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27岁,因孕2产1,孕40~(+5)周,于1993年10月8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本次妊娠经过顺利。2年前,因足月臀位在家中分娩因后出头困难致新生儿死亡,故要求住院分娩。 入院检查:身高168cm,体重85kg,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血压17/11kPa,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产科情况:腹膨隆,子宫底高35cm,腹围92cm,胎方位为枕右前,胎心144次/分,胎动正常,胎头已入盆,无宫缩。肛查:  相似文献   

2.
在原发性脑内出血中以双侧同时发生的对称性基底节出血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分娩合并双侧壳核出血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孕30~+周,因不明原因剧烈头痛于1989年9月3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第2天下午分娩发作,于第二产程时烦燥不安、神志恍惚、阵发性四肢强直性抽搐、口吐白沫、唇指发绀,心律不齐。抽搐时血压18.6~20/13.3~14.6kPa,抽搐间歇期13.3~14.6/8~10.6kPa。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颈部主动脉弓动脉瘤为国际上罕见病例,国內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外科治疗成功的左颈部主动咏弓动脉瘤病例。男孩 16岁病案号329027 4岁时偶然发现左颈部有震颤,15岁时发现左锁骨上窝有搏动性包块,逐渐增大。1989年2月24日住我院。体检:气管居小,心脏无杂音。右上肢血压17.3/10.7kPa,左上肢血压12.5/9.3kPa。股动脉血压测不清。左锁骨上窝可触及2×2.5cm大小的搏动性包块,不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9岁,汉族,工人。1994年1月8日晚9时左右,因关节痛服用浸于酒中的雪上一支蒿块根约0.5cm×7.5cm(约4~5g),同时饮这种药酒约60~80ml,半小时后感头晕、心悸、四肢麻木、恶心,频繁呕吐(均为胃内容物),随之抽搐、昏迷,急诊入院。查体:血压6/0kPa,脉搏摸不到,呼吸急促、不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5岁,孕2产0,41~ 孕周,自觉胎动减少一天,以胎儿窘迫,于1987年10月15日下午4时30分入院。体查:血压15.96/10.64 kPa(120/80 mmg),脉搏80次/分,胎心音140次/分,枕右前位,无产兆。肛查:宫口开大0.5cm,先露—1~0,当日晚8时至12时胎心均正常。10月16日凌晨1时突然胎膜破裂,继之阴道流血约300ml,色鲜红,胎心音消失,血压、脉搏无改变。B超诊断为死胎、胎盘早剥。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其下缘基底膜见液性暗区约4ml。再次肛查宫口开大1cm,先露—1~0,不规则宫缩,阴道流血未止,估计不能短期内分娩,立即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死婴,体重3700g,羊水清。胎盘附着于子宫体左侧壁,呈球拍状,母面无血块压迹,宫腔无凝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8岁。因阵发性高血压3个月,于1987年7月6日入院。发作时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头晕、视物不清,血压骤升升至22.7—24/14.7—16kPa,曾多次昏倒。发作间期血压16—18.7/10.7—12kPa。检查:血压18.7—12kPa,肾区按摩试验升高4—2.7kPa,儿茶酚胺定性(-),其他化验均在正常值范围。EKG 正常,CT:左肾上腺区约5.2cm×4.5cm 囊性肿物,初步诊断: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术前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准备,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见左肾下移,囊肿出自肾上腺,与肾上腺极轻度粘连。摘除囊肿约5.4 cm×5cm×4.7cm,包膜完整,灰黄色,表面光滑,囊壁较薄,囊内为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咳血,头晕20h于2003年8月10日8时入院。既往支气管扩张症10年,高血压8年,血压最高达24.0/13.3kPa。查体:BP14.7/10.7kPa,神清,贫血貌,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34岁。发现腹部包块伴隐痛7年,于1991年5月14日入院。查体:血压16/10kPa。左中腹部触及约6cm×5cm大小的包块,固定。血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ECG示窦速,心肌损害,左室大。B超、CT检查,提示腹膜后肿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后血压18/12kPa,心率82次/min,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顺利。切应时血压升至24/13kPa,疑麻醉浅,经加深麻醉血压不降。手术挤压肿瘤时,血压骤升至36/19kPa,心率130次/min,诊断嗜铬细胞瘤无疑。即增加静脉开放,行平均  相似文献   

