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护理教育者在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方面有所启示,为培养和提高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实习生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新疆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8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70.79±8.91)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和对实习环境的评价、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结论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仍需在临床教学中提高,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培养策略,为今后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淑  史岩  陈勤  别文倩  王瑞琦 《全科护理》2020,18(11):1291-1295
[目的]调查护理研究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专业承诺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评价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87名护理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6.96±15.00)分,专业承诺总分为(89.28±18.59)分,二者呈正相关(r=0.408,P<0.01)。[结论]护理研究生人文关怀品质整体水平较好,专业承诺整体较高。护理教育者应更注重人文关怀理念及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研究生的专业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对某中医院校217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关怀能力总分为(175.54±15.43)分,低于国外水平.影响学生对患者实施关怀行为的因素包括患者态度(42.40%)、护理工作量(24.88%)、工作环境(12.44%)等.学生获得关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讲座(94.47%)、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87.56%)、书籍和杂志(87.10%)、网络资源(85.25%)、电视或电影(82.95%).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偏低,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的关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问卷"对83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81.74±13.28)分,得分率78%;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得分(2.93±0.46)分,得分率75%;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20,P=0.000).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模范是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重视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为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创造良好的软性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教育环境对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和自设的教育环境问卷,对316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得分为(179.38±20.88)分,低于国外常模(P<0.05)。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寝室氛围、同辈关系、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关怀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偏低,建议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针对其影响因素,改进临床教学方法,改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菲儿  金晓锋 《全科护理》2021,19(27):3845-3847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206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81.32±20.37)分;职业成熟度量表总分为(111.88±13.01)分.职业成熟度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和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低水平,护理教育者应重视两者重要性和相关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护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2所院校本科护生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吕桂云修订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杭州市2所本科院校的60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总分为(80.80±15.47)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专业努力意愿(28.17±8.10)分,专业生涯留驻意愿(31.01±6.84)分,专业价值认同(21.63±4.51)分;本科护生不同入学志愿、本科层次、人文关怀能力3个因子进入专业承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共解释了总变异的31.6%。结论杭州2所院校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总体呈中上水平,入学志愿、本科层次、人文关怀能力是影响本科护生专业承诺的重要因素。提示可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护生开展护理教育以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人文关怀能力与课堂氛围的相关性,为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两所高校49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和课堂氛围的抽样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为(3.68±0.2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校课堂氛围的总均分为(3.42±0.57)分,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913。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课堂氛围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高校教师应继续改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方法。方法 便利选取某高校护理学院大学二年级12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认知-体验-反思的人文关怀能力训练,为期8周,训练前后使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122名学生进行测评,并分析学生的反思汇报资料。结果 训练前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总分为(182.75±15.59)分;训练后总分(191.67±1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3,P<0.001);但训练前后勇气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8,P=0.055)。反思结果凝练出6个主题:理解了弱势群体;认识到关怀的意义;坚定了践行关怀的信念;学会了怎样去关怀;理解了护理中的关怀;具有了自我关怀的意识。结论 通过认知-体验-反思训练,护理本科生深刻理解了人文关怀的内涵,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坚定了践行人文关怀的信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护理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对192名护理高职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高职护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为(80.23±9.60)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2.16±5.46)分,其中家庭支持为(23.33±5.45)分、朋友支持为(20.24±3.47)分、其他支持为(17.45±3.23)分。高职护生专业认同感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都呈正相关。结论 :高职护生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其专业认同具有相关性。高职护理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家庭和朋友支持的能力,不断增强两者对专业积极性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弋冰  许乐  姜小鹰 《护理研究》2008,22(3):673-675
[目的]了解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分析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外部因素。[方法]以7所护理院校73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护生、城市与农村护生、班干部与非班干部护生以及对外界关怀程度感受不同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护生、不同教育层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院校应针对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加强专业价值观教育、通识教育、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以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Nkongho关怀能力量表,对421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学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低于国际护理关怀能力评分标准(P<0.001).女生的关怀能力高于男生(P<0.001),低年级学生的关怀能力高于高年级学生(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整体关怀能力偏低.护理院系应建立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机制,进一步改善护理人文课程教学,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到护理专业课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依  蒋晓莲 《山西护理杂志》2012,(12):3185-3188
[目的]探讨实习中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同理心水平,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为改进临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HCANU)、Jefferson同理心量表一中文版(JSE—CV)对98名实习中期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中期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同理心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得分分别为(70.17±8.04)分和(105.86±13.41)分;其中,同理心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人道及利他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情感交流4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且表现出较强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提高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改善实习环境、培养职业价值感等可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为建立人文关怀能力的临床培养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课题运用“病例为引导(CB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护生同理心,更好地引导和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行为。方法:2011年6-7月在我院见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S的教学法的人文护理见习,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LBL)的人文护理见习。两组见习的时间均为2周。结果:护理见习后,实验组在CBI量表评分、患者反馈评价、带教老师反馈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S联合PBL教学法的临床带教下的护生人文护理见习,进一步凸显了护理人员作为和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群体的带教优势,有效促进了护生同理心的构建及人文关怀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格教学法在提高《医护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1级涉外护理专业《医护英语》教学中采用微格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微格教学法后,教师的10大教学技能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可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某校21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平均得分为(72.28±10.97)分,其中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得分较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帮助解决困难,提供良好环境维度得分较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与老师的关系、人文关怀能力自我评价、对护理专业的态度(R2=0.297,F=17.266,P<0.001)。 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者应重视护理本科生的关怀教育,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具有更好关怀能力、更能适应临床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