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治疗麻疹肝功异常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时分为A 组(32例)和B 组(34例),B组给予葡醛内酯 0.266 g/d、维生素C 3g/d,静点,复合维生素B 6片/d,口服;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d,静点.结果:A组显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 %;B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5.3%.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作用,在治疗麻疹合并肝功异常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75mg,3次/d,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均连服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连服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盐酸依匹斯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80ml-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用,之后改为L1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每次50mg,每日3次。两组总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与层连蛋白(LN)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9〉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各63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8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壳脂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方法:52例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在相同合理控制饮食、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壳脂胶囊,5粒/次,3次/d,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d,口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d,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血脂、肝脏彩超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脂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雏化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复方甘草酸苷组和软肝汤组3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肝功能的的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的下降与治疗前及与复方甘草酸苷组、软肝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软肝汤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效果,且疗效稳定、持久,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10mg,每日3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对照组单服阿维A胶囊lOmg,疗程8周。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治疗组与对照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对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外用,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天,均以1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h1/Th2比值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73.3%(P〈0.05或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通过调节湿疹患者的Th1/Th2细胞平衡,改善了湿疹患者Th细胞免疫失衡,抑制了湿疹变态反应的发生,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治疗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重庆华邦制药厂生产)5mg,日1次,中午饭前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25mg,每日3次,饭后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重庆华邦制药厂生产)5mg,日1次,中午餐前服,两组外用药物用法相同,发生额面部位皮疹,急性期用3%硼酸液冷敷后外用氧化锌软膏,亚急性、慢性直接外涂氧化锌软膏,颈部、躯干及四肢无渗出皮疹,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奥美制药厂生产),两组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后每周复诊1次,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5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甘草酸苷片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中痊愈52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中痊愈36例,有效2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5 mg 3次/d,地氯雷他定5 mg 1次/d,连用2周;对照组52例予口服地氯雷他定5 mg 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1%,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单用地氯雷他定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燕丽萍  徐晓东  焦楠 《河南中医》2012,32(11):1536-1536
目的:观察湿疹汤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难治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患者均采用湿疹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服,6d为1个疗程,另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每日3次,每次3片.西药给予氯雷他啶或盐酸西替利嗪10 mg,日次.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79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2.3%,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湿疹汤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难治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75mg,3次/d,同时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止疱、止痛、结痴时间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疏肝软坚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选取慢性重度乙型肝炎并肝纤维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肝软坚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葡醛内酯片200 mg,3次/d,口服,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穿情况。结果:患者肝纤四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组织活检结果提示两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抗肝纤维化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软坚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油并普朗特凝胶伤口敷料治疗慢性创面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确诊慢性创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对照A组(n=30),对照B组(n=28)。其中观察组采用复方紫草油并普朗特凝胶伤口敷料治疗局部创面,对照A组采用普朗特凝胶伤口敷料治疗局部创面,对照B组采用复方紫草油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3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状况、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细菌阳性率等因素。结果:治疗后,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A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B组总有效率67.86%,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创面愈合率对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全身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紫草油并普朗特凝胶伤口敷料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明翠  邱慧娟  王晖 《光明中医》2016,(16):2348-2349
目的观察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清开灵片1 g,3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对照组38例:单一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两组均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1次/d。连用1周为一疗程,未愈者再用1疗程。同时观察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时间(7~12)d,平均8d,对照组治疗时间均12d。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能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小,可进一步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酶丹敷贴神阙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O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降酶丹敷贴神阙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酶丹敷贴神阙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复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祛瘀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方法:自拟解毒祛瘀汤治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联合静脉点滴复方甘草酸苷20ml∕次,1次∕天,连用一周,后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天,连服1周;结果:40例中,治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结论:自拟解毒祛瘀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节性红斑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秦宗碧 《光明中医》2016,(11):1621-162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两组均外用尿素软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6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的临床效果。方法:把5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粒/次,3次/d。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精乌胶囊,6粒/次,3次/d,治疗8周。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66.7%,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口服复方草酸苷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