放程度可在MRI的监控下准确评估,且微泡作为载体可运载辅助药物治疗颅内疾病,已在大量动物实验中获得初步成效。该技术具有靶向、无辐射和无毒性、不损害大脑组织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的临床治疗包括急救处理、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常规的药物治疗存在难以穿越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不能靶向受损的神经组织的问题。纳米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控释放特性和靶向脊髓组织的能力,可以克服常规给药方式的不足,通过精细化设计组装和外表修饰赋予纳米递送系统出众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在SCI中纳米粒子用于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在SCI药物递送系统中的靶向策略及具有运用前景的纳米粒子及其各自特性与局限性,以及将纳米递送技术应用于临床SCI修复领域所需克服的努力与障碍。  相似文献   

5.
血脑屏障(BBB)阻碍多数治疗药物进入脑组织,导致临床诊治脑部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困难。借助微泡造影剂,聚焦超声可以无创、重复开放BBB。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开展了聚焦超声治疗脑部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就聚焦超声在脑部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超声分子显像与治疗及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分子成像成为当前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超声分子探针的设计是分子成像研究的重点和先决条件。靶向超声微泡(球)造影剂在超声分子显像及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多学科的融合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超声分子成像设备、超声微泡(球)触发装置、超声分子成像监控与超声分子探针有机结合的"低功率超声分子显像与治疗系统",有望实现超声分子显像及精细、适形、高效的药物体内定位递送、定量控释和疗效评价一体化,为疾病的超声分子显像诊断与治疗提供创新的、适合多学科使用的新技术和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7.
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式治疗方法。在特定参数下,聚焦超声可经颅骨对颅内组织进行热消融,也可联合微泡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提高药物疗效以治疗脑部疾病。目前,聚焦超声在治疗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精神病、脑肿瘤、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脑部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本文就聚焦超声热消融及开放血脑屏障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分子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的成像方式,能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显示生物过程。纳米技术的最新进展扩展了超声和磁共振的分子成像研究。本文重点就液态氟碳纳米粒在超声和磁共振分子成像及靶向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术中麻醉根据麻醉药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剂型经皮递送局麻药作用时间较短,且脂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体表透皮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新型体表镇痛局麻药递送系统可将涂抹于皮肤的药物递送至真皮层以阻滞神经末梢痛觉传入,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提高了药物递送效率。此外,透皮给药相较于注射给药可显著增加给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局麻药透皮吸收促进方法以及目前已上市的透皮局麻药物,并结合研究进展对局部麻醉透皮技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0.
MRI监控聚焦超声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其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尤其在脑部肿瘤治疗和开放血脑屏障方面具有靶向、无创等优势,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模式。本文就MRI监控聚焦超声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纳米给药系统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方法。然而,目前其药物输送效率仍难以满足靶向治疗的需要。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的物理靶向方法,可以增强组织渗透性和细胞膜通透性,进而提高纳米给药系统的药物递送效率。本文就UTMD介导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超声造影中超声强度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指数的诊断性超声在超声造影中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以了解脑超声造影检查中超声强度的安全应用范围。方法50只清洁级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剂量为1ml/kg的“脂氟显”超声造影剂,辅以不同机械指数的超声进行辐照,观察超声照射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MI等于0.4时,血脑屏障通透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当MI≥0.8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且随着超声能量的进一步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结论高机械指数的体表超声在超声造影中可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但应用适当强度的超声在进行大脑超声造影时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经颅开放血脑屏障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经颅靶向开放血脑屏障及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经静脉注射微泡后,用频率为43kHz、强度为2W/cm2,持续超声波辐射大鼠头部5min;②采用荧光显微镜伊文氏蓝(EB)、电镜镧示踪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经颅超声波与微泡联合能短暂地促进伊文氏蓝和镧离子通过多种形式跨越血脑屏障。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泡能可逆的、靶向的、局部的开放血脑屏障,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进入脑实质内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治疗技术, 在通过靶向热消融及开放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目前已被应用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颅内肿瘤、阿尔兹海默病、强迫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中。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因其精准、无电离辐射、实时监测靶点温度等优势可能成为诸多疾病的潜在替代疗法, 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目前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nervoussystemleukemia,CNS—L)是一种缓解率低而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白血病致命合并症。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阻碍了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寻求一种新的给药系统使药物能够高效通过血脑屏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检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中英文文献发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已有一种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案即超声微泡载阿糖胞苷(Ara—C),其通过空化效应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增加细胞间隙而提高阿糖胞苷通过血脑屏障的效率进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现状及超声微泡载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基因治疗正逐渐成为肝细胞癌(HCC)、尤其晚期HCC的治疗方案。足够剂量的特定微RNA(miRNA)可抑制HCC细胞生长,超声微泡介导基因和药物递送治疗策略可促使miRNA于肿瘤区域靶向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对超声微泡介导miRNA治疗HC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杀死癌细胞的主要途径。监测细胞凋亡情况可以评价药物疗效,评估肿瘤对临床治疗的早期反应。细胞凋亡超声成像对临床了解肿瘤发展变化、指导个体化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声成像在细胞凋亡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在早期评估肿瘤治疗反应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超声可作为能量的载体,通过组织媒介进行传播。超声治疗是一种安全、经济且发展迅速的治疗方法,磁共振或超声引导的HIFU一直被用于实体瘤的消融。此外,超声技术在心脏起搏和止血过程中有很大潜力,而低能量超声可以介导药物或基因的传递以及溶栓治疗。本文将超声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在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探索,超声造影在胃肠、肝脏、心脏、甲状腺、乳腺、儿科、腹腔瘘管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为临床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从超声造影在人体不同器官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其创新性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中药透入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应用西医抗结核药物、中药敷贴的同时,进行超声电导中药透入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和中药敷贴患处。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电导中药透入治疗颈淋巴结结核,既能弥补内治的不足,又无创伤,不良反应少,能提高疗效,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