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胆囊十二指肠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急诊手术,术中确诊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修补十二指肠瘘口,另1例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均一期手术治愈胆囊十二指肠瘘,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手术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率低,术中发现结石性肠梗阻均应探查有无胆肠瘘,选择恰当的术式,可以一期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术前评估、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术前及术中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术前CT检查考虑胆囊结石与胆石性肠梗阻。术中探查见回盲部40cm处结石嵌顿,随后成功行肠切开取石、十二指肠瘘口修补、胆囊切除。术后痊愈出院,随访至目前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临床罕见,早期的明确诊断及精确的评估是关键,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200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行单纯小肠切开取石术(4例开放手术, 2例腹腔镜辅助手术), 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口修补术(1例开放手术, 1例腹腔镜辅助手术), 1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 1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胆囊十二指肠瘘切除修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1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总体疗效满意。术后2例出现切口感染, 其余均治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发生。本研究显示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手术风险较高, 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善县中医院和嘉兴市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诊治的16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检查,胆囊或胆管积气6例,肠腔内异位结石2例;腹部平片,胆道积气2例,腹腔内高密度影2例;腹部CT,胆道积气10例,肠管内异位结石1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口1例。本组保守治疗成功1例;手术治疗共15例,其中14例切开取石,挤入盲肠1例;无同期行胆囊切除及十二指肠瘘口修补术病例,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腹部CT是胆石性肠梗阻最具价值的检查,特别是冠状位图像。B超可反复多次检查,可发现原有的胆囊结石消失或结石减少。腹部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可能鉴别出梗阻的大体部位,排除结石梗阻。详细询问有无胆囊结石等病史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有参考价值。手术是解除胆石性肠梗阻快捷、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应实施最简单有效的损伤控制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6.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讨论15例胆石性肠梗阻病例,并回顾部分国内外资料。结果 15例胆石性肠梗阻病例中,9例误诊。均手术治疗,其中小肠切开取石11例,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3例,小肠切除1例。全组均治愈,无死亡。结论 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并且绝大部分结石是经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进入肠道的。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了解病史,熟悉其X线、BUS及CT的特征性变化,误诊是可以避免的。本病应根据病情及病变局部情况,分别采取肠道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及内瘘修补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胆石性肠梗阻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2000-2009年国内相关文献,对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中4例为60岁以上女性,其中3例有胆石病史,胆石经胆囊十二指肠瘘排入肠道 另2例有胆肠内引流术史,胆石经内引流口排入肠道.4例行肠切开取石并肠道胆道彻底手术,另1例行单纯肠切开取石 5例患者均手术治愈,术后无复发病例.国内文献复习共获取胆石性肠梗阻有效病例441例,占所有肠梗阻的1.15%,其中女性患者占67.12%,老年患者占73.56%.87.92%的胆石是经胆肠内瘘口排入肠道 64.17%的梗阻位于回肠.术前有71.89%的患者误诊为其他类型肠梗阻.225例行肠切开取石并肠道胆道彻底性手术,其术后复发率及胆囊癌变率低于216例行单纯肠切开取石患者(均P<0.05) 而术后胆肠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治愈率及死亡率两种术式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胆石性肠梗阻发病率低,以老年女性多见 胆石多经胆肠内瘘口进入肠道,梗阻部位以回肠多见.单纯肠切开取石术后有一定的复发及胆囊癌变风险,故若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应首选肠切开取石并胆道肠道彻底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附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1985年~2000年共收治胆石性肠梗阻11例,术前仅3例确诊.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肠管切开取石,1例因肠坏死切除坏死肠段.失访2例,余9例患者一期术后6~9月行胆囊切除和(或)内瘘修补术. 结果Ⅰ期手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结果显示Ⅱ期手术后9例患者均获治愈. 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术前确诊率低,但及时的B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分期手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机械性肠梗阻,多因胆囊巨大结石通过胆肠内瘘排入肠道引起阻塞性肠梗阻.治疗的关键是梗阻原因的诊断,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2013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了1例老年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术前经X线片和CT检查胆囊壁增厚与十二指肠粘连窦道形成,左髂区机械性肠梗阻(胆源性结石直径约4 cm),内科治疗3d后行急诊剖腹探查+取石术治疗肠梗阻,术中见胆囊无结石,与家属沟通后未切除胆囊,术后随访观察.随访至2013年12月患者恢复较好,复查B超胆囊肠道内瘘口未显示,胆囊炎症消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结果。
结果:18例平均年龄64.3岁,男女比例为1∶5。术前诊断率为77.8%。1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一期肠切开取石手术,8例行一期行肠切开取石及二期胆囊切除加胆肠内瘘修补术,6例行一期手术解决肠道梗阻同时处理病变胆囊及胆肠内瘘,1例既往有胆肠内引流手术史患者一期行肠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口切开取石、原胆肠吻合口整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9%,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死亡1例(5.5%),为术后第4天死于心肌梗塞。
结论:胆石性肠梗阻以老年女性患者为主,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胆石性肠梗阻应尽早外科干预,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