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病情告知时机对改善术前心理状态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2011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早期乳癌确诊患者病情告知时间统计、患者心理分期及心理反应过程及术前心理状态分析,研究乳癌患者病情告知时机对改善术前心理状态的作用.结果 除8例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保密外,94例在术前3~4天进行了病情告知.术前心理状态良好,手术依从性增强,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3~4天告知患者乳癌实情,并根据患者心理分期,适时做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术前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接受率,稳定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许正举 《中原医刊》2003,30(15):63-64
全喉切除术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破坏性手术 ,是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手术需要将整个喉体去除 ,术后喉的发音等生理功能将永远失去。临床上如果单从疾病本身的治疗需要出发 ,要求患者接受某种破坏性手术 ,很有可能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因此 ,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的精心护理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 2 0 0 2年共收治喉癌 45例 ,男 40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3 8岁 ,最大 74岁。在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下 ,手术获得成功 ,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 ,痊愈出院。2 具体方法2 .1 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当医生决定采取破坏性手术时 ,对…  相似文献   

3.
6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是女性特有的脏器,妇女子宫全切与行其他脏器手术在心理方面有所不同。为了消除患者手术前后的思想顾虑,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我们对6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年龄26~66岁,其中26~40岁6例,41~50岁40例,51~66岁14例。文化程度:大学2例,大中专、高中13例,初中、小学17例,文盲28例。职业:干部20例,工人10例,农民30例。60例患者中行子宫全切和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者37例,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者23例。2调查方法对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2天的患者进行调查,询问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子宫…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践发现 ,目前 ,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甚至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因此 ,及时发现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对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就我院 15 4例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心理及护理对策谈谈体会。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2 0 0 0年 1月~ 12月住院手术的 15 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 2 5~ 73岁 ,平均 43 5岁。其中子宫肌瘤 93例 ;卵巢瘤 34例 ;子宫内膜癌 10例 ;其它 17例。2 手术前后焦虑心理的调查结果通过本组 15…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妇科新技术。我院从2003年开始,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年龄22~44岁。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50m in,平均40m in,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评定2组患者的术后健康状况。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水平明显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术后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7.
冉秀云  黄樱慧 《安徽医学》2011,32(2):240-241
目的 探讨巡回护士在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6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顺利度过手术关.结论 充分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0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经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基本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能够较好的适应术后的变化,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需要和护理。方法:对100例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根据不同的心理需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康复良好。结论:不同的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问题及需要,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对术后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在我院的普遍实施 ,临床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为整体的心身护理 ,心理护理工作已经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院近年来开展的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对提高患者视力 ,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恶化 ,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1〕。在围手术期 ,我们观察、分析引起患者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 ,掌握心理变化的规律 ,因人而异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 12 6例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2 0 0 1年本院共进行此手术 12 6例 ( 2 0 1只眼 ) ,其中男 6…  相似文献   

11.
吴芳  黄敏 《吉林医学》2014,(3):641-64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护理的方法及措施,为临床护理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方法:选择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腹腔镜为52例患者实施了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效果良好。结果手术均成功,未发现腹膜出血需手术止血病例,术后并发腹胀2例。结论此方法是泌尿外科的一项微创新技术,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郭俊红  齐天梅  陈妍鹏 《海南医学》2014,(23):3581-358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且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提示有抑郁或/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20例。普通护理组采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3天采用SDS和SA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对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的同时,通过对4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运用护理心理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所有的研究对象情绪稳定,心态良好,均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护士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结论: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顺利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对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60例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数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心理护理组在手术前后及手术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只给予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告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紧张恐惧程度及手术时间。结果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手术时间缩短,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比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结论对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的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  相似文献   

16.
庄瑰霞  王凯华 《河北医学》2001,7(3):262-263
通过对 655例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因素分析和实施心理护理 ,收到了满意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做心脏手术 655例。其中 ,男性 30 4例、女性 351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 4 18例、常温心脏手术 2 37例术后出现精神并发症 6例。2 心理护理心脏病患者 ,尤其是心功能及营养状态较差者 ,手术具有一定危险 ,加之经济负担、术后监护等 ,是构成患者心理威协的重要因素。患者往往产生即盼望手术 ,又担心手术发生意外的矛盾心理。恐惧、忧虑、紧张、悲观是心脏手术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活动表现。上述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休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清醒开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术前对16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和行为训练。结果 16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均在全程清醒状态下成功切除,患者术毕即可自行坐起,当天进食,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无失语和肢体偏瘫加重等情况发生。结论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和高质量的术中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全程清醒开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256例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256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平均4天痊愈出院,随访护理满意率96.8 %.结论加强术前各项准备,突出心理护理;术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护理,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的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王会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01-430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8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监测、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基层医院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周密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心理护理。方法:对20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住院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悲伤等不良心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多数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改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