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泰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泰安市25所学校(幼儿园)抽取4~19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的屈光检测,并对四年级及以上的中小学生开展近视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泰安市7 524名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患病率为60.2%,5岁组、6岁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学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1.7%、14.0%、38.3%、82.3%、91.4%和74.4%。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女(OR=1.583,95%CI:1.374~1.825,P<0.001)、年级增加(OR=1.062,95%CI:1.052~1.072,P<0.001)、每天作业时长达2~3小时(OR=1.320,95%CI:1.067~1.633,P=0.010)、经常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354,95%CI:1.094~1.676,P=0.005)是本地学生近视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在校能够每天做2~3次眼保健操(OR=0.776,95%CI:0.663~0.909,P=0.002)、2周调换1次座位(OR=0.631,95%CI:0.467~0.853,P=0.003)、每周能上2次体育课(OR=0.639,95%CI:0.423~0.967,P=0.034)、课间休息到户外活动(OR=0.699,95%CI:0.584~0.837,P<0.001)则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 泰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呈现低龄、高发、进展迅速的特点,期望通过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加强校内眼保护措施来实现近视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读写习惯对视力的影响,为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区12所学校的小学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读写习惯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调查小学和中学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35%和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17,P<0.01)。不同课间休息方式(χ2=71.63)、趴在桌子上看书/写作业的频率(χ2=79.09)、躺着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59.38)、走路或乘车时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63.09)、关灯后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78.32)等组间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课间休息常睡觉/聊天(OR=1.322,95%CI:1.002~1.742)、经常(每周2次以上)趴在桌子上看书/写作业(OR=2.271,95%CI:1.285~4.011)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 不良读写行为会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订辖区视力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新洲区5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其用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002人,其中小学生385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185人。2020年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总近视率为56.5%,其中小学生为43.4%,初中生为60.0%,高中生为75.7%,比较各学段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9,P<0.001);按照性别分层,女生的近视率为62.4%,男生的近视率为51.6%,比较男女生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可能性较大(OR=1.510,1.846,3.206;95%CI=1.150~1.923,1.261~2.703,1.878~5.472);近距离用眼时间≥1 h才休息、平均每天看电脑≥2 h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OR=1.745,1.835;95%CI=1.315~2.315,1.271~2.649),每天户外运动时间≥2 h和睡眠时间≥8 h是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OR=0.508,0.626;95%CI=0.371~0.695,0.431~0.910)。结论 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生保障睡眠、减少电子屏幕和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并增加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佛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佛山市抽取三个行政区共11 72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佛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6 158人(5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校(OR=1.13,95%CI:1.00~1.28),电子屏幕使用时间>2 h/d (OR=1.44,95%CI:1.33~1.56),体力活动≤2 h/d(OR=1.43,95%CI:1.28~1.59),父母近视(OR=1.76,95%CI:1.62~1.91)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读写时胸距桌距离一拳(OR=0.58,95%CI:0.53~0.63)为视力的保护因素。联合效应分析显示,体力活动>2 h/d 且电子屏幕时间≤2 h/d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风险最低(OR=0.40,95%CI:0.35~0.47)。结论 佛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学校和家长应从运动、合理用眼等方面综合干预,加强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安阳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现状,为制定近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对安阳市12所中小学校和6所幼儿园4 790名各类学生进行视力监测,采用卡方检验、线性趋势性检验、近视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1年安阳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6.37%,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0.17%、23.42%、51.97%、76.50%和87.44%,近视患病率随着学生学段升高而增加(χ2趋势=1386.84,P<0.001)。女生近视率(59.33%)高于男生(53.70%)(χ2=15.43,P<0.001),城区学生近视率(61.40%)高于县郊学生(48.32%)(χ2=78.87,P<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总体近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χ2趋势=438.19,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近视的OR(95%CI)为1.38(1.20~1.59,P<0.001);县郊学生近视的OR(95%CI)为0.70(0.61~0.81,P<0.001);以幼儿园大班为参照值,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的学生患近视OR值分别为2.67、9.66、30.16和57.10(P<0.001)。结论 安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呈现进展迅速、低龄、高发的特点,应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小学生视力不良发展趋势,了解视力防控效果。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小学一至六年级入学检查的有效视力共136 957份,评价实施视力综合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2014—2018年小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51.91%,随着年级升高,轻度视力不良率逐渐降低,重度视力不良率逐渐升高,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373.926,P<0.01)。2014—2018年小学生各年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5.27%,53.55%,53.39%, 49.03%,48.68%,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下降(χ2=376.373,P值均<0.01)。