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素芳 《成都医药》2004,30(2):118-119
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为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等目的,常采用联合用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广义地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配伍禁忌),以及在体内由变化造成的药理作用与效应的改变。近年来对于药物与食物、烟、酒和饮料、临床检验试剂以及与中草药中的植物药成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列入了药物相互作用讨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为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等目的,常采用联合用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广义地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配伍禁忌),以及在体内由变化造成的药理作用与效应的改变.近年来对于药物与食物、烟、酒和饮料、临床检验试剂以及与中草药中的植物药成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列入了药物相互作用讨论的范畴.专业地讲,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体内药物间所产生的药物动力学(简称药动学,pharmacokinetica)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pharmacodnamics)的改变,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药理作用出现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其结果往往会干扰医师所计划的治疗目的的实现,必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80-2381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临床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就某些药物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联合用药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同时所产生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影响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相关的酶、转运体等,以改变药物的药代属性(生物利用度、分布特性等),调节体内动态药效物质组的构成,改变药物的药效(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毒副作用等),从而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产生影响。从联合用药对药物吸收与代谢的影响这两方面来阐述联合用药的研究近况,为联合用药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同时或相隔一段时间给予同一个病人,联合用药普遍存在,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会随之增高。据报告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因此如何联合用药,重视联合用药问的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仅就药物间相互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实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是临床极为广泛采用的方法。应用得当,可提高疗效,减轻或防止毒副作用;反之则使药效降低、毒性增加。因此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联合用药的品种愈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愈复杂,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随之升高。应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药物在体外,以及在吸收部位或在体内的分布、转化、直至排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相互作用。一、发生在体外因酸碱度、溶剂性质的改变,引起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沉淀、结晶、分解等现象。如:安定注射液十654-2注射液定定注射液为有机溶…  相似文献   

7.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体外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焕德  李坤艳 《中南药学》2005,3(3):179-181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在代谢环节产生干扰作用,使疗效增强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减弱甚至治疗失败。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中最常见的原因是CYP 450s的诱导和抑制。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安全和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简单介绍了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原则,重点介绍这5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其它非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旨在引起临床关注联合治疗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用药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林萍 《首都医药》2000,7(12):26-27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 ,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可出现一些特异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从目前水平来看,多数情况下只能探讨两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超过两种以上的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故在此主要探讨两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临床上常将一些药物合并,因此除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外,还可能发生理化配伍变化.现将常用的处方药中易发生的配伍反应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14例患者应用药物引发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此较明确是由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所致者2例,明显的不合理用药所致者1例,大多数病人考虑为联合用药造成的心脏副作用相加,某些患者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机理尚难明了,提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注意:1)全面了解病人情况;(2)对某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应提高警惕;(3)合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raction)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影响,由于其间或与人体间的作用,改变了一种药物原有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改变药物的效应和毒性。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相的,一种结果对患者是有裨益的,使药理作用协同、疗效增强、毒性降低或不良反应减少;但另一种是有危害的,使药理作用拮抗、疗效降低、毒性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加,有时会带来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这是临床所不期望的,必须注意规避和警惕。鉴于临床研究的方法、设计、观察终点的不同,对不同药物相互作用也会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结论,例如质子泵抑制剂+氯吡格雷的联合。因此,必须重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探索在临床上的真正、实际意义,批判性地看待体外研究结果,仔细权衡,"两利相亲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此外,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以及患者基因的变异、肝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均是导致个体对药品反应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庭赞 《江苏医药》1997,23(6):405-406
脂质体(LIposome)是由类脂质组成的一种封闭小囊,常用的有MLV(multilamellarvescile)、SUMV(smallunilamellarvescile)和REV(reverseevaporation)三种。其生化作用主要由其所携载的物质如抗原或药物等所决定,但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如静电荷量、构成、类脂质膜的层数、膜的流动性、小囊的直径以及和抗原或药物的结合方式等,在其功能发挥中也起重要的作用。还因其在体内代谢的特殊性,脂质体常被用来作为抗原或药物等的载体,或进行表面结合或深层包理,故能有效地改变抗原或药物等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使功效提高。近年来,脂…  相似文献   

13.
"Cocktail"探针药物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cktail”(鸡尾酒)探针药物法是一次给予两种或多种的探针药物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测定药物代谢酶活性以评价药物间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代谢酶活性与疾病之间关系、研究遗传或非遗传因素对代谢酶活性影响的应用。简要介绍了“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对体内药物代谢酶活性测定的“Cocktail”探针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合理用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两种药物作用于人体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分类.以及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方法:分析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两种药物可以在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药效加强或减弱.或(和)不良反应减弱或增强。结论:医生和药师应熟知药物相互作用,以增加药物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绝大部分住院患者或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都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药物,这就使得对药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判断成为临床药师的一项基本功,同时,这也是实施药学监护、提供深层次药学服务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细胞膜上有三类主要的功能蛋白,即膜受体、离子通道与转运体。转运体是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的分子基础,包括离子转运体、神经递质转运体、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转运体以及外来物质转运体。药物转运体(drug transporter)本质上属于外来物质(xenobiotic)转运体,是机体内物质转运系统的组成部分。药物转运体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影响药物效应以及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药物转运体的了解逐步深入,成为药理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差很大,对药物的处理能力弱,加上药物的剂型、剂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儿童比成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机体因素对发生ADR的影响。①吸收与分布:儿童的生理特点,对某些药物吸收的好,某些药物吸收的不好。②代谢与排泄:儿童因体内酶系统不完善,某些酶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代谢与排泄能力差。③药物的敏感性及自身稳定性机制:儿童的自身稳定性机制变化较大,尤其对药效或用药安全范围空的药物,易带来不良后果。(2)不合理用药对儿童的ADR的影响。(3)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重视儿童用药。减少ADR的发病率。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选用药物是我们医药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s)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序贯使用时,由此而引起的药物作用与效应上的变化。其表现为:药物作用的增强或减弱,作用发生的加速或减慢、作用持续时间的延长或缩短。广义的药物相互作用还应包括:在制剂中或混合输注时,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物理化学的配伍变化;药物和附加剂、药物和食物、药物和内源性化学物质等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作用可能是协同的,也可能是拮抗的,有时还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利福平和异烟肼联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福平和异烟肼联用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方法 采用两种给药方法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比较联合给药与单独给药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给药末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论 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给药与单用时的药物动力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联合用药往往会发生体内或体外药物的相互影响。在协同作用中又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相加作用指两药合用时的作用等于但用时的作用之和。增强作用指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大于单用时的作用之和。拮抗作用中又分为相减作用和抵消作用。相减作用指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小于单用时的作用。抵消作用指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