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聂绍发,孙圣刚,朱桂宝,杨汉菊,邵晓萍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死亡率、病残率均较高。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武汉市某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以颅脑CT确诊。对照与病...  相似文献   

2.
对济宁市3647名40-74岁科教人员脑卒中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脑卒中患病率为7.1%,男性高于女性;脑卒中患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病和吸烟是脏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依次为2.239(1.212-4.136),22.52(5.073-99.94)和2.235(1.254-3.984)。据此建议应加强科教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年知识分子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王英,刘玉飞,李纪荛,杨二旺,林莲芬,李静,李素兰中年知识分子是高血压的易患年龄段,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包头钢铁公司中年知识分子中新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1:1病例对照研究。1对...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分析刘成铮,王文红,董建敏本文对4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目的是确定可能促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危险因素以达到一级预防目的。由1992年5月至1994年4月因脑卒中而住院的病人中,根据住院号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饮酒与脑卒中关系的Meta—analysis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评价我国居民饮酒与脑卒中的联系,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对检索到的国内14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总合并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1.8909(1.5502~2.3064);按脑卒中类型分层合并分析,结果饮酒与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卒中(未区分亚型)联系的比值比分别为2.2590(1.4240~3.5836)、2.0130(1.4888~2.7219)和1.4749(1.2836~1.6948)。本研究认为饮酒是我国居民脑卒中及其亚型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饮酒是脑卒中病因预防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达到有效一级预防。方法对52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危险因素进行回顾行分析,并与同期52例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多于女性;40-45岁发病率高;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嗜烟酒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是脑卒中明显年轻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373例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李玉娟本文对1984~1990年间住院的脑卒中373例进行了分析。373例脑卒中,脑出血201例和脑梗塞172例。年龄分布为,<39岁占1.07%,40~49岁占10.99%,50~59岁占23.32%,60~69岁占3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对卒中组(56人)与对照组(61人)的性别、体重指数、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心脏病、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危险因素并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管病家族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对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心脏病与青年脑卒中发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及多种危险因素并存使青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高,其中代谢综合征及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预防青年脑卒中要加强综合预防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28例女性脑卒中病人及其健康对照,进行了1:1配对的对比研究,计算其OR值。单因素结果表明:月经初潮年龄、妊娠次数与女性脑卒中呈明显的正相关(OR=1.30和1.17,p<0.002和P<0.05),而绝经年龄、生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以及生殖周期则和女性脑卒中呈明显的负相关(OR=0.96、0.45和0.45.P分别<0.02、<0.01、<0.01和<0.001);但经高血压病史和吸烟调整以后,则月经初潮年龄晚、绝经年龄早及生殖周期短是女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5和1.33、0.96和0.96、0.92和0.92。说明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以及生殖周期长是女性脑卒中独立的保护因素。本研究未发现女性激素与女性脑卒中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5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774例进行随访调查,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RR:3.16,P<0.001)、家族卒中史(RR:1.55,P<0.05)、阿司匹林服用情况(RR:2.38,P<0.001)及血压控制情况(RR:1.59,P<0.001)为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糖尿病史及家族卒中史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规律服用降压药是预防复发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脑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76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来自农村的脑出血患者及其对照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农村居民脑出血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父母脑卒中史、吸烟、饮酒、口味偏咸、鼾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与脑出血联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鼾症、父母脑卒中史和TIAs是农民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对农村居民脑出血的预防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D—二聚体的检测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D-二聚体和脑卒中的关系,深入探讨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病人及其对照进行了D-二聚体和血脂的定量测定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566,P<0.05),将病例组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后,脑梗塞组D-二聚体含量仍高于对照,而脑出血组与对照比较差别则不明显(P>0.05)。提示D-二聚体可作为脑血栓形成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家族史、收缩压、D-二聚体为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HDL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为评价脑卒中发病有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对我国十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的资料进行分析。基线调查时无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塞史者共24734人,年龄35-59岁,平均随访9年,共发生脑卒中256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吸烟、饮酒与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吸烟、饮酒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及其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象为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分层随机抽样样本。共调查2096人,分析吸烟、饮酒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吸烟的OR值为1.17(95%CI:1.01~1.35)。饮酒在男性脑卒中及脑梗塞的OR值(95%CI)分别是0.69(0.51~0.94)、0.71(0.52~0.98);调整其他主要因素后,吸烟致脑卒中、脑出血的相对危险性OR值(9596CI)分别为1.19(1.02~1.39)、1.53(1.03~2.27);饮酒似为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值(95%CI)为0.78(0.61~0.99)。另外与脑卒中有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家族史。结论 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适量饮酒对其似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住院患者脑卒中发病率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心梗患者,收集人口,临床,溶栓抗栓治疗和脑卒中发病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33例急性心梗住院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为4.59%。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梗是急性惦梗患者发生脑卒中最强的危险因素(RR=7.04),其余的依次为高血压病史(RR=3.41),心房纤颤(RR=2.22),脑卒中病史(RR=1.69),高龄(RR=1.04)和入院时心率(RR=1.03)。溶栓治疗是保护性因素(RR=0.12)。结论 急性心梗住院患者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溶栓剂可减低脑卒中发病率,高龄,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史,心房纤颤,入院时心率增快和前壁心梗是急性心梗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黄烁精  陈华  陈令军  李天炼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07-3508,3511
[目的]摸清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高血压、糖尿病、HDL、LDL等因素。[结论]针对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早期社区预防、宣传教育、心理辅导、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等措施,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治疗及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泾镇社区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56例脑卒中患者和8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以是否为脑卒中为应变量。以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房颤、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自变量,采用k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酸、心脏病、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OR值分别为10.165、2.822、2.525和1.12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再发组、初发组和对照组方差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泾镇社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血尿酸、心脏病、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心脏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卒中的再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台州市教师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制订一级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982名教师的体检及治疗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台州市教师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TC、TG、HDL-C、LDL-C)、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超重/肥胖、脂肪肝和高尿酸。男教师的危险因素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女教师。而消瘦则为脑卒中的保护因素。LDL-C异常和高血压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针对性地展开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医疗装备》2014,(10):59-61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江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45例,正常对照组281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肥胖、高盐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HP感染、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均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低密度脂蛋白、冠心病、肥胖、高盐饮食、高尿酸血症、吸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危险因素疾病,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明确本地区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可以为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型糖果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6例2型耱尿瘸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组)和不伴有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酵(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以及血压,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屎病病程、舒张压、HbAlc、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