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早期诊断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发热20余日,伴精神异常进行性加重9 d就诊,外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精神分裂症,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入院后怀疑脑炎,行血清炎性指标、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脉搏氧饱和度降低,考虑有中枢性通气不足,病程中出现唾液分泌明显增多,口面部不自主运动,动态脑电图提示弥漫性慢波,盆腔影像学提示畸胎瘤,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行血液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畸胎瘤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年轻患者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症状伴意识和运动障碍,特别是伴卵巢畸胎瘤者,应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积极行脑脊液和(或)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男性抗NMDA受体脑炎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口-面-舌部异常活动,病程初期在当地医院及我院均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脑脊液和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经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好转带药出院,随访半年恢复良好。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好发于青年女性,男性少见,主要表现为癫痫、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口-面-舌部异常活动等,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确诊需行脑脊液及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经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综述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病人营养现状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有较多的研究,但相关营养支持问题的研究尚少,今后应加强营养筛查及评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全脑炎。本病例报道的1例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患者伴有严重的发作性喉痉挛。17岁男孩因难治性精神行为症状和认知能力下降来诊。脑组织磁共振平扫和DWI未见异常。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抗体阳性,证实了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诊断。住院期间该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发作性喉痉挛,导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反复应用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经治疗患者好转出院并接受门诊定期随访。报道该病例的目的旨在提高人们的认识,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可能表现出致命的发作性喉痉挛,需要紧急和积极的气道管理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抗NMDA受体脑炎3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患者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诊治的3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诊临床表现、是否合并畸胎瘤、脑脊液病毒学检测及免疫学特殊抗体检测结果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早期表现无特异性,依出现频率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或肢体不自主运动、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除1例首诊我院确诊外,29例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精神疾病及癫痫予抗病毒治疗或联合控制癫痫治疗效果欠佳。本组均经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初诊误诊率达100%,确诊时间(270.15±114.97)d。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合并畸胎瘤者予手术切除。预后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临床医生应熟悉抗NMDA受体脑炎的早期常见临床表现,建议将早期抗NMDA受体抗体筛查作为高危人群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患者赢得早期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畸胎瘤相关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4年北京市海淀医院病理科卵巢畸胎瘤相关性抗NMDA受体脑炎1例,结合H 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畸胎瘤内组织成分,复习国内相关文献,收集其中有全面临床病理资料的畸胎瘤相关性抗NMDA受体脑炎共11例,研究所有12例的临床病理学共性。结果:12例病人均为女性,11例为青年,临床表现均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及癫痫发作,6例畸胎瘤中含有神经成分,11例脑脊液或血清中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测均无特异性,11例病人实施肿瘤切除术并免疫治疗后9人预后良好、1人好转、1人死亡。结论:畸胎瘤相关性抗NMDA受体脑炎是畸胎瘤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与肿瘤中含有神经成分有关;脑脊液及血清中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尽早发现并切除肿瘤有助于病人治愈。  相似文献   

7.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严重但可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2007年,Dalmau等首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发现抗NMDA受体抗体在该疾病中的病理性作用[1].该病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等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免疫治疗,其病死率及病残率很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成为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护理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20例,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将病程分为5期:前驱期、精神症状期、无反应期、运动过多期、恢复期[1]。该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成熟型卵巢畸胎瘤。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抗NMDAR抗体脑炎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27岁,于入院前20余日(3月20日)开始反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抗NMDA受体脑炎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3例分别因精神行为异常26 d、发作性四肢抽搐20 d,精神行为异常12 d、发作性肢体抽搐8 d及精神行为异常24 d入院。3例均有生活应激事件史,早期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后行脑脊液及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均阳性,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2例经免疫治疗后痊愈,伴有畸胎瘤1例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后痊愈。3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多因生活应激事件诱发,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早期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医务人员特别是精神科医生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疑似者应尽早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措施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共25例次行血浆置换治疗过程及护理资料。