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身化疗腔内免疫序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变化。方法将45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息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两组均予以GP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第15天尽量排净胸水。治疗组并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连续4次;对照组仅间断放胸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水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及治疗后胸水缓解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胸水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化疗腔内免疫序贯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可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化疗是除手术外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手段,区域性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SFC)作为一种较新的化疗给药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静脉化疗相比,SFC可提高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并延长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时间,应用SFC技术可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率,不增加化疗毒副反应,并能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生存期,对于肿瘤晚期及复发患可提高手术切除率,SFC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腹腔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化疗是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化疗和免疫治疗姜钰峰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化疗内镜下癌灶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是一种副作用小,临床疗效好的胃癌治疗方法。一、胃癌局部化疗的药物5-氟脲嘧啶(5-Fu),50~500mg,丝裂霉素2-6mg,博莱霉素10mg,平阳霉素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组(治疗1组)、术前短程冲击化疗组(治疗2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结果治疗1组的3a生存率为88.1%,明显高于治疗2组(68.1%)和对照组(42.6%)(P〈0.05),治疗1组2a内无复发,治疗2组、对照组复发率为17.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内介入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60例行动脉内介入化疗者作为对照组.32例行常规静脉滴注化疗者作为对照组.从肿瘤大小变化方面和生存时间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动脉内介入化疗有效率58.3%,静脉化疗有效率28.1%,平均生存时间、动脉内介入治疗为306d,静脉化疗为72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毒副反应静脉滴注组发生率高,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结论动脉内介入化疗方法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临床疗效优于静脉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尤辉  庞健健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2103-2104
目的评价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淋巴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内消瘰疬片治疗,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相比较,观察1、2、4月末临床症状及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4月末临床症状及病灶缩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药对症状改善及病灶缩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信杰  翟鸥  祁明臣 《山东医药》2003,43(17):31-32
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指结核病化疗过程中结核病暂时性“恶化”,表现为原病灶增大或新病灶(肺内、外)出现,临床上易被误为治疗失败。1994~2000年我院收治3686例肺结核化疗患者,其中发生类赫氏反应108例,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67例临床分析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262500)张银华陈洪来赵存新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对67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行腹腔内化疗,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67例晚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的2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a内死亡4例,生存2~4a13例,6例生存已达5a以上;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可延缓病情发展,可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不少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因有手术禁忌不宜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探讨该类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探讨晚期进展期胃癌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对1990/1996住院的98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98例胃癌患者依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合并腹腔化疗;B组行腹腔化疗;C组行静脉化疗其中胃动脉栓塞组行内镜随访胃粘膜变化.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38.7%,14.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回6,10,8mo.A组与B,C组有明显差异(P<0.01).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为主内镜检查发现A组术后2wk内胃粘膜有损伤,2wk后开始修复,4wk后可恢复正常.结论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水肿5例空军沈阳医院杨晓凤,贺丹,宁辉近年来我院遇到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水肿5例,其病势凶险,均于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组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2~65岁,按照FAB分类标准分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局部化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局部缓释化疗等。临床应用可降低肝癌的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腹腔内转移是卵巢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致死原因。而大量腹腔积液引起的腹胀、腹痛、纳差等是影响卵巢癌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年来,全身化疗与腹腔化疗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晚期较衰竭的、无法耐受全身化疗的病人,缺乏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我们对26例晚期卵巢癌病人开展了单纯VP16+DDP腹腔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预防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肝细胞癌患者于根治性切除术后2~8周经肝动脉导管行栓塞化疗。化疗后皮下注射重组α干扰素2α(罗扰素),第1~4周自100万单位渐增至450万单位维持12周。每周3次,4~6周后重复栓塞化疗一次。结果 9例患者随访超过1年,1例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肝内复发。结论 罗扰素可能有助于减少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  相似文献   

16.
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多为联合用药。本文将探讨单独应用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现总结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荣杰  徐军  王岩  陈增谦 《山东医药》2006,46(30):21-22
对34例脑膜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MRI检查均可见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示脑膜异常强化灶),12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均予鞘内+全身化疗和放疗,4例颅内压增高患者先手术降压,再给予放、化疗。本组患者症状改善24例,进展6例,死亡4例;生存期5周~18个月,平均7个月。认为MRI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脑膜转移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配合鞘内+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及CT或B超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化疗药物、乙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18例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5例采用综合治疗(TACE+瘤体内注射化疗药物及乙酸)。结果综合治疗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分别为86.6%、83.3%,而单纯TACE组分别为55.6%及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3、4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96.7%、86.6%、51.3%、33.3%,而单纯治疗组分别为66.7%、444%、167%、0%,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ACE+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及乙酸综合治疗是提高中晚期厚发性肝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肺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60%。为解决问题分析如下。方法 随机抽样按有无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结果 呼吸道感染与病人化疗后白细胞数。身体状况,及抗生素应用等相关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 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或真菌感染等,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死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根治术后所残留的微转移灶可导致癌肿复发、肝转移。围手术期化疗,尤其是经肝动脉、门静脉及肠腔内给药己证明可减少亚临床转移,降低肝转移发生率。但围手术期化疗是否损害肠吻合口的愈合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化疗对肠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