9.
[例1]28岁。孕40周,第一胎,骶左前,临产,1983年7月19日入院。检查:PB110/70(核15/qkpa),宫高30cm,腹围90cm,胎心140次。因臂位,患者申请剖宫产术分娩。19日17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首次注入2%利多卡因5ml,经5分钟后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烦躁、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60/40(核8/5 Kpa)。立即取左侧卧位同时使用升压药,约5分钟后血压恢复正常,症  相似文献   

10.
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瘤中威胁生命的最常见病。当瘤体直径大于7cm时死亡率高达72%~83%。我科于2005年9月27日至10月16日成功救治一名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10cm伴破裂的老年患者,周密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顺利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脐周轻度隐痛10个月逐渐加重并伴昏厥。E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达10cm,诊断“腹主动脉瘤”,于9月27日收住本院。入院后患者精神状态差,血压16kPa/11kPa。当晚19:00出现腹部剧痛,血压降至10.7kPa/6.6kPa,疑为瘤体破裂,于21:30急诊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返回ICU1小…  相似文献   

11.
患者21岁,1989年11月21日因妊娠40周临产入院。此次妊娠无特殊不适。21日2时规律宫缩,自然破膜。入院时宫口开8cm,21日4时15分自娩一男婴,重3300克,评10分。21日4时50分徒手削离胎盘,完整,部分粘连。产后出血600ml。血压11.9/7.9kPa。检查见宫颈完整,后穹窿反S形裂口长约12cm。全麻下缝合术。住院6天,母婴平安出院。患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3岁,维吾尔族,纺织工人,足月妊娠。分娩时发生大出血,血压降至12/8kPa(90/60mmHg),血红蛋白58g/L,需要输血。配血时,用各种方法反复进行交叉配合试验,主侧总是凝集。将标本送乌鲁木齐市中心血站血清室请帮助鉴定。他们通过不同温度交叉配血试验、胶体介质试验,  相似文献   

13.
例一:聂××,男,63岁,离休干部,患者发现血压升高20余年,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素片,血压稳定21.33/12kPa,近一年来,服用复方降压素效果不佳,血压在22.67~25.33/13.33~16kPa,常有头痛、头昏、肢体麻木,于90年10月30日开始服用巯甲丙脯酸25mg 3/日,2天后血压稳定在21.33/12kPa,上述症状消失。90年11月6日发  相似文献   

14.
产褥期     
960172产褥期脑血管病(附1例报告)/乔荣华∥河北医药.一1995,17(2)·一128 我院成功救治产后缺血性脑梗塞合并须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患者,24岁。产前有重度妊高症及先兆子痛,临产时血压24.0,/13.3kPa,用药后曾降至9.3/5.3kPa。分娩后即述头痛,第二天子宫出血600ml,在当地医院输血300rnl。产后第三夭出现失语,右半身运动障碍,意识不清,并进行性加重至昏迷,大小便失禁。于产后第四天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00次/分,呼吸2G次/分,血压2。/1 4.7kPa。意识不清,呈醒状昏迷,瞳孔直径0.6cm,双侧等大等圆,惫膜及压眶反射均消失。颈项强…  相似文献   

15.
患,28岁。因产后阴道大量出血、血压持续不升9小时于1997年10月15日19时10分入院。患于1997年10月15日10时30分在当地卫生院因妊娠38周顺产1男活婴,分娩后胎盘不下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产后阴道大量出血,11时后血压降低至4.1~5.3/0kPa,在该院曾给输血800ml、输液及宫缩剂等治疗,阴道出血不止,血压持续不升,于19时10分转入我院。孕期曾有妊娠高血压史,血压达25.3/14.1kPa,未作任何治疗。体检:体温36.4℃,脉搏72次/min.弱,呼吸30次/min,  相似文献   