各年度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 常州市钟楼区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二年级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10所学校二年级共91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年级小学生每周食用 6 d及以上牛奶、蔬菜、水果的报告率分别为60.24%、69.28%、60.02%;经常看生产日期、阅读营养标签、参与买菜和做饭的报告率分别为66.45%、59.04%、25.05%,仅有11.22%的学生从不偏食、挑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的饮食行为好于男生(β的95%CI=0~0.67,P=0.048),学生营养知识(β的 95%CI=0.17~0.33,P<0.001)、家长饮食行为(β 的95%CI=0.16~0.34,P<0.001)、学生运动时间(β 的95%CI=0.29~0.63,P<0.001)和学生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β 的95%CI=1.14~2.23,P<0.001)等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本区二年级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其饮食行为主要受性别、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家长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在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按照《2020年广东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手册》中的规定,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阳江市抽取1个城区(6所学校)、1个郊区(6所学校),共3 746名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检测及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专项调查。结果 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73%。裸眼视力平均值右眼为(4.52±0.45),左眼为(4.46±0.44)。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5.32%)高于男生(59.99%)(χ2=11.37,P<0.001);学段越高视力不良检出率越高(χ2=1 700,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1.36%)高于农村(51.79%)(χ2=151.32,P<0.001);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2.42%)低于少数民族(79.71%)(χ2=8.67,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村、眼睛总是离书本1尺、课间户外休息、换座位频率1次/周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女生、学段高、少数民族、过去一周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是≥2 h、在校不做眼保健操、过去一周每天用电脑时长2 h~2.9 h、每学期换座位1次均为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欠佳,且影响因素涉及用眼状况、读写姿势、电子屏使用情况、户外活动等多方面。因此,保护学生视力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监督、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宿迁市城乡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兼顾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中、小学生和5.5~6.5岁幼儿园儿童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对近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宿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46.43%,女生近视率为47.38%,高于男生的45.55%(W=6910906.00,P=0.136),城区学生近视率为55.09%,高于郊县学生的34.60%(W=4933511.50,P<0.001),高中生近视率(93.02%)>初中生(85.76%)>小学生(27.75%)>幼儿园大班儿童(8.73%)(F=5028.93,P<0.001),轻度近视率(46.11%)>中度(41.99%)>重度(11.90%)。(χ2趋势=419.31,P<0.001)。结论 宿迁市初、高中学生近视率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近几年日照市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日照市区5所小学3年级11 322名学生2016—2020年视力检查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视力不良率、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进行比较,分析2016—2020学生视力不良变化情况。 2016—2020年小学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由18.18%上升到40.32%,2020年视力不良率(40.32%)较2019年(41.77%)降低了1.45%,但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70.205,P<0.001)。女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32.89%,高于男生的26.99%(χ2=46.922,P<0.001);2020年视力不良轻度占比较2016年降低11.25%,重度占比上升9.52%。5年间视力不良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23,P<0.001)。 虽然2020年视力不良率较2019年略有下降,但2016—2020年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且视力不良严重程度占比增加。应加强小学生视力干预,抓早抓小,切实预防、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2.
聂俊峰 《中国校医》2022,36(11):814-8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13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10 734人份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低下(48.46%)、龋齿(50.15%)、沙眼(2.74%)、营养不良 (12.32%)、肥胖(4.65%)、超重(7.98%)。其中,男女学生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0.05,P<0.001);肥胖、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1.83,P<0.001;χ2=45.42,P<0.001);小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等几个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超重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χ2=1 101.73,P<0.001,χ2=5.23,P=0.010);龋齿、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χ2=206.19,P<0.001;χ2=52.11,P<0.001;χ2=5.68,P=0.020);不同类别的小学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城区小学的学生高于乡村小学和民工小学(χ2=109.89,8.98,27.98,均P<0.001);龋齿、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民工小学的学生高于城区小学和乡村小学(χ2=107.93,44.21,均P<0.001;)。结论 番禺区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视力低下及龋齿、营养不佳及肥胖和超重等,其中民工小学的学生尤为严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伤行为量表对2 178名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37%(442名),女生(22.87%)高于男生(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1);不同年级、学业成绩、朋友个数、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收入之间自伤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9,24.57,22.43,28.70,11.03,P值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二年级(OR=1.49)、女生(OR=1.60)、没有朋友(OR=2.61)、学业成绩较差(OR=1.89)、父母离异(OR=2.20)、父母再婚(OR=1.59)是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情况不乐观,人际、学业、家庭等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通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市17所学校共2568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南通市2568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2.09%。学生视力不良的严重程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56.7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518,95%CI:1.222~1.885)、初中及以上学段(OR=3.712,95%CI:2.866~4.808)、每天吃甜食≥1次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每周上体育课≥5节(OR=0.399,95%CI:0.160~0.994)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南通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为严峻,学生视力不良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参加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河南省7~18岁学生共39 675人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9—10月收集其血压、身体发育相关指标,描述并比较男女、城乡各年龄组血压偏高检出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压偏高总检出率男生为20.8%,大于女生的12.4%(χ2=504.706,P<0.001),城市学生为16.2%,略小于乡村学生的17.0%(χ2=5.294,P=0.022);超重肥胖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5.4%,大于体重正常或消瘦学生的13.7%(χ2=734.088,P<0.001),所有学段均为超重肥胖学生检出率大于体重正常或消瘦学生;血压与腰围、体重、BMI均呈现正相关,收缩压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0.555、0.461,舒张压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0.390、0.326,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7~9岁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