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心因性反应的发生和应用自控镇痛法(PCA)、手术部位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开胸手术患者中,按是否应用PCA将患者分成2组,分别统计两组不同手术部位、不同年龄段患者心因性反应的发生率,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6.0%(86/1426),同期非PCA组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1.0%(6/586)(P0.05)。同组患者中心因性反应发生率:食管手术肺部手术纵隔手术。同组患者中年龄越高,心因性反应发生几率越高。结论 PCA的应用增加了心因性反应的发生率,手术部位和年龄因素也是开胸术后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分析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接受化疗的患者于化疗第7天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156例患者中108例患者出现了疲乏,疲乏发生率为69.3%,中度疲乏患者的比例最高,患者PFS量表平均得分为(5.56±2.4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疲乏评分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疲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血红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化疗与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有关,癌因性疲乏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前面罩给氧在外科手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上应用非常普及,可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本文报道临床上因面罩给氧而引起致死性低氧血症5例。例157岁眩晕症患者因心脏病发作给予面罩给氧,结果因眩晕呕吐、误吸引起持续低氧血症,逐  相似文献   

4.
因急性心梗入院的患者中1/3~1/2是70岁以上老人,而因急性心梗致死的患者中80%是在65岁以上,60%是75岁以上。1982~1992年,在诺丁汉心脏病发作记录中记载的因心梗入院的患者中,70~74岁者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昏迷患者中因脑血管疾病昏迷者64例,因急性酒精中毒昏迷者37例,因有机磷中毒昏迷者32例,因肺栓塞昏迷者11例,因其他病因昏迷者共40例;经抢救,有142例意识完全恢复,40例意识恢复较为良好,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总抢救成功率高达98.91%。结论临床急诊内科对于收治的昏迷患者,应该于早期尽快诊断患者的昏迷原因及特点,再采取有效、合理、对症的方案及时进行抢救,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马某,女,45岁。患者于6年前过劳后偶觉胸闷而发现脉缓,因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未加注意。两年前,又因过劳后胸闷去县医院检查,心电图证实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984年2月23日因妊娠五个月来院,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引产,随即收入院。患者21岁结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因晕厥2年,下腹痛1天入院。2年来,患者曾因物体撞击脚趾、饮酒、手指刺破等出现晕厥,均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8.
不少糖尿病患者体检发现蛋白尿后不知所措。有的糖尿病患者对突然出现的蛋白尿感到困惑,有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因混淆肾功能与性功能的概念,发现蛋白尿后服用雄性激素类保性药物去保肾;还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忧虑蛋白尿发展成尿毒症而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2岁。因进行性肥胖30余年,呼吸困难并嗜睡5天入院。30年前,患者因腰椎外伤行石膏背心固定后,体重逐渐增加,曾两次因肥胖、呼吸困难、嗜睡就诊。均按慢性肺心病、心衰并呼吸衰竭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因胆道结石于1970年4月第二次手术,置T型管引流。因患者系泥砂样结石,应患者要求未拔管,临床症状消失后带管出院。出院后每3—4天引流胆汁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动脉分叉、分支开口及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好发部位.Fusari等采用血管造影的方法检查了1000例因腹主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其中720例患者(72%)因腹主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手术,238例患者(24%)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手术,42例患者(42%)同时因以上两种原因需要手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1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患者2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外院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未行诊治.  相似文献   

13.
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外科切除仍是现有治疗手段中最好和首选的方法。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除本身的生理机能较差外,多因进食困难而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老年食管癌心肺及肝肾功能等异常者占50.9%,因此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这部分患者或因失去手术时机,或因身体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或因患者拒绝手术,此时内镜下治疗对这部分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广西人。患者于2012—09—04早上06:00因“呼吸因难伴呻吟2h”入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次多枚支架置入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例患者中5例患者分别于置入第1枚支架2~5个月后因肿瘤进展或炎性增生致再狭窄而置入第2枚支架,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而置入第2枚支架,1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因病变累及范围较长而一次置入2枚支架。结果 5例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及1例食管双支架置入患者术后进食梗阻均得到改善,但其中1例术后1周因全身情况恶化放弃治疗,2例食管气管瘘患者术后病情好转。结论多次多枚支架置入对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10%的艾滋病(AIDS)是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60岁以上占25%。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很快会出现症状,有的甚至成为多种(与HIV感染有关的)免疫缺陷症患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因输血染上AIDS;在70岁以上的AIDS患者中,62%因输血所致。本篇着意研究年龄对老年AIDS患者(特别是因输血引起的AIDS),存活期的影响。方法资料为纽约市AIDS调查办公室提供1981~1992年间,因输血和因静脉用药染上AIDS的报告,包括诊断时间(年,月)、死亡日期、确诊年  相似文献   

17.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4):392-394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发现血压升高半年"入院。入院半年前,患者因颜面部蜂窝织炎住院期间多次测收缩压160 mm Hg(1 mm Hg=0.133 kPa),未予诊治。平素未规律监测血压。入院10余天前,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多就诊时测血压升高,收缩压约160 mm Hg, 病程中多次监测血压,最高血压179/107 mm Hg。患者否认烟酒史及长期毒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18.
心肌致密化不全16例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16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家族集中性发病者7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者6例;存在心律失常者6例;无症状者6例;因胸痛就诊者2例。15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06±8.46)个月,随访期间3例死亡,5例因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疗(包括1例无症状患者及1例因胸痛就诊患者),1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1例因下壁心肌梗死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5例病情稳定,无明显症状。结论NVM总体预后较差,有症状患者预后明显比无症状患者差,早期诊断并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高媛  秦军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67-1567
患者女性,71岁,因“持续性右膝髌骨区疼痛3个月,加重一周”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膝关节髌骨区疼痛,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因疼痛可忍受,未就诊。一个月后,患者因一次长距离步行,疼痛明显加重,夜间疼痛明显,休息后无缓解,遂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背痛、膝关节肿胀11年,气短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浮肿3d,入我院诊治。患者11年前因反复背部疼痛、膝关节肿胀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