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士以及患者对护士佩戴燕尾帽的看法以及态度,探讨护士佩戴燕尾帽的利弊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探讨是否取消护士佩戴燕尾帽提供依据;如需佩戴,应对其如何进行改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00名护士进行"护士对佩戴燕尾帽的看法以及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的调查以及100例内科患者进行"患者对护士佩戴燕尾帽的看法以及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84%的护士认为燕尾帽的作用是职业象征;82%的护士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佩戴燕尾帽;90%的护士支持取消佩戴燕尾帽的规定。74%的被调查患者认为燕尾服的作用是区分医护;56%的患者认为护士没有必要佩戴燕尾帽;56%的患者支持取消护士佩戴燕尾帽的规定。结论:由于佩戴燕尾帽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多数被调查护士以及患者对佩戴燕尾帽的必要性表示怀疑并支持取消护士佩戴燕尾帽的规定。如果要求护士必须佩戴燕尾帽,那么相关部门应对其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减少其给护理工作中所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长对燕尾帽的态度及卫生情况调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院100名临床护士及45个科室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后选取:肝胆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妇科各10名临床护士及10名护士长的燕尾帽于佩戴前、后第1、3、7天进行连续采样,监测比较分析临床护士与护士长燕尾帽染菌量。结果在全部145名调查对象中,有30名护理管理者(占66.67%)和60名护士(占60.00%)认为燕尾帽对维护护士形象有重要意义,有130名表示(占89.70%)科室无专门存放燕尾帽的地方。本次问卷调查中显示,护士长清洗燕尾帽频率为1个月占26.67%(12/45),与清洗频率>2个月的比例相等,临床护士清洗频率>2个月占38%(38/100)。各科室燕尾帽配戴第1、3、7天的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与临床责任护士燕尾帽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临床护士燕尾帽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燕尾帽佩戴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大,临床护士燕尾帽染菌量高于护士长,但与不同科室无关,护士长连续佩戴燕尾帽7 d后染菌量超标,建议应加强对燕尾帽的管理与整改。  相似文献   

3.
在护理工作中,有需要抬头的操作时,特别是短发护士燕尾帽很容易往后仰,最后滑落。新设计的燕尾帽,能很好地将其固定,不易滑落。1方法将燕尾帽的发缘两边剪上2小孔,黑发夹从此通过,固定住燕尾帽前方,后面再用发夹固定。见图1。图1改良后的燕尾帽2优点不影响美观,同时将燕尾帽巧妙固定,能给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使护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护士燕尾帽的新改良@刘烃!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二外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燕尾帽佩戴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为燕尾帽佩戴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取消佩戴燕尾帽前1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与取消后1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全院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取消佩戴燕尾帽前1年与取消后1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5)。脱帽前后上呼吸道、泌尿道、表浅切口、血管相关、血液部位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脱帽后下呼吸道、胃肠道部位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P0.05)。[结论]取消燕尾帽佩戴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护理工作,且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燕尾帽佩戴改革。  相似文献   

5.
别了,燕尾帽     
我喜欢白色,纯洁,如雪花,如燕尾帽。还记得第一次戴燕尾帽。有一年的5·12护士节,护士长领来了燕尾帽,要全院护士把白色的筒帽换下来,大家兴奋着,改变自己的形象。于是怎样把头发盘好,帽子戴在哪个位置最漂亮,大家叽叽喳喳在镜子前装扮着自己。  相似文献   

