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据     
《中国医院院长》2012,(17):17-17
7月狂犬病发病数与死亡数双增 8月7日,卫生部发布的2012年7月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当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与报告死亡数较上月双双减少,但狂犬病报告发病数与报告死亡数却双双增加,分别达到了145例和134例,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朝阳区2004-2007年猩红热网络直报病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我区2004--2007年猩红热网络直报病例分布情况分析,了解猩红热在我区发病情况,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对2004--2007年报告病例三间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发病情况比较。结果2004年全年报告5例,男3例。女2例,病例分布在7~30岁;2005年报告10例,男7例,女3例,病例分布4~10岁;2006年报告20例,男11例,女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4—9岁;2007年报告75例,男50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2:1,病例主要集中在2~15岁,占发病总数的97.33%,其中在5~7岁、8—10岁出现两个发病高峰,以5-7岁组人群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57.33%。结论2007年我区报告猩红热发病水平明显高于2004、2005、2006年同期发病水平;报告猩红热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及托幼儿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超历年发病水平,但属于流行常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12—2021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疫情特征,为今后的戊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福建省戊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间,福建省共报告戊肝病例8 877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58.14,P<0.001),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1.32/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29/10万。冬春季为发病高峰,3—4月份报告发病数较多(2 146例,占24.17%),9月份平均报告病例最少(571例,占6.43%);地市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77.75,P<0.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平潭综合实验区最高,为6.03/10万,漳州市最低,为0.94/10万。男性病例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04∶1;发病以中老年为主,40~<65岁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的57.44%(5 099/8 877)。报告发病最多的为50~<55岁年龄组,<50岁报告发病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50岁报告发病数随着...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因此癌症控制是全球的卫生战略重点。我国自60年代开始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工作,几十年来,尽管肿瘤防治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的肿瘤发病登记工作还十分薄弱。大庆市为了能摸清本市的癌症发病情况,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自2002年开始癌症的发病登记报告工作。经过4年的努力,积累了大量数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5年第1季度(2005年1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756689例,报告死亡总数为1475人,本季度除鼠疫,脊髓灰质炎、白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375415例,报告死亡总数为571人.本月除鼠疫、霍乱、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报告外,其余21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普洱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普洱县1988—2005年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普洱县1988—2005年共报告传染病15种,报告发病452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136.28/10万,年均死亡率0.18/10万。报告发病最高年份是2005年423例。占总发病数的9.34%。最低的年份2000年155例.占总发病数的3.42%。地区分布:病例集中在县城附近人口较密集的宁洱镇,共报告发病1803例。占总发病数的39.82%。时间分布:以夏秋季为主,即5-9月份发病较高。年龄分布:10-岁组和25~岁组发病较高.分别占总发病的28.40%和30.04%.男性高于女性,但无明显的周期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工人为主。结论:普洱县18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传染病流行特征已发生改变,发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必须改善和加强防控对策,重点抓好计划免疫相关疾病、性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厚街镇共报告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303例。报告病例数较2002年增加22.5%,年报告发病率为635.18/10万,流动人口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首位,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居第三;发病顺位居前6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淋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但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中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传染病病种相同但发病顺位有所不同,流动人口肺结核、淋病、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等病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地人口。结论应将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麻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列为防制重点,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22例桐油中毒的急救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2例桐油中毒的急救报告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刘佑琴,魏嘉平1993年11月,某施工工地食堂使用桐油炒菜和煎炸食物,致使22人集体中毒,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食入用桐油制作的食物后,30min~3h内相继发病,其中30min内发病11例,1h内发病4...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卫生部于11月10日公布了2005年10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5年10月,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04172例,死亡686人,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居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梅毒,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9月25日通报了近期狂犬病的相关预防控制情况。2006年1-8月全国共21个省区有狂犬病发病报告,共报告病例1874例,其中1735例已死亡。与2005年同期相比,发病数增加29.2%。发病数较多的省区有贵州、广西、湖南、广东、湖北等。  相似文献   

12.
自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麻疹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2005年全区麻疹报告发病系统共上报37例。为了了解新兴区麻疹流行特征,进一步探讨发病流行因素,为加快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5年流行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年长儿白塞病1例报告二院儿内科张弛,邹滨英哈尔滨市第七医院陈建新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男女发病比为3:4,发病年龄16岁~40岁,儿童极少发病。我科最近收治1例,报告如下。王某,女,12岁。1993年3月24日入院。门诊诊断白塞病。该患儿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梅毒流行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2001年全区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3年报告1例,占当年性病发病的0.075%,2001年报告病例474例,占当年性病发病的9.9%。1999年报告出现晚期梅毒及胎传梅毒。结论:1993~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梅毒发病呈整体上升趋势,必须尽快采取防治措施,控制梅毒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部各单位上报疫情数据资料统计,1994年1月~2004年12月各单位报告各类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病例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04年较1994年下降70.64%。2003年报告传染病疫情最低,较1994年下降84.83%。在所有报告传染病中,位居前3位的病症是细菌性茵痢、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这3种疾病报告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83.64%。位居4~10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伤寒副伤寒、猩红热、血吸虫病、急性结膜炎。前10种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7.47%。  相似文献   

16.
色素荨麻疹是一种较罕见的皮肤病,成人发病已有报告,发生于新生儿少见报告。作在武汉市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进修期间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卫生部9月11日公布了2006年8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8月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缔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淋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47%;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9.85%。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兴山县1976-2000年疟疾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指数曲线和圆形分布理论对25年来的疟疾发病趋势进行曲线拟合,对发病的高峰日及95%发病高峰期进行了估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西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2008—2012年广西阿米巴痢疾疫情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广西累计报告阿米巴痢疾病例1002例,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占总发病数的64.27%,发病的散居儿童占与总发病数的60.28%,6—10月为发病高发期。广西西南边陲的防城港报告病例最多,占39.42%。结论阿米巴痢疾防治应重点做好幼儿监护人的卫生宣教,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7年福建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5~2007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7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60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5%,5~9岁组发病数最高,计7042例,占发病总数的39.85%。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的70.45%,暴发总病例数的55.45%。暴发地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所有暴发均发生在中小学。结论腮腺炎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把腮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能有效控制流腮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