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我国每年有12万~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其中多数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多数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患者是由于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 TGF-β、Nodal、MAPK、Wnt、Notch 等信号通路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循环途径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基因或信号通路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该文以各种信号通路为主线,总结各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这些信号通路和基因改变或异常表达引发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发育遗传学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htl、nodal、Homeobox、TGF-β、Pax3基因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旨在揭示发育遗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先心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主要由于胚胎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脏血管异常发育所引起,遗传度为55%-65%。先心病不但涉及多种基因,且与这些基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先后表达和相互作用有关,其中任何基因表达质或量的异常,都可能影响心脏的发育,导致先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在诱导心肌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中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LTB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用TGF-β1相关信号通路阻断剂探讨TGF-β1调节LTBP2表达改变的信号传导机制.结果 LTBP2基因表达随着TGF-β1浓度增加(0、2、5及10 μg/L)而明显升高,在5μg/L时刺激最强(P<0.05);5μg/L的TGF-β1刺激下心肌细胞内LTBP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均在12 h最高,24 h开始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TGF-β1明显升高LTBP2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显示TGF-β1在心肌细胞内主要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诱导LTBP2的表达.结论TGF-β1在乳鼠心肌细胞内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上调LTB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苏州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现状,探讨先心病的筛查与管理模式,以提高先心病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苏州市2020年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为先心筛查指标,对筛查结果阳性者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诊断,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访其3月龄、6月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85918名新生儿中,筛查阳性2615例,占3.04%,共诊断新生儿223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6.23‰,3月龄共随访到456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健康体检情况,6月龄共随访到451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健康体检情况。结论 通过心脏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测定的联合筛查模式是新生儿先心病的可靠筛查手段,基于助产机构的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Nodal分子是胚胎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发生素分子(Morphoge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它在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诱导中胚层和形成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Nodal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高表达,而在胚胎晚期呈低表达,在成年正常个体中仅表达于少数几种生殖系统组织[2]。最近研究表明Nodal分子在多种恶  相似文献   

7.
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对Smad通路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ad通路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胞外信号自跨膜受体向核内传递的信号通路.Smads最终与靶基因启动子结合,完成TGF-β对核内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UPP)是参与众多细胞生理事件的重要蛋白水解途径.Smad通路的适时关闭是完成Smads正确转录调控功能的重要机制.近3年的最新研究发现了降解Smads及Smad通路调节蛋白的泛素连接酶新成员,如Smurf1、Smurf2、SCF/Roc1、SIAH1、UbcH5等,从而证明Smad通路的关闭和调节通过UPP实现.本文首次综述了UPP对Smad通路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受到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多种因素的调控。TGF-β1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TGF-β1/Smad和TGF-β1/ERK信号通路是传导TGF-β1的主要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就TGF-β1/Smad和TGF-β1/ERK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人类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畸形,也是婴幼儿非感染性疾病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量研究表明Nkx2.5是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的突变将影响心脏发育导致先心病。本文就Nkx2.5基因与先心病的关系与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诱导心肌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中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LTB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用TGF-β1相关信号通路阻断剂探讨TGF-β1调节LTBP2表达改变的信号传导机制。 结果:LTBP2基因表达随着TGF-β1浓度增加(0、2、5、10 ng/mL)而明显升高,在5 ng/mL时刺激最强(P < 0.05);5 ng/mL的TGF-β1刺激下心肌细胞内LTBP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均在12 h最高,24 h开始呈下降趋势(P < 0.05或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TGF-β1明显升高LTBP2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显示TGF-β1在心肌细胞内主要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诱导LTBP2的表达。 结论:TGF-β1在乳鼠心肌细胞内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上调LTB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正>目的:RNF41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在心脏的发育过程和功能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NF4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蒙族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11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组)和108例非先心病患儿(对照组)的RNF41基因位点rs116861857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包含NOG基因的TGF-β/BMP信号通路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GF-β/BMP信号通路基因芯片检测了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胚胎组织的m RNA表达谱的差异,差异最大的NOG基因进一步用Western-blot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有24个基因存在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进行功能研究发现,NOG基因作为BMP配体的抑制因子,在蛋白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G基因的表达上调与自然流产有关,可能的机制为NOG基因表达上调引起了TGF-β/BMP信号通路功能失调参与了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TGF-β信号途径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肿瘤发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 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 ,都会导致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 Sm ad蛋白异常表达使 TGF-β诱导凋亡的能力提高。 TGF-β在 G1 期中发挥它调节细胞周期的作用。 TGF-β和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TGF-β/Sm ads途径能够诱导生长抑制和凋亡反应 ,这一途径细胞间的组分失活将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肿瘤发生的始动阶段肿瘤细胞中 TGF-β受体的瞬时下调或 Sm ad蛋白的功能失活 ,导致细胞对 TGF-β诱导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信号失调。结果细胞生长失去控制 ,诱发细胞突变 ,促进肿瘤的恶化。后期 TGF-β/Sm ads信号恢复 ,TGF-β信号增强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研究 TGF-β信号转导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对肿瘤转移的防治 ,肿瘤治疗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彭婷  李笑天  左伋 《国际遗传学杂志》2007,30(6):452-455,460
摘要:NKX2.5/CSX基因的突变造成多种形态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之一。 NKX2.5基因的生殖细胞突变,目前已经发现29种,分别为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缺失等,导致NKX2.5蛋白与DNA结合功能下降或失活,在先心病发病中占据重要位置。最近研究发现,在复杂型先心病中存在多种NKX2.5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多个体细胞突变可能在先心病发病中起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Cx4 3是哺乳动物心脏中最主要的连接蛋白。近年的研究表明它在心脏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Cx4 3基因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综述了 Cx4 3的结构、表达及其与心脏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对心功能产生实际或潜在影响的一组先天畸形,为目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先心病中约有20%常伴有心脏外其他系统畸形,称之为先天性心脏病伴其他系统畸形,约80%仅表现为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17.
许晨  胡雪峰 《解剖学报》2021,52(2):317-322
哺乳动物上腭的发生包括原生腭和次生腭的发生。其中,次生腭的发生涉及到高度动态的形态发生过程,分为腭突生长及模式化,两侧腭突的上抬/重定位,两侧腭突的黏附和融合形成次生腭等过程。近来的研究表明,上腭发育所需的基因,包括了声波刺猬蛋白(Sh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Wnt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信号通路的异常都会引起腭发育异常,甚至出现腭裂。本文中我们综述了上腭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至关重要的基因及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临床疑似病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FM)检查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先天性心脏病中,青紫型先心21例(26.9%),非青紫型先心57例(73.1%).最常见先心病类型构成比为室间隔缺损(VSD)(37.2%)、动脉导管未闭(PDA)(29.5%)、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7.7%)、肺动脉闭锁(PA)(6.4%).12.8%合并有心外畸形.临床表现以心脏杂音、不同程度青紫、气促为最常见,部分病人可无气促、无心脏杂音,部分青紫型先心及多数非青紫型先心可无紫绀.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临床表现复杂,对可疑病例应尽早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FM)检查以明确诊断.对有先心病高危因素者,应重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重症先心病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GATA6属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细胞的早期标志之一,是参与人类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它对心脏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通过对CHD患者的GATA6基因进行测序,我们发现CHD患者的GATA6基因有不同位点的突变,这些突变位点的检出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每年有近120万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因仍无法确定,但目前认为遗传与环境互作为重要因素[1]。心脏发生是基因网络精确互作和调控的产物,影响着细胞的分化,迁移,增殖和凋亡等方面生理状态[2]。心脏作为胚胎发育过程中最先形成的器官,其发育受到繁杂的信号网络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