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建立快速、特异检测鼻病毒的方法,探讨病毒性脑炎与鼻病毒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2月全年期间收住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出现发热、惊厥症状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69份,应用巢式RT-PCR扩增脑脊液标本的鼻病毒核酸,对阳性结果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巢式RT-PCR总共检测出39份鼻病毒阳性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23.1%; 人类鼻病毒(HRV)感染的儿童中年龄在5岁以下的占87.6%; 7~9月份HRV阳性检出率较高; 序列分析显示39例HRV检测阳性标本中HRV-A型18例(46.1%,18/39),HRV-B型7例(17.9%,7/39),HRV-C型14例(35.9%,14/39); 28例病毒性脑炎有8例检出HRV,其中3例为HRV-C。结论 建立的巢式RT-PCR可以检测到脑脊液标本中的鼻病毒片段,并且HRV-A,B和C三型均有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认为HRV可能是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1年9月江苏省常熟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 收集2021年9月江苏省常熟市某幼儿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信息,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本进行18种呼吸道病原体筛查。利用巢式PCR法对高检出率的鼻病毒进行分型片段扩增及测序。使用MEGA 7.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此次聚集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情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涕、咽痛。共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51份,其中男童24份、女童27份。18种呼吸道病原体筛查结果显示,检出率为80.39%(41/51),其中单一病毒检出率为64.71%(33/51),混合病毒检出率为15.69%(8/51)。检出的单一病毒中鼻病毒占比最高,为42.43%(14/33)。其他病毒占比依次为细小病毒B19占18.18%(6/33),博卡病毒为15.15%(5/33),冠状病毒229E为6.06%(2/33),人偏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OC43和NL63均为3.03%(1/33)。7例鼻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对21份鼻病毒阳性样本进行V...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例中鼻病毒感染状况并对鉴定出的鼻病毒进行分子分型研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采集的1 251份咽拭子标本进行常见8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 针对鉴定结果为阳性的鼻病毒标本,使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   61.87%(774/1 251)的标本至少检出有1种呼吸道病毒,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9.18%(240/1 251)和18.63%(233/1 251)。 男女性间鼻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组,占所有鼻病毒感染病例的67.81%;呈现为以夏秋季为感染高峰的季节性流行,9—10月为鼻病毒的检出高峰。 本研究从233份阳性鼻病毒标本中共获得161条鼻病毒VP1序列,通过分子分型鉴定属于55个型别,其中A种鼻病毒37个,B种鼻病毒4个,C种鼻病毒14个。 RV-A12和RV-A49两个型别检出数目最多,均为12条。   结论  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长春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中鼻病毒检出阳性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长春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鼻病毒流行以A种鼻病毒为主,C种次之,B种最少;RV-A12和RV-A49是长春市2019—2021年流行的优势型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湖南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病毒及病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447份鼻咽抽吸物(NPAs)样本及病历资料,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RT-PCR、巢式PCR方法检测NPAs中鼻病毒(HRV)及其他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结果 (1)1 447份样本中HRV检出率为18.73%(271/1 447),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4.44%、副流感病毒(PIV3)10.85%,博卡病毒(HBoV1)8.15%、腺病毒(ADV)7.12%、偏肺病毒(HMPV)3.59%、流感病毒A、B型(IFVA、IFVB)1.94%和1.52%、副流感病毒1、2型(PIV1、PIV2)0.90%和0.28%、冠状病毒NL63和HKU 10.62%和0.55%;(2)HRV检出率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月份检出率最高(38.24%);(3)HRV检出阳性与混合感染有相关性(P<0.0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RV检出阳性与RSV(OR=0.618,95%CI 0.4050.944)、HMPV(OR=0.224,95%CI 0.0690.944)、HMPV(OR=0.224,95%CI 0.0690.725)、ADV(OR=2.044,95%CI 1.1560.725)、ADV(OR=2.044,95%CI 1.1563.612)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HRV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HRV与RSV、HMPV、ADV的混合感染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致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临床选择样本类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采集其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按随机原则确定不同患儿采集2个部位样本的先后顺序。2份样本同时送检,采用胶体金免疫分析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Flu)A、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抗原。结果 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咽拭子FluA、FluB、RSV、ADV阳性率和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1.2%、10.6%、6.0%、5.5%和52.3%,口咽拭子分别为20.6%、7.0%、5.0%、5.0%和37.6%;鼻咽拭子FluA、FluB阳性率和4种病毒总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P0.05),RSV、ADV 2种样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0例患儿鼻咽拭子阳性、口咽拭子阴性;有11例患儿鼻咽拭子阴性、口咽拭子阳性;以鼻咽拭子检测结果为标准,口咽拭子FluA、FluB、RSV、ADV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9.7%、61.9%、75.0%和45.5%,特异性均97%。结论结合操作的便利性,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取单个咽拭子样本检测呼吸道病毒时可仅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对于临床高度疑似病例,可同时采集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样本,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呼吸道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特征,为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 365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样本,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FLU 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和hMPV等13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回顾分析hMPV阳性病例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3 365例样本中,hMPV阳性54例(1.6%),剔除重复或无关病例后,最终纳入51例hMPV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患儿年龄52 d~10岁。