6.
曹颖 《天津护理》2013,(6):538-538
目前护士使用的护士帽主要是采用角巾折叠后形成,该结构的护士帽虽然具有外形美观、制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没有与佩戴者头发固定的结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诸如仰头、低头或侧身等肢体动作,使佩戴的护士帽发生歪斜或扭转,甚至会发生脱落,不仅影响护士的职业形象,而且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对护士发部修饰的心理期望,以改善护士形象。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6名患者进行问题调查。在96名患者中随机选取16名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45.74%的调查对象认为发部修饰中最重要的是燕尾帽,74.47%的调查对象认为护士有必要戴燕尾帽,58.57%的调查对象认为戴护士帽是为了防止头发脱落,避免污染,实现无菌操作。结论大多数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戴燕尾帽,并且多是出于无菌操作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发型发色无特别要求,但更倾向于盘发和黑色,这种心理期望与目前临床的护士形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每天上班前,护士除了穿上护士衣、戴上象征着圣洁天使的燕尾帽,还要佩戴星级护士胸牌。星级护士成为这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人面临着外面世界的诱惑,都纷纷离开自己的护理岗位;也有些人不堪忍受护理岗位的累与苦,想法设法调离临床一线,而本文主人公徐玉花却在含泪离开心爱的护理岗位三个月后,毅然放弃了舒适的机关工作,回到了临床。本刊在1999年第11期刊发了她的《护理工作十八载,真真切切我的心》后,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本期刊载她的《失而复得燕尾帽,扶伤救死一片心》,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转眼我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4年了。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漫过了我的生命。我永远记得毕业戴帽仪式上,在微微的烛火映衬下,第一次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幕,是如此美丽、圣洁,心中是如此兴奋:我就是天使,护士是神圣的职业。白色的护士帽象征着纯洁、高尚。这就是我当初选择考护校的最简单的理由。干净得没有一点灰尘,纯净得没有一点柴米油盐的味道。这种感觉,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落实生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95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最低的条目依次是:生活护理是护理专业价值的体现;生活护理的好坏能反映护士的伦理道德观;生活护理是护士的工作职责;生活护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调查对象中89.9%对临床护士在生活护理中角色认知不全面,对于生活护理的执行者,54.2%认为是家属,14.7%认为是护工,14.1%认为是护工及家属。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及工龄的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显著,影响临床护士生活护理认知水平的因素依次是:是否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工龄及对目前的护理工作是否满意。结论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多误区,影响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教育及正确引导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工作年限5年内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地落实生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38名工作5年内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最低的条目依次是:生活护理是护理专业价值的体现,生活护理得好坏能反映护士的伦理道德观,生活护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生活护理是护士的工作职责。89.8%的调查对象对护士在生活护理中角色认知不全面。对于生活护理的执行者,13.4%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护工及家属承担,有13.2%认为应是护工,有7.6%认为应是家属。调查对象职业满意度相关的问题与生活护理的认知得分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影响调查对象生活护理认知水平的因素依次是:是否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工作是否得到领导、同事及患者的认可,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否是有意义的工作及其学历(均P<0.001)。结论: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影响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认知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其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教育及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王萍  姚金兰 《全科护理》2011,(14):1301-1302
[目的]了解湖州市吴兴区社区护理现状及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8名护士及100名居民进行进行调查。[结果]工作方面,2名护士认为社区医护比例配置合理;16名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13名护士认为要制定合理的社区工作量标准;12名护士认为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半数以上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加强知识的学习。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认知不高,对社区护理服务持怀疑或不信任的态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不齐全、环境差。[结论]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加大资金投入、高校制订培养社区护理教育方案,有利于解决社区护理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试点工作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础护理试点工作开展现状及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试点工作"的认知情况。方法:向苏州市3家医院400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文件为基础设计而成。结果:对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持支持态度的护士占40.6%,认为基础护理工作应该由护士完成的占14.8%,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了解的护士占33.6%,认为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有压力者占75.9%,主要压力来源和困难分别是担心工作量增加及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结论: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责任意识和角色定位不容乐观,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开展参差不齐,要转变观念,明确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角色与责任,加强护士专业素质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5.
A fully integrated and operating EPR in a clinical setting is hard to find: most applications can be found in outpatient or general practice settings or in isolated hospital wards. In clinical work practice problems with the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EPR) are frequent. These problems are at least partially due to the models of health care work embedded in EPRs. In this paper we will argue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at least partially due to the models of health care work embedded in current EPRs. We suggest that these models often contain projections of nurses' and doctors' work as it should be performed on the ward, rather than depicting how work is actually performed. We draw upon sociological insights to elucidate the fluid and pragmatic nature of healthcare work and giv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pirically based EPR, which can support the work of nurses and other health care providers. We argue that these issu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ursing profession, since the EPR will help define the worksettings of the future. Since it is a tool that will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nurses have and should have a stake in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士职业的认知情况,从而有助于针对性缓解当下紧张的护患关系。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79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7.63%。调查结果显示,在护士的性别上,271人(73.24%)认为女性更适合做护士;在护士的服务态度方面,270人(72.97%)认为护士应该时刻保持微笑;在对护士学历方面,298人(80.54%)认为护士应该具备本科学历;在对护士的工作经验方面,165人(44.59%)认为高年资护士的服务质量远好于低年资护士;在对护士操作技能方面,295人(79.73%)认为操作技能是护士工作的第一要义,212人(57.30%)能接受但也会反感护士工作中的瑕疵。在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方面,仅175人(47.30%)需要帮助时会优先考虑向护士请求帮助;在对护患关系的认知方面,仅180人(48.65%)认为护患关系是帮助关系。结论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不够理想,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学历、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对护患关系认知有偏颇,患者对护士的职业认知片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长对护理部质量检查的认可程度。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76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63.2%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频率为每季度1次,66.7%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方式是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检查,85.5%的护士长得知护理部要检查的消息后告知护士作好相应的准备,73.7%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能够反映病房的实际情况,97.3%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的质量检查能够促进病房改进护理质量。结论:护理部的质量检查得到了护士长的普遍认可;护理部质量检查应采取提前通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安排1次针对性检查;低年资护士长所在科室以及护理质量存在问题的科室应成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重点;全面提高护理部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质量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男护士的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20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态度总体得分为(4.84±1.16)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是否轮值班是男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以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基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男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9.
对男护士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及接受情况,为培养和合理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岳阳地区12所医院的760名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认为男护士的岗位接受率为92.5%;认为男护士可以在护理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的为720名,占总数的94.7%;认为最需要男护士岗位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2.7%)、急诊科(69.8%)、手术室(67.7%)、ICU(65.4%)、骨伤科(57.2%)和普通病房(32.3%);妇产科病人与其他科室病人对接受男护士护理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760名调查对象中,2.0%认为女护士优于男护士。结论:男护士具有某些职业优势,医院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建议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充分发挥男护士的优势,以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χ^2=71.34,P〈0.01)  相似文献   

20.
The nursing profession has begun to see the necessity of considering an individual's cultural belief system when providing nursing care. Leininger (1978), the founder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takes a strong position that "...a nurse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professional until she can effectively work with people in at least a bicultural sett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nurse should be prepared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people in our pluralistic world as an essential criterion of being professional" (pg. 141). To intervene effectively with the parent-child subsystem, the nurse mus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rental figure's belief system and cultural values. These cultural values give parents a sense of direction as well as meaning to their life. If nurses fail to respect and incorporate these values into nursing care, their ability to effectively help these parent-child subsystems is impaired and can limit this subsystem's progress toward their own culturally defined health state (Leininger, 1978).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provide nurses with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when interacting with familie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concerning the issue of discipline.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incorporate a culturological assessment when implemen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