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0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为80.77±4.30,元认知能力偏低;(2)高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低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3)统招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高职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4)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元认知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觉察压力量表(P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新乡医学院本科护生共255人进行调查。结果:见习后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常模低;见习后护生效能感与觉察压力、自我肯定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难以识别自己、外向型思维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结论:临床见习是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初步接触,是护生重新审视护理学专业的过程,分析影响见习后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家庭、见习医院三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正确的办法控制护生的不良情绪,为护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生的人际容纳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容纳他人及被他人容纳感量表、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88名本、专科护生实施调查。结果:护生人际容纳得分为72.68±9.75分;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与人际容纳呈正相关;多元回归显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历层次是人际容纳的三个影响因素。结论:护生人际容纳水平较低,护理教育者应立足于改变可控的影响因素,提高其人际容纳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教老师如何培养护生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16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性格外向、热爱护理专业以及民主型家庭的护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性格内向、管教严厉以及对护理岗位不专一的护生;有99人(70%)的护生期望带教老师是“激励型”的;临床实践能力4项指标有52人(37%)能力“强”;自我效能感有57人(40%)填写“工作中自信”,即自我效能感“强”。结论了解影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带教老师因材施教,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习适应性量表对25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P<0.05),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适应有预测作用(P<0.05),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预测作用高于时间价值观。结论应着重加强护理本科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的培养,提高护生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核心自我评价现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29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均分为(2.99±0.33)分,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呈正相关,与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也呈正相关(P<0.0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年级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有关.结论: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就越强,因此,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核心自我评价的提高,强调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促进本科护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级护理专业护生496名,予以常规教学模式,设置为对照组;选取2021级护理专业护生419名,予以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设置为观察组。评估不同教学模式在2组护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学期末,观察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组间护理专业认同水平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护生学期末理论知识、操作间技能考核分数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护生对于课程思政相关调查内容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护生对于教学服务满意度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某高职2016级28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1.05±2.22)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3.93±2.42)分;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特点,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期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护理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的差异,分析护生护理综合成绩与其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护生护理综合成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476名护生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护理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的护生在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上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护理综合成绩与自我效能、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探讨护生护理综合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综合成绩(专业实务、实践能力)各分数段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存在差异(P < 0.01),且与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能力均呈成正相关关系(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分析能力、学习行为效能感、开放思想、一般自我效能感、系统化能力纳入回归方程,对护生的护理综合成绩有积极预测作用。结论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应从发挥护生自主学习和管理、加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角度出发,提高护生护理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0.
辛莘  何成森 《安徽医学》2010,31(5):521-523
目的探索自尊、自我效能、负性生活事件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对合肥市随机抽取的8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专科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存在差异,专科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2.33%,本科生为7.49%;自杀意念与抑郁、绝望、负性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的医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自尊、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医学生自杀意念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护士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医院护士和护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差异.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90名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急救部的护士及78名普通护校刚毕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急救类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分数明显低于护校的护士(t=-2.914,P=o.044),而回避失败的动机则明显高于护校护士(t=2.789,P=0.049);(2)麻醉科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成就动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救类护士除希望成功因子明显低于护校护士(P<0.05),回避失败、过度努力均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另12.22%的急救类护士成就动机达中等水平,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4)急救类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的分数均显著低于护校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麻醉科护士、ICU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在职护士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动向,减轻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绵阳市农村社区人群焦虑情绪与自我效能、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我效能评估量表、自尊评估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绵阳市游仙区农村社区1 984名村民进行测查.结果 焦虑情绪与自我效能成显著负相关(r=-0.25,P〈0.01),焦虑情绪与自尊成显著负相关(r=-0.25,P〈0.01),自我效能与自尊成显著正相关(r=0.50,P〈0.01).结论 绵阳市农村社区人群焦虑情绪与自我效能、自尊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道德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道德行为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问卷对6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女生道德行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幸福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道德行为和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9,P<0.05)。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爱心奉献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r=0.090,P<0.05;r=0.122,P<0.001;r=0.314,P<0.001)。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259,P=0.000)。自我效能感在道德行为与幸福感之间有中介效应。结论自我效能感在道德行为和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接纳、自尊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以及对三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方法以36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结果①初中生自尊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年级主效应显著,自我接纳的年级主效应显著,自我效能的年级主效应显著(P均〈0.01);②自我接纳、自尊及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量表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自尊在自我接纳与自我效能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为医学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自制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全国3 426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4.56±18.84)分,其中男性(94.36±20.96)分,女性(94.67±17.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7,P=0.641)。各学校间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335,P〈0.001)。一般自我效能(GSES)总分为(26.04±5.65)分,男性(26.72±6.03)分,女性(25.63±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8,P〈0.001)。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387 7(F=100.78,P〈0.0001)。结论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加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职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评估234名在读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结果中职护理学生整体职业认同水平乐观,234名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平均分为(72.31±9.80)分,职业自我认知平均得分为(39.51±5.92)分,职业自我体验平均得分为(23.81±3.49)分,职业自我控制平均得分为(8.97±2.49)分。家庭有无从事医疗相关行业对学生职业认同有明显影响(t=2.32,P〈0.05),且在职业自我体验维度中有差异性(t=3.15,P〈0.05);选择专业的初衷会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情况,因自身喜爱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得分要高于因听从家长安排、调剂、听别人推荐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P〈0.05)。结论家庭环境、选择志愿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认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2~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采用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量表得分为(12.31±2.22)分,得分指数为(0.61±0.02),认知水平偏低。不同年龄段、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在职和退休、城市和乡村、有无家族史的患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居住地、经济水平和家族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冠心病自我效能得分为(84.19±6.54)分,得分指数为(0.70±0.03),自我效能不高。不同年龄段、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高盐或/和高盐饮食、是否坚持运动、城市和乡村、有无家族史的患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运动锻炼、居住地及经济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偏低,疾病认知受到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居住地、经济水平和家族史的显著影响,而自我效能受到年龄、教育水平、运动锻炼、居住地及经济水平的显著影响,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护理管理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关系,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山东医专2012、2013级护生54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的现状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专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不高(24.33±5.23),支持性沟通能力的总分评定等级为良(68.49±11.69),其中支持性沟通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负面反馈和辅导与咨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成显著正相关(r=0.57,P〈0.001)。结论专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有待于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52名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71,低于量表常模水平(P<0.01);不同性别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教龄、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衰竭上有统计学差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教龄和职称可以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