51例患儿中,单纯hMPV感染35例(68.6%)、合并其他病毒感染16例(31.4%)。有60.8%的患儿有呼吸道感染史,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有41例患儿肺部可闻及啰音;有14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升高,1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9例C反应蛋白升高,所有患儿肌酐均低于参考区间;有29例患儿伴肝功能异常。单纯hMPV感染患儿与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相关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多重RT-PCR技术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样本中的呼吸道病毒并探讨其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检测2010年7月~2012年6月期间因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1 800名儿科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应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多重RT-PCR技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eXP多重RT-PCR方法检测到样本中的10种呼吸道病毒。样本中共有67.33%(1 212/1 800)的样本至少有一种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这1 212份病毒阳性标本中,人类鼻病毒(HRV)阳性最多,为375份,阳性率20.83%; 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49份,阳性率13.83%; 其他依次为人类腺病毒(HADV)、人类副流感病毒3(HPIV-3)、人类博卡病毒(HBoV)、甲型流感(InfA)、人类副流感病毒4(HPIV-4)、流感C(InfC)、人类偏肺病毒(hMPV)和乙型流感病毒(Inf B); 阳性率分别为8.89%,6.5%,5.3%,5.3%,3.3%,1.5%,1.11%和0.67%。不同性别间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观察到13.5%(243/1 800)的病例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其中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为210例(11.67%),3种病毒混合感染为33例(1.83%)。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存在季节差异,RSV大多在春季和冬季流行,HBoV,hMPV,InfA,Inf B和 HPIV-3大多是在春季流行,而HADV和HPIV-4主要在夏季流行,Inf C大多是在秋季流行。结论 GeXP分析系统多重RT-PCR方法是一个快速、高通量、高灵敏度且特异度强的检测分析方法,可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法、核酸序列测定法和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中鼻病毒(HRV)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盲法、对比试验设计。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组220例鼻咽拭子标本,分别用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法、核酸序列测定法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盲法检测,以评价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性能。结果 本次试验入组的220例鼻咽拭子样本中,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20例,核酸序列测定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32例,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35例。与病毒分离培养相比,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符合率为100.00%,阴性符合率为92.50%,总符合率为93.18%;PCR-荧光探针法与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92),与核酸序列测定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47)。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中的HRV可靠、准确、安全、简便、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江苏常熟地区发热门诊患者咽拭子标本中13项病原体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常熟地区3家医院发热门诊中疑似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3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咽拭子标本,先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筛查,再以RT-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结果发热门诊患者咽拭子中SARS-CoV-2均未检出。13项病原体的检出率为49.7%(183/368),其中,混合感染73例,占19.8%(73/368)。未成年组病原体检出率(87.0%)高于成年组(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66,P=0.000)。未成年组检出率前五为:乙型流感病毒(InfB)、鼻病毒(HRV)、甲型流感病毒(InfA)、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肺炎支原体(Mp)。成年组检出率前五为:InfA、HRV、甲型H3N2流感病毒、InfB、人偏肺病毒(HMPV)。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背景下冬季未成年人为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106例(对照组)和1年期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08例(观察组)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结果:对照组106例中4例阳性.其中流感病毒A型3例,鼻病毒1例.观察组208例患者中88例检出107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2.3%.病毒株检出率51.4%.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高,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3%(87/107),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未见阳性.13例患者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毒:1例同时检出5种病毒,3例同时检出3种病毒,9例同时检出2种病毒.病毒感染者中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占34.8%(39/112),急性支气管炎47.5%(19/40),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55.0%(22/40),支气管扩张50.0%(8/16).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时间分布以一季度为高.结论:深圳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主,且具有一定比例的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顾琳  宋衍燕  张士尧  郝民  李丽  李倩  孙灵利 《疾病监测》2021,36(12):1291-1294
  目的  了解2020年1 — 3月北京市朝阳区100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疑似感染病例的下呼吸道病原谱。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疑似病例痰标本中28种呼吸道病原,包括 14种病毒、11种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  结果  100份SARS-CoV-2疑似感染病例痰标本中,所检测病原核酸阳性率为72.00%(72/100),SARS-CoV-2阳性率为15.00%(15/100),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2.00%(32/100)、24.00%(24/100)、39.00%(39/100)、6.00%(6/100)、3.00%(3/100),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均有检出。 混合感染(同时检出≥2种病原)的检出率为35.00%(35/100)。 15份SARS-CoV-2阳性标本中混合感染标本13份。  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1 — 3月的100例SARS-CoV-2疑似感染病例的下呼吸道病原谱多样,以真菌、SARS-CoV-2、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SARS-CoV-2阳性病例下呼吸道混合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真菌为主。  相似文献   

12.
