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间共行喉手术123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66例,占全部喉手术的54%,5年生存率分别为T_(1~2)为81.8%(18/22),T_(3~4)为72.7%(8/11)。喉部分切除术中T_3、T_4占33.3%(22/66),并对晚期喉癌的部分喉切除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1987年3月至1994年6月间行施的472例颈淋巴结清除术,其中19例发生乳糜瘘(4.0%)。右侧颈清术259例,瘘4例(1.5%);左侧颈清术213例,瘘15例(7.0%);前上纵隔清除术11例,瘘8例(42.1%)。保守治疗16例(84.2%);再手术治疗(结扎)3例,占15.8%。并对锁骨上淋巴管和胸导管的处理方法、避免乳糜瘘的措施及疹发生后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前组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在鼻内窥镜下行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前组鼻窦炎,窦息肉51例,经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治愈32例(62.7%),显效12例(23.5%),有效3例(5.8%),总有效率为92.2%表明该手术式是治疗前组鼻窦炎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显微转移与迟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例双侧或对侧无临床淋巴结转移(cN0)的声门型喉癌作了颈显微转移和迟发转移观察。结果显示T1~T4双侧cN0的同侧显微转移率分别为0/1、22.5%、31.6%和37,5%,平均26.3%;同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1/3、2/11、2/6和2/3,平均30.4%;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0/4、6.1%、8.0%和18.2%,平均7.9%。T2~T4对侧cN0的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9.5%、26.1%和28.6%,平均19.6%。此数据对于决定cN0者是否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联合切断鼻腔的部分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5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0天时显效100%,术后6个月~1年时显效89.2%(45/51),有效为10.8%(6/51)。术后鼻分泌物中组胺含量、嗜酸细胞和嗜硷细胞数量也较术前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对764例半面痉挛病人行面神经鼓室段针刺梳理术,术后信访326例3~7年,痊愈109例(32.4%),好转182例(55.8%);总有效率为89.3%(291/326);无效35例(10.7%)。对无效的35例又行第2次或第3次梳理术,术后随访3年,治愈23例(65.7%)。  相似文献   

8.
43例食管穿孔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2-1995年间我院收治43例食管穿孔病人,男36例,女7例,年龄4个月~84岁。由食管异物引起穿孔者30例,全麻气管插管损伤1例,食管癌穿孔3例,继发于颈段食管手术后穿孔5例,颈部外伤并发食管穿孔2例,贲门痉挛致巨大食管和食管憩室自发性食管穿孔各1例。经保守治疗37例,手术修补3例,食管癌外科治疗3例。结果24例治愈(55.8%);未愈失访3例;死亡16例(37.2%),死亡原因中,纵隔、胸膜腔感染无法控制5例,大血管破裂出血9例(主动脉弓破裂8例,颈总动脉破裂1例);全身衰竭2例。认为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Pearson(1980)提出近似全喉切除术(neartotallaryngectomy,NTL)后,患者虽不能用鼻呼吸,却可发出嗓音,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回顾分析福州市两个医院1980~1992年间对96例喉癌患者施行NTL的经验,介绍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径路和方法,分析治愈率和并发症。本组96例中,术后3~4周仅7例无声,89例(92.7%)术后能连续大声说话;术后早期(1~3周)34.4%(33l96)虽有轻度误吸,均能在4~6周后恢复;18.8%(18/96)病例气管造口狭窄,经Z形模扩张而拔管。73例随访时间5年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和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79.5%(58/73)和71.2%(52/73)。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畸形附250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1977年4月~1990年9月250例(255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术中所见进行分析。其中面神经畸形68耳(26.7%);鼓索神经异常151耳(59.2%)。面神经畸形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Ⅰ级中为24/69(34.8%);Ⅱ级中为23/43(53.5%),Ⅲ级中为24/143(16.8%)。Ⅰ、Ⅱ级中面神经畸形主要表现为水平部骨管缺损和前位(掩盖前庭窗),Ⅲ级中则以面神经降部异常走行为著。8耳(3.1%)鼓索神经异常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Ⅰ级中为5耳(7;2%),Ⅱ级中为3耳(7.O%),Ⅲ级中为143耳;术中鼓索神经均未被发现。在Ⅰ、Ⅱ级中鼓索神经呈低位或高位为主。全组有2例(Ⅲ级)因术中误伤闭锁板内异常走行的面神经,经立即减压处理,其不完全性面瘫均于术后2~3月内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1985~1990年我院共收治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79例,最常见发病部位是颈内静脉上群淋巴结(58.2%)。