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建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SAH+尼莫地平组静脉内应用尼莫地平。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电镜结果。结果SAH+尼莫地平组随着尼莫地平的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好转、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透射电镜见基底动脉病理改变较SAH组减轻。结论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A)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大鼠.以上各组分别于第1次手术后7 d灌注处死,取基底动脉行HE染色,测量其内径周长和管壁厚度;TUNEL法检测BA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假手术组、S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基底动脉的内径周长和管壁厚比较,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比较,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诱导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早期应用对SAH后引发的CVS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用药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d评价临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维脑颅通注射液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0.01),且前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且银杏达莫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维脑颅通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较用药前也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龙琥醒脑颗粒对脑循环及颅内微环境的影响,对其调节脑痉挛血管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龙琥醒脑颗粒组(SAH+LH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对照组(SAH+Nimo组),每组20只。每组各选取10只分别进行微循环监测和微透析。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对基底动脉血管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检测脑循环血流;运用微透析法持续提取脑脊液,在线检验乳酸(Lac)、丙酮酸(Pyru)含量。结果SAH+LH组、SAH+Nimo组与SAH组在7d和14d时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均较对照组厚(P<0.01),SAH+LH组与SAH+Nimo组较SAH组同期变薄;SAH组基底动脉血管腔横截面积较空白对照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较SAH+Nimo组、SAH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脑血流量在14d时增加,但仍低于正常脑血流量。SAH+LH组脑脊液中Lac含量较SAH组在7d、14d时均较少(P<0.05);7d时SAH+LH组脑脊液中Pyru含量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d时则增多(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可以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其可能机制涉及通过改变脑循环及脑内微环境来达到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腰椎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 97例tSAH患者于伤后4 d,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及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脑血管痉挛,并行腰椎穿刺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0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患者头痛程度及呕吐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尼莫地平、腰椎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银杏总黄酮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ERK)/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组、3,4,5,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DMU-212,ERK激活剂,18 mg/kg)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DMU-212(18 mg/kg)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用药组兔建立SAH模型。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神经功能并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脑基底动脉痉挛情况,比较各组管壁厚度及管腔横截面积;测定各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脑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ERK/NF-κB通路相关蛋白p-ERK/ERK、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损伤,基底动脉表现出严重的痉挛现象,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患者,于2018年1月—2019年9月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与对照组(银杏达莫治疗),每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6.96%)高于对照组(84.84%)(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CVS)是造成脑缺血及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的原因,高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HVHD)被认为能有效地减轻这种神经功能的缺失。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监测多种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参数来评价HVHD治疗SAH后CVS病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干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Wistar大鼠SAH模型.应用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和RT-PCR方法分别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谷氨酸受体在脑干的变化.结果 ①超声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枕大池注血大鼠第1天基底动脉血流加快,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血流速度下降,第21天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大鼠出现了脑血管痉挛(CVS).②RT-PCR结果显示SAH模型组术后第1、7天脑干组织中 mGluR-4 和 mGluR6 mRNA的表达率均比对照组下降,第14、21天差别不显著.结论 大鼠SAH的急性期出现了CVS,mGluR-4 和 mGluR6 可能参与了大鼠SAH急性期CV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7.7%,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分别为38.8%和61.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4)对大鼠脑动脉肌源性紧张度的作用。方法 60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性别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H组(30只)和假手术组(3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向大鼠鞍上池注射自体鼠尾动脉血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向SAH组注射0.2 ml自体动脉血,向假手术组注射0.2 ml等渗盐水。SAH模型建立5 d后,分离大鼠脑动脉,采用加压肌动扫描技术观察脑动脉管径并计算肌源性紧张度。对每个实验组脑动脉均采用时间贯序法观察其位于人工脑脊液(a CSF)、含0.03 mmol/L TRPM4特异性阻滞剂9-菲酚(9-phenanthrol,9-Phe)的a CSF和含0.1 mmol/L地尔硫卓的无钙a CSF中的动脉管径,并依此计算肌源性紧张度。结果 SAH后,脑动脉位于a CSF中时,SAH组脑动脉管径较假手术组显著缩小[(45.9±6.6)μm比(74.9±5.1)μm,t=5.08,P 0.05],脑动脉肌源性紧张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58.7±2.4)%比(41.2±3.4)%; t=2.77,P 0.05]。a CSF中加入9-Phe后,SAH组及假手术组脑动脉管径较加入前舒张明显[分别为(98.4±6.1)、(95.1±5.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SAH组肌源性紧张度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2.4±4.4)%比(15.3±3.2)%;t=2.83,P 0.05]。