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妇科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正常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为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对健康教育组实施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简单的问答式回答.评估2组患者在焦虑、HPV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随访率及随访中HPV转阴率中存在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P<0.05),健康教育组在HPV相关知识综合掌握率、随访率中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视HPV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可促进患者疾病的顺利康复.健康教育还可以让更多患者随诊,并减少随诊中高危患者的丢失,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在腹泻患者粪便、家禽家畜粪便、苍蝇、肉食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分型及抗菌耐药性分型。并通过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检出的国内主要流行血清型O:3和O:9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为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其中O:3和O:9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4%,且耐药模式相同。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别携带ail、ystA、yadA、virF和all、ystA毒力基因的各占9.4%,只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不携带以上任何基因的占59.4%。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为78.1%,3型为18.8%,2型为3.1%。本地区分离的2株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相同,是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结论徐州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和O:9血清型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HPV阳性患者心理焦虑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不同心理焦虑状态的程度和特点,为心理评估、治疗及协调医患关系作基础。方法在宫颈病变普查中,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和病人一般资料问卷对其中90例HPV阳性患者进行心理焦虑状态测评。结果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HPV持续阳性时间不同患者焦虑状况不同;30岁以上妇女、本科及以上学历、公务员患者焦虑状态较重,患病时间越长其焦虑值越大。结论Zung氏焦虑自评表和病人一般资料问卷能够发现不同的HPV阳性患者具有不同心理焦虑状态及其特征,为制定医疗方案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种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型种类以及多重感染与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颈病变患者270例,其中组织学上可见典型HPV感染改变者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85例、CIN263例、CIN348例、浸润性宫颈癌20例。采用HPV基因芯片检测及分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PV亚型。结果:在子宫颈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7种HPV亚型,其中14种高危型,分别是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3种低危型,分别是HPV-6、11、43;在不同程度CIN中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亚型种类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升高,其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升高,HPV双重与多重感染有增加,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与子宫颈癌组中,两种以上HPV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2.9%、12.6%和30.0%,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在不同程度CIN中HPV亚型种类无区别。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仅次于卵巢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其病因的研究已取得巨大的突破,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 an pap illom avirus,HPV)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最主要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科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正常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为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对健康教育组实施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简单的问答式回答。评估2组患者在焦虑、HPV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随访率及随访中HPV转阴率中存在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P<0.05),健康教育组在HPV相关知识综合掌握率、随访率中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HPV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可促进患者疾病的顺利康复。健康教育还可以让更多患者随诊,并减少随诊中高危患者的丢失,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检测技术在人群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参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针对深圳市贫困女性进行的宫颈癌筛查的妇女391名,年龄20~67岁。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采用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进行宫颈癌筛查,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以液基细胞学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技术进行高危型HPV-DNA(HR-HPV)检测。筛查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疑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病变者,在可疑病变处取活检。为客观评价各种筛查方法,对各检测结果均采取盲法保存,于各检测结果确定后解盲。凡HC-Ⅱ检测HR-HPV阳性伴液基细胞学≥ASCUS,和(或)液基细胞学≥LSIL及TruScreen检查结果阳性,而筛查当时未取活检(阴道镜诊断非LSIL及以上病变)者,均于3个月内再次阴道镜下活检,明确诊断。病理为CINⅡ及以上病变者行宫颈电热圈坏切术(LEEP)手术,并取活检。有多次病理检查者以其中最高级别病理结果为该患者的最终诊断,病理诊断作为本研究4种筛查方法的评价标准。结果病理诊断CIN I 110例、CINⅡ5例、CINⅢ7例、宫颈浸润癌5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59例。TruScreen检测阳性率为28.2%;液基细胞学检测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以上为23.3%,LSIL以上为7.2%;HR-HPV阳性率为34.3%。TruScreen、液基细胞学及HC-Ⅱ法HPV检查,各筛查方法对检出≥CINⅡ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77.3%、77.2%、13.3%和98.6%;液基细胞学以≥ASCUS为阳性各筛查评价指标分别为88.2%、79.7%、80.1%、16.5%和99.3%;以LSIL为阳性界值各指标为70.6%、95.7%、94.6%、42.9%和98.6%;HC-Ⅱ法HPV为94.1%、68.5%、69.6、11.9%和99.6%。结论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进行宫颈癌初筛,筛查效率指标中虽敏感性不及HC-Ⅱ法HPV检测高,但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当。作为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具有检测无创无痛、用时较短、实时报告结果等优点,适用于贫困地区大样本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8.
用自血光量子疗法,对药物重度中毒的抢救首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于1990年10月9日的上午,空腹自服大剂量药物阿米替林100片(2.5g)卡马西平18片(1.8g),丙戊酸钠(?)片(3.6g)。2小时后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4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9.3/6.7KPa,深昏迷伴尿失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两瞳孔扩大  相似文献   
9.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168例、CIN Ⅱ/Ⅲ级84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4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宫颈或慢性宫颈炎、CINI、CINⅡ/Ⅲ和SCC中,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9/33)、66.7%(112/168)、25.0%(21/84)、0%(0/24).其中CINI组、SCC组与正常或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I组与CINⅡ/HI组比较,CINI、CINⅡ/Ⅲ组与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30岁和40岁为界分组,不同年龄组间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1 000 RLU/P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为73.1%,与负荷量<1 000 RLU/PC的各组相比,其表达率明显增加(均P<0.05).HPV L1壳蛋白检测CINⅡ/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60.2%、52.1%和85.2%.结论 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清除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高频电刀环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近期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切除的范围.方法 139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妇女通过高频电刀环切术锥切治疗后,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DNA测试和薄层液基细胞学随访,随访期限为18个月,随访期间预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因素,依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病例和阴转病例中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病变分别为57.9%(11/19)和17.5%(21/120)(χ2=12.833,P=0.000),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的危险度为3.308.随访结束时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19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19例,占100.0%;人乳头瘤病毒转阴120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75例,占62.5%(χ2=10.536,P=0.001),相对危险度为1.6.Kaplan-Meier分析中最终病理诊断的级别、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病变是否向宫颈管内延伸及高频电刀环切术刀的半径均为人乳头瘤病毒清除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在χ2检验中除以上因素外,年龄也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多参数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最终病理诊断级别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结论 高频电刀环切术是女性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有效治疗方法 ;病变的级别、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的范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