结果 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均缓解,血浆置换25例次,出现各种轻度不良事件共17例次,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术前护理及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观察维护是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某医院收治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28例采用免疫球蛋白加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做好精神症状的观察、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针对不同精神症状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痊愈20例,好转8例。经随访出院后复发10例。结论:做好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精神期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痊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将病程分为5期:前驱期、精神症状期、无反应期、运动过多期、恢复期[1].该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成熟型卵巢畸胎瘤.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抗NMDAR抗体脑炎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学相关参数,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在不明原因脑炎中的患病比例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入院的128例不明原因脑炎的病例资料,对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抗NMDAR抗体、常规及生化检测,对血清标本进行抗NMDAR抗体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筛选结果及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不明原因脑炎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22例(17.2%),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分析阳性42例(32.8%),血清抗体阳性20例(15.6%),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7例(5.5%)。确诊抗NMDAR脑炎患者22例,其中血清抗NMDAR抗体检测阳性率90.9%,脑脊液抗体阳性率100%,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分析阳性率77.3%,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为9.1%。确诊患者临床表现多为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样发作; 脑电图异常多为双额、颞、中央导联为慢波。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多为额颞叶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异常信号,部分显示双侧或单侧颞角扩大。结论 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查是确诊抗NMDAR脑炎的金标准,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检测,对抗NMDAR脑炎的早期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NMDA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是一种进展迅速的以精神异常、癫痫性发作、睡眠障碍、幻觉和短时记忆丧失为主要表现的副肿瘤综合征[1].LE患者由于疾病早期的行为和情绪异常,最初常就诊于精神科.2005年Vitalianid等发现了一组均伴有良性畸胎瘤的年轻女患者体内存在一种不明抗原,主要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达,可能是一种新的边缘叶副肿瘤性脑炎.这种脑炎病情危重,有潜在致死的风险,但在接受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后多数患者最终康复[2].2007年,Dalmau等在此类患者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细胞膜的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抗体,并提出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3].我科2011年6月20日至2012年12月共成功救治9例NMDA受体脑炎患者,本文将本病的发病表现、治疗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总结6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做好家长参与的安全护理、个体化的营养管理、规范的用药护理、严格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能够缩短病程,改善疾病预后。随访6~13月,6例患儿总体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对5例接受甲氨蝶呤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要点包括:药液配制与使用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制动状态、患者卧位的摆放、安全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4例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1例对治疗无明显反应,注射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内二科诊治的1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脑脊液检测、抗NMDAR抗体检测、影像学表现、脑电图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3...  相似文献   

18.
裘妃  章毅  王秀玲  潘丽丽  林敏   《护理与康复》2017,16(6):696-698
总结1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特殊用药护理,加强安全护理、预防压疮,给予营养支持,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及随访。经过2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抗NMDA受体脑炎昏迷患者家庭照顾者家庭唤醒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调查表、抗NMDA受体脑炎昏迷患者家庭照顾者家庭唤醒能力评估问卷,对抗NMDA受体脑炎昏迷患者照顾者30例进行调查。结果:抗NMDA受体脑炎昏迷患者家庭照顾者家庭唤醒能力总分(42.12±17.92)分;家庭照顾者的年龄偏大、每天照顾时间长、病程长、医疗费用不足、正确的唤醒方法及知识匮乏是导致家庭照顾者唤醒能力低的影响因素。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昏迷患者家庭照顾者唤醒能力偏低,家庭照顾者的年龄、每天照顾时间、病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正确的唤醒方法及知识是家庭照顾者唤醒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lthy-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患者行卵巢畸胎瘤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抗NMDA受体脑炎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患者充分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特征和症状做好术中管理,注意静脉血栓防护,口腔护理,癫痫及中枢性通气障碍的护理,保证无菌及无瘤操作。结果 5例患者术中完整剥除畸胎瘤,术后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其中有4例患者于术后第2~23d病情好转,神经功能逐渐恢复。3例患者术后3~5周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转为阴性。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结合疾病特征做好术中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能确保抗NMDA受体脑炎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手术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