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3月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以来,截止2017年8月7日,累计报告病例数1557例,死亡605例,病死率38.86%[1]。因此,及时、合理救治,提高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尤为重要。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过程作回顾性分析,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对中国大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宿主来源的H7N9禽流感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各公开网站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从Genbank筛选H7N9禽流感毒株的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利用MEGE5.0?Bioedit等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及所编码蛋白关键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全国共报告45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死率为19.96%,男女性别比约为2.25:1; 60岁以上(含60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45.76%;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四省市报告病例较多;2013年4月前后和2014年1月至2月为两个发病高峰?进化树显示H7N9禽流感毒株分为美洲来源支和欧亚来源支,分离的时间地点越接近进化关系越近?自韩国2011年野鸟中分离的H7N9毒株的NA基因与中国2013年及2014年分离的H7N9毒株N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广东第一例人H7N9禽流感的NA基因与2013年5月分离自山东环境中的H7N9禽流感的NA基因及2013年4月来自浙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NA基因的同源性较高?所有人感染H7N9毒株NA茎区69~73位缺失了QISNT序列?【结论】 老人及男性是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冬春季是疫情高发期,病例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分子进化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毒株有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时间空间距离越短则进化关系越接近?广东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北方的候鸟迁徙所致,中国H7N9毒株NA片段可能来自韩国禽类携带的毒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及耐药性尚未发生变异?NA茎区69~73位缺失QISNT序列可能与该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新型病毒,对其知之甚少,病死率很高。我院3月份发现全国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又收治1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完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洁 《大家健康》2013,(17):157
正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新型病毒,对其知之甚少,病死率很高。我院3月份发现全国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又收治1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完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医学》2014,(2):161-161
2014年2月5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横县确诊的输入性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新检出1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经自治区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1例新的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有关流行病学正在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追溯感染来源,为预防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涉禽场所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呼吸道标本和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H7N9病毒核酸。结果首例患者2014年1月3日发病,11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病情危重;其密切接触者(女儿)14日发病,18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轻症病例,感染途径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或与患病父亲的密切接触。经积极处理和救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两病例康复出院。结论此疫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途径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和有限的人传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涉禽市场环境污染监测;加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管理、规范市场管理是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2013年3月30日~5月20日期间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30例,其中死亡36例。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吉林省第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该患者为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应对以后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制疫情扩散蔓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结果确诊l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接触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无继发病例。通过强化监测流感病例215例,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暴露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20份标本检出3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以后仍有可能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各项防控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河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可能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廊坊市共报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安次区XX菜市场1处污水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名可疑暴露人员咽拭子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175份禽类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次疫情的发生证实新型H7N9禽流感已在廊坊市家禽间存在并传播到人。在活禽宰杀市场,野鸟和家禽存在密切接触,受感染野禽排出的粪便会导致家禽的感染,可造成新型H7N9病毒的传播。在活禽市场环境接触禽类具有更高风险,前往活禽市场但无禽类接触同样具有危险。关闭市城区活禽宰杀市场,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将大大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两省市率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现已累计报告数百例病例。H7N9禽流感病毒因其对人类的高致病性和迅速的传播速度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快速、准确的检测对H7N9禽流感的疫情监测和控制极为重要。该文就目前应用于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基因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芯片、液相芯片、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法、高通量测序等)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均为散发病例.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安徽省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追溯感染来源及传播模式,为预防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2例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对采集的相关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首例患者2016年2月4日发病,2月27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非重症病例;其密切接触者(儿子)2月15日发病,24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重症病例,感染途径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或与患病母亲的密切接触;经积极防控处置和救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疫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途径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或者有限的人传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活禽市场环境污染监测,加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管理、规范市场管理是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在线发表了李兰娟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临床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在中国H7N9禽流感显现初期,该团队对浙江省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症病例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三都县1例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禽流感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发病经过、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并在病例救治痊愈后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访谈。结果 2017年贵州省新增1例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病人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并在其暴露活禽市场摊位外环境标本检出3份H7N9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因素,加强活禽市场的监管是禽流感防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市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症状好转。患者无明确的活禽及市场暴露史,咽拭子检测 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2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名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其他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 I )1188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 A RI )20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患者的感染来源不明,应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活禽市场开展应急休市前后禽流感病毒污染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情况,评估应急休市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在肇庆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2个县区的活禽市场进行休市前、休市期间(1、2周)、复市1周共4轮的环境监测,分析各轮监测结果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情况。结果共采集环境标本474份,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9.96%,H5、H7、H9病毒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63%、17.93%、0.63%;休市前H7病毒亚型阳性率为40.61%,休市1周后迅速降至1.63%,休市2周降至0,复市后开始回升,复市1周后上升至2.42%;休市前,城区市场H7病毒亚型(58.62%)污染程度较乡镇市场(14.81%)高(χ~2=37.949,P0.001);休市前,污水类型标本的H7病毒亚型阳性率最高(100.00%),不同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6,P=0.032)。共发现10例病例,根据病例的发病时间以及现住址,休市前、休市期间分别有8、2例病例发病。结论应急休市能够明显降低人群暴露禽流感病毒风险、减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生,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蒙自市2016年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为今后人禽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蒙自市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进行调查。结果该病例为蒙自市辖区首例人感染H9N2人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与父母从事禽类贩卖有关,因发现及时、早期治疗、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病人很快得到康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H9N2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来源于禽类,在禽类流感中比较普遍,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低致病性的病毒,传播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84-86,9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H5N1亚型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突破种属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常见的亚型有H5N1、H7N7和H9N2,其中以H5N1毒性最强.自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以来,目前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人禽流感病例.本文在对全球人禽流感流行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2003~2009年1月中国大陆人禽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7年报告的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收集与分析2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例病例为散发病例,均否认有禽类接触史,在第2例病例居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检出有H7N9阳性标本。2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不适症状。2例病例均存在首诊漏诊、多次转诊等现象。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各项防控措施仍需加强,尤其是加强监测,加强对活禽交易及活禽市场的管理,开展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