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109篇
药学   94篇
  3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T、M分期前列腺癌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前列腺MR常规序列成像和小视野IVIM-DWI的不同临床T、M分期及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观察其间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standard)、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快速扩散分数(f)差异,分析临床T、M分期及Gleason评分与上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T分期前列腺癌ADCstandard、D及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DCstandard和f在T2与T3期、T2与T4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在T2与T4期、T3与T4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M分期及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ADCstandard和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T分期与ADCstandard、D及f呈负相关(r=-0.69、0.75、0.53,P均<0.05),M分期和Gleason评分均与ADCstandardr=-0.34、0.50,P均<0.05)及D (r=0.43、0.53,P均<0.05)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T分期前列腺癌ADCstandard、D及f存在差异,且T分期与三者均呈负相关;不同M分期前列腺癌ADCstandard和D存在差异,且M分期与二者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温阳祛湿通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予以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祛湿通络方口服。2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LA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 UT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AL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祛湿通络方可减轻IMN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减少蛋白尿,升高ALB,调节脂代谢,降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颗粒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防中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 考依据。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所收治新生儿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0 例,仅予以微量喂养法;观察组 40 例,加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颗粒。观察两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仅出现 4 例腹胀、2 例呕吐及 1 例血便,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 17.5 %,与对照组的 50.0 % 相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中,仅出现 1 例 NEC 可疑,1 例 NEC 确诊,发生率为 5.0 %,与对照组的 15.0 % 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中,出现 1 例皮疹、1 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 %, 与对照组的 0.0 % 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颗粒有利于维持肠道内菌群正常、 有效补充谷氨酰胺,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对预防 NEC 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更利于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重组腺病毒载体Ad FGF21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过表达FGF21。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后构建H/R损伤模型(3h缺氧联合3h复氧)。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H/R组、H/R+Ad GFP组、H/R+Ad FGF21组4组。心肌细胞存活率评估细胞损伤程度;SOD/MDA检测联合DHE荧光染色评估氧化应激反应(ROS);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水平。在机制探讨实验中给予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结果 与Con组相比,H/R损伤后FGF2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并伴随心肌细胞活性降低、ROS与凋亡反应激活。腺病毒介导的心肌细胞过表达FGF21能够明显抑制H/R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ROS与凋亡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GF21心肌细胞过表达能够增加PI3K/AKT磷酸化水平,而抑制PI3K/AKT通路后FGF21过表达介导的细胞保护功能被逆转。结论 FGF21主要通过PI3K/AKT依赖性途径改善心肌细胞H/R损伤。  相似文献   
7.
以中医定义的"病"(症)和西医所诊断的"病"的概念为基础,阐述了"症病同治"的内涵、诊疗策略、意义及展望。指出以最佳疗效为目标,把识病对症(辨证)、治疗保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的模式有利于为人类健康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MRI诊断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发病风险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6家三甲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出生14 d内行头颅MRI检查的新生儿3464例,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全、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产前颅内出血及MRI图像不能用于分析的病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暴露于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ICH的发病风险。结果纳入1976例新生儿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与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ICH的发病风险提高了4.27倍。进一步将阴道分娩分层,发现经产钳助产分娩的新生儿ICH的发病风险最高,为剖宫产的7.52倍。其中产钳助娩显著提高新生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的发病风险。结论阴道分娩可能增加了新生儿ICH的发病风险,尤其是以产钳助产方式分娩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流行病学、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确诊的70例BS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70例BS患者共累及17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123个(71.51%),尤以下腰椎受累为著,骶椎18个(10.47%),胸椎17个(9.88%),颈椎14个(8.14%);累及相邻2个椎体46例(65.71%),相邻3个及以上椎体21例(30%,最多累及连续5个椎体),“跳跃征”3例(4.29%)。影像表现: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最常见(96/172,占55.81%);大片状骨质破坏较虫蚀状骨质破坏更容易发生死骨(86.36% vs 13.64%)、椎体压缩(85.71% vs 14.29%)及后凸畸形(100% vs 0%)。椎间隙多正常(25/70,35.71%)或轻度狭窄(25/70,35.71%),可伴有“周围真空现象”(11/70,15.71%),终板破坏呈“类许莫氏结节”(32/70,45.71%);局限性椎旁脓肿和硬膜外脓肿分别占85.42%(41/48)和88.10%(37/42),仅6例脓肿内可见钙化;累及背部竖脊肌3例,累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马尾及终丝均为1例。结论:BS好发于下腰椎,影像上多表现为相邻椎体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多正常或轻度狭窄,椎旁脓肿与硬膜外脓肿均较局限;B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