N2、N3占全组68.4%,最终发现原发灶18例(22.8%),鼻咽是最常见部位。治疗方法分三种,即单纯放疗;放疗加化疗;手术加放疗。2年总生存率46.8%,4年总生存率19.0%。三种治疗方法比较,手术加放疗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6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男2例,女4例,年龄41-70岁,病程6个月~18年,1例为双侧同时发病,5例为两侧先后发病,其间隔时间为1-17.5年,两侧受累支别呈不完全对称性。经双侧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例;单侧微血管减压术并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1例;单侧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3例;双侧周围支无水酒精封闭术1例,单侧无水酒精封闭和单侧周围支撕脱加热凝术治疗各2例,均获治愈,随访8-24月无复发。总结双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注意点,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多种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0年4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状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的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因素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行扁桃体摘除患者71例,男35例,女36例。肾活检后观察时间5~19年,平均9年9个月,扁桃体术后观察时间3~18年,平均8年8个月。肾活检至手术时间平均11.8个月,其中1年以内手术56例(78.9%)。结果全组预后肾功能缓解20例(28.2%),肾功能保持44例(62.%),肾功能降低4例(5.6%),肾功能不全3例(4.2%),其缓解率为28.2%,肾功能保持率为90.1%。发病年龄19岁以下和20岁以上缓解率无差异,肾功能保持率分别为100%和83.7%(P<0.0…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普通鼻出血(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2月~6月,应用微波手术仪,在鼻内窥镜下门诊治疗普通鼻出血56例。本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止血迅速,无痛操作,对鼻腔中、后部位的止血尤为显著。术后观察3~6个月,均未再出血。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鼓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鼓室是指中耳原因不明的出血而蓄积咖啡色分泌物、鼓膜呈蓝色的临床现象。作者于1991~1994年共诊治特发性血鼓室18耳,经额骨CT扫描、鼓室。乳突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其中6耳(33.3%)诊断为胆固醇肉芽肿,12耳除中耳有咖啡色液体外,未发现肉芽组织。8例患者对侧耳诊断为一般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随访0.5~3年,2耳复发,1耳自愈,15耳治愈。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总结一组应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技术,即在鼻内窥镜监视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馒性泪囊炎患者59例(69例眼)的临床随访结果,随访3~13个月,治愈率81.3%,好转率8.7%,无效10.0%。总有效率90.O%,与传统手术无差异,但治愈率高于传统方法。本文着重从慢性泪囊炎疾病特点及经鼻实施手术的角度探讨影响预后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龈35%,而唇、舌部少见。除10例失访外(作死亡计算)余下97例患者分别随访3~12年,随访率为92.4%,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45.8%,31.8%。死亡病例79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32.8%,远处转移44.3%,淋巴转移6.3%,其它死因占16.5%。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表明:①手术切除原发灶组3,5年生存率均为0%。冷冻治疗原发灶组则为37.5%,31.2%。后者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别。②选择性颈清25例,3,5年生存率为52.6%,30.0%,治疗性颈清37例,其3,5年生存率为40.6%,19.2%,无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前者组中患者预后稍好。本组资料颈清病检中淋巴结阳性率高达79.0%。cN_0有53%转移阳性率。作者建议做选择性颈清扫术是必须的。③107例中手术、冷冻及综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显示以综合治疗法为最好。因此,作者以为恶性黑色素瘤应该综合治疗,颈清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报道113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咽胃吻合术、结肠代食管、游离空肠或前臂游离皮瓣以及残存下咽粘膜等方法重建上消化道,全组早期吞咽功能恢复率为94.6%。应用保留全喉或部分喉以及T-E分路等方法同时重建发音功能者25例,占总数的22.1%。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60.2%、40.7%。手术死亡2例,占全组的1.8%。作者认为所应用的上消化道重建方法是有效而可靠的,某些病例同时恢复和重建发音功能的措施也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