结论 SAH后,TRPM4介导大鼠脑动脉肌源性紧张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银杏达莫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于病程的第1、3、5天给予巴曲酶10 BU、5 BU、5 BU+生理盐水,应用神经功能检测量表及实验室指标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对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组织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尼莫地平(ND)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单纯SAH组和ND处理组大鼠观察手术前后基底动脉管径,并检验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SEP极脑组织ET-1含量的动脉变化。结果:SAH组大鼠在诱导SAH后rCBF立即降低,并持续24h,同时有基底动脉痉挛;SAH后1h开始至24hSEP潜伏期逐渐延长,脑组织ET-1含量显著增加。ND使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结论:SAH后CVS可通过脑血流的降低、脑组织ET-1增加而导致SEP潜伏期延长,ND对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小RNA-103(miR-103-3p)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表达情况以及对SAH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2只,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后2组采用血管内刺破法制造大鼠SAH模型前分别注射miR-103-3p空白对照和抑制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各组miR-103-3p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窝蛋白1(Cav-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改良Garcia评分及平衡木实验评估各组SAH术后24h及7d神经功能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miR-103-3p在SAH后24h表达上调3.61倍,Cav-1表达下调46%。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iR-103-3p在SAH术后24h表达下调63%,Cav-1表达上调2.47倍。实验组大鼠SAH术后24h[(11.9±2.6)分vs(9.2±3.2)分]及7d[(12.4±2.6)分vs(9.5±2.4)分]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103-3p在SAH术后24h表达明显升高,抑制miR-103-3p可通过增加Cav-1的表达,从而有效改善大鼠SAH术后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 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J组腹腔注射1 mg/kg JNJ16259685(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后72 h,采用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钙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采用Graph Pad 7. 0软件对3组间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安慰剂组的Garcia评分[(11. 0±0. 4)分]降低,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 5±0. 1)%、(80. 3±0. 2)%]、伊文思蓝溢出量(2.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2. 5±0. 3)、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00±30)个/mm~2、(20±2)个/mm]均增加(均P 0. 05);而SAH+JNJ组Garcia评分[(13. 0±0. 5)分]显著高于SAH+安慰剂组,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79. 8±0. 2)%、(79. 3±0. 1)%]、伊文思蓝溢出量(1.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1. 7±0. 1)、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10)个/mm~2、(12±2)个/mm]均较SAH+安慰剂组减少(均P 0. 05)。结论 SAH后,JNJ16259685减轻脑水肿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增加,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药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病人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2周~4周,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临床表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电图ST-T改变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助于缺血心肌供血的恢复,对缺血心肌的低灌注状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的行为能力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药物(Fasudil)组,每组各8只。颈内动脉刺破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各组干预后72 h穿梭箱实验测试大鼠行为能力,麻醉处死,海马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量。结果对比sham组,SAH组逃避反应时间(ERT)延长,主动回避反应率(AARR)降低,海马区HE染色正常神经细胞较少,TUNEL染色表达细胞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SAH组,Fasudil组ERT缩短,AARR升高,海马区HE染色正常神经细胞较多,TUNEL染色表达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后大鼠行为能力较差,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法舒地尔可减轻早期脑损伤,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大鼠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脉性和静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电流与动静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Oxy Hb)浓度以及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取36只清洁级大鼠,在立体定向仪辅助下,采用鞍上池内注射自体动脉血或静脉血制作大鼠SAH模型。分为动脉性SAH(14只)、静脉性SAH组(13只)和假手术组(9只),并测定动脉血和静脉血Oxy Hb浓度。SAH模型建立后3 d,用膜片钳检测大鼠脑静息电位和VDCCs电流,用荧光微球法定量分析脑血流量(CBF)。结果 (1)动脉性SAH大鼠Oxy Hb水平明显高于静脉性SAH,分别为(127±4)、(54±6)g/L,假手术组为(50±5)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动脉性SAH组VDCCs最大电流明显高于静脉性SAH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为(3.22±0.31)、(2.19±0.27)、(2.18±0.29)p A(P0.01)。动脉性SAH组VDCCs电流由L-和R-型构成,而静脉性SAH组电流仅由L-VDCCs构成。(3)动脉性SAH组脑血流量明显低于静脉性SAH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为(0.83±0.14)、(1.28±0.28)、(1.35±0.19)ml/(g·min)(P0.01)。结论动脉性SAH对脑动脉平滑肌细胞VDCCs表达和功能的改变作用大于静脉性SAH,该差异可能与动静脉血中Oxy Hb等血管痉挛因子的浓度和成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4.51土1.6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起效时间(7.52±1.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D复查缺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良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特异性RNA干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破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8只,SAH组12只,阴性对照病毒组(LV-Control组)12只,NLRP3慢病毒干扰组(LV-shNLRP3组)12只;后3组均行血管内刺破法SAH造模。SAH后24h行Western blot、ABC/DAB染色、改良Garcia评分及平衡木实验,观察SAH造模24h后,4组大鼠NLRP3蛋白表达、血脑屏障结构成分表达、血脑屏障渗漏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NLRP3在Sham组呈现低水平表达,SAH组及LV-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LV-shNLRP3组显著减少(P0.05)。SAH组及LV-Control组血脑屏障完整性标记物(ZO-1、occludin、V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LVshNLRP3组显著升高(P0.05),且IgG渗出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抑制NLRP3,能减轻大鼠SAH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