16.
卧位型心绞痛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一个类型,指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严重心律失常。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无明显关系。硝酸甘油的疗效不明显或只得到暂时缓解。现将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4岁,干部家属。近3年来反复夜间睡眠中发作,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部放射,疼痛持续20~40min,伴胸闷、心悸、头晕、乏力。每次发作症状相似。有高血压(最高时血压24/8kPa,平常血压18.7/8kPa),动脉硬化病史5年。发作时查体,血压26/12kPa,脉搏不规则,约120次/min,呼吸20次/min.无杵状指(趾),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唇无紫绀,颈静脉稍充盈,两肺少许湿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2 岁,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 年于 2000 年 9 月 20日入院.患者 1997 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4 0/12 0 kPa,稍有头晕,诊断"高血压病",口服降压药后血压能降至 20 0/10 0 kPa,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占位,未治疗.后因血压反复阵发性升高而来我院,行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 5 7 cm × 4 4 cm 的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查体:血压 20 0/12 0 kPa,体型中等,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钾 3 8 mmol/L,血钙 2 30 mmol/L;血醛固酮:卧位 219 8 pmol/L,立位 725 0 pmol/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卧位 40 ng/L,立位 73 2 ng/L;血浆肾素活性:卧位 1 17 μg/(L@h),立位 3 33 μg/(L@h);血浆ACTH 0 点3 3 pmol/ L(正常值 0~10 2 pmol/L), 8 点:8 2 pmol/L(正常值 5 5~15 0 pmol/L);血皮质醇 0 点 91 5 nmol/L(正常值 0~165 7 nmol/L),8 点 594 5 nmol/L(正常值 198 7~797 5 nmol/L).3 次 24 h 尿儿茶酚胺(CA)、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均正常.诊断:①左肾上腺无功能瘤;②高血压病.于 2000 年 10 月 19 日在全麻下拟行左肾上腺腺瘤摘除术,术中在左肾上腺区未发现肿瘤,肾上腺正常,于脾脏内侧,主动脉左侧发现一肿物,大小 5 cm × 4 cm × 4 cm,触之搏动明显,考虑为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18.
患者,23岁,第一胎。因孕足月临产2小时,于1991年8月1日9时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76次,呼吸20次,血压17.3/13.3kPa心肺(一),胎位LOA,胎心128次/分,宫颈口未开.待产10小时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3cm时胎膜自破,宫口近开全时出现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血压20.0/17.3kPa.主诉头痛、头晕、静滴雷及丁并滴催产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行胎吸助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摘要例1,男性,53岁。因“脑血管意外”,于1986年10月4日住某县医院治疗。治疗中,发现病情随血压阵发性增高而波动,血压一般波动在24~34.7/13.3~21.3kPa 之间,严重时收缩压超过40kPa。既往无高血压史。以“(1)脑血管意外;(2)嗜铬细胞瘤待除”于同年10月20日转我院,入院时血压21.3/13.3kPa。经观察血压呈阵发性升高,发作期尿查 VMA 值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男患,38岁,体重52kg。B 超提示:肝占位性病变。CT 提示:肝胆肿瘤。查体:体温36.2℃,脉搏120次/分,血压18.7/12.0kPa,巩膜皮肤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4.0cm,质软。腹腔镜发现肝左内叶胆囊内侧6×7cm 肿瘤,紫红色,表面血管怒张,右肝近膈面有凸起肿块。在全麻下手术探查,发现在内侧叶和前叶之间有一巨大血管瘤,约15×12cm,因未做好术前准备关腹。10月12日二次手术,入室时血压20.0/13.3kPa,脉搏100次/分,呼吸14次/分。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