张思潮  严伟  徐德顺 《疾病监测》2021,36(2):137-141
  目的  了解2016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毒分布情况,分析病毒病原学构成及流行情况,为科学防控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16 — 2019年湖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SARI病例,采集呼吸道标本(咽拭子或下呼吸道标本),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13项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体。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病例2105例,儿童SARI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27%、46.22%、32.71%和31.99%。 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毒感染总阳性检出率为41.90%,其中位居前3位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8.98%)、甲型流感病毒(7.60%)、人腺病毒(5.94%)。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 65%、30.75%、40.73%和4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4~、7~14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84%、52.98%、43.00%和3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和1~岁组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4~和7~14岁组。男性感染阳性检出率(42.06%)和女性(4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  结论  2016 — 2019年湖州地区儿童SARI病毒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基本处于散发状态,但病毒阳性检出率依然较高。 1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并可能引起SARI。 冬春季依然是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因ARTI在武汉儿童医院治疗的患儿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本中的RSV,根据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9年武汉市ARTI患儿中RSV阳性率为8.41%,不同年龄段患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V的检出率随患儿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男性患儿中的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RSV在1-2、12月检出率最高,在5-7月检出率最低。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部分患儿可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癫痫、心律失常、中耳炎等。RS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2.81%,主要为副流感病毒3型及腺病毒。结论 RSV是武汉市儿童ARTI的常见病原,流行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感染。RSV易与副流感病毒3型及腺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冠状病毒(HCoV)的分布特征,深入了解HCoV的流行规律,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 — 2019年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标本3 531份,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   结果   在3 531份标本中,病毒总检出率为39.73%(1 403/3 531)。 其中,HCoV检出率为3.14%(111/3 531)。 HCoV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总检出率仅次于流感病毒和人鼻病毒/肠道病毒,流行亚型以HCoV-OC43、HCoV-NL63为主,不同HCoV亚型在人群中呈隔年交替流行的趋势。 混合感染发生率高达36.93%(41/111),混合感染病例中的重症比例较高。   结论   HCoV是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应加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重点关注HCoV与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腺病毒感染特点。  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蚌埠市某三甲医院AECOPD住院重症患者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筛查1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对腺病毒(ADV)阳性样本扩增腺病毒六邻体基因,构建进化树。  结果  AECOPD患者呼吸道样本中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38.38%(109/284),其中,ADV检出率最高,为27.81%(79/284)。 重症患者ADV感染以C1型为主,同时,有B、C和D等多个亚型存在。 结合临床数据,AECOPD患者中,感染ADV的较未感染ADV的病程长、预后差。  结论  临床应对AECOPD患者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颖  黄燕飞  汪正铎  戴传文 《疾病监测》2021,36(11):1212-1216
  目的  分析一起由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针对冠状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一起由HCoV-NL63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8月24 — 29日,某看守所A、B两个监仓120名在押人员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例43例,发病高峰在27 — 29日。 A、B监仓罹患率分别为55.0%(33/60)、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个监仓检出HCoV-NL63病毒阳性者43例,感染率为35.8%(43/120),其中A仓为51.7%(31/60),B仓为2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个监仓的隐性感染率为16.7%(20/120),其中A仓为20.0%(12/60),B仓为13.3%(8/60)。 病例临床症状以咽痛、咳嗽、流涕等为主。 50~59岁年龄组人群的罹患率和感染率较高,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CoV-NL63在密集环境人群中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暴发,需加强此类场所HCoV-NL63等人冠状病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河南省漯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中人博卡病毒(HBoV)的检出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对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 185例ARI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呼吸道多病毒检测。对HBoV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VP1基因巢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同时结合GenBank下载的中国地区HBoV1 VP1基因序列,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在1 185例ARI病例标本中,共有32例(2.70%)为HBoV阳性,其中17例(53.13%)同时检出≥2种病毒。96.88%(31/32)HBoV阳性病例为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以12~23月龄患儿的检出率最高(5.52%),其次是6~11月龄(3.39%)。HBoV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夏、秋、冬3个季节,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oV的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获得的21条HBoV序列均属于HBoV1。Ⅰb分支是2018—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HBoV1主要优势流行株,与我国其他地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