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外科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医院神经外科1 73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同时对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处理,对单因素进行χ2检验,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 73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7例,感染率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1.4%;年龄、住院天数、手术类型等是诱发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手术类型、开颅手术为独立危险因素(P<0.01);157例患者标本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9株占69.2%,革兰阳性菌31株占18.0%,真菌22株占12.8%;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0%,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中应重点关注年龄、住院天数、手术类型、留置尿管、开颅手术等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努力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2005~2008年心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在心胸外科305例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因素,运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305例,心胸外科医院感染发病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上呼吸道124例,占40.7%,下呼吸道127例,占41.6%;其次胃肠道感染36例,占11.8%;医院感染危险相关因素主要是患者高龄、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联用等.结论 针对相关因素,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尽早去除各种置留管道,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心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520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81例,感染率5.33%;其中呼吸道感染48例,占59.25%,手术切口感染19例,占23.46%.,泌尿道感染5例,占6.18%;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是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制定临床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8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17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和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1例,感染率为51.70%;感染部位多发生于尿路、肺部、消化道,分别占41.76%、32.97%、18.68%;分离出病原菌130株,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39.23%、铜绿假单胞菌占29.23%、大肠埃希菌占26.15%及肺炎克雷伯菌占5.38%;经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得出,年龄、住院时间、有合并症、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均为影响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过长、有合并症、有侵入性操作、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可增加其感染率,应有效控制临床危险因素降低患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住院患者4 118例,发生医院感染88例,95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14%,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31%。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为5.41%,例次发病率为6.2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3位的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分别占49.47%、27.37%、15.79%。9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分离出7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G-)菌56株(占73.68%),革兰阳性(G+)菌15株(占19.74%)。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男性、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患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是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4.00%;共检出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09%,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6.67%、真菌占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及住院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应危险因素制定对应干预措施并积极实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2月56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5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9年3月-2013年2月共收治颅内肿瘤患者613例,其中5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5.71%,其次为上呼吸道和颅内感染,分别占19.64%、16.07%;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次数、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合并基础类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侵入性操作是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和侵入性操作是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引起颅内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高度重视,采取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临床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脑卒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91例,医院感染率19.37%;19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分离菌株259株,其中从痰液中分离菌株141株占54.44%;革兰阴性菌199株占76.83%,革兰阳性菌55株占21.24%,真菌5株占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脑卒中类型、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进入回归模型,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检测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意识障碍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495例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资料。结果 495例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为11.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7%,其余依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血液,分别占15.3%、10.2%、8.5%、3.4%;检出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7%,革兰阳性菌占30.3%,单因素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病程、侵入操作和合并基础疾病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和侵入操作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 0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化疗后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0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98例,感染率9.80%,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占56.12%、泌尿系统占20.41%、消化道占13.27%;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53%、革兰阳性菌占23.68%、真菌占15.7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偏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高龄、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院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查阅新疆喀什地区某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维吾尔族患者病历,记录相关临床资料,调查其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779例维吾尔族患者资料,术后发生医院感染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80%。不同感染部位感染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下呼吸道(2.44%),消化道(1.28%)、泌尿道(1.16%)、上呼吸道(1.03%)和手术部位(0.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 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手术时间≥160 min和侵入性操作是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BMI高、手术时间长和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引起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5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4例患者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10.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8.18%,共培养出病原菌4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3.75%、22.91%、6.67%;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患精神分裂症、住院≥2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2种、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有保护性约束、PANSS症状评分高、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分高等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住院≥2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2种、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2种、有保护性约束、PANSS症状评分高、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临床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脑卒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91例,医院感染率19.37%;19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分离菌株259株,其中从痰液中分离菌株141株占54.44%;革兰阴性菌199株占76.83%,革兰阳性菌55株占21.24%,真菌5株占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脑卒中类型、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进入回归模型,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检测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意识障碍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1 22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医院感染患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 220例患者医院感染136例,感染率11.15%,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占43.38%、腹腔占27.21%、消化道占11.03%;共培养出病原菌140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7株占26.43%、大肠埃希菌26株占18.57%、鲍氏不动杆菌21株占15.00%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12.14%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是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提高冠心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冠心病与基础疾病同时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给予适宜的干预,控制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精神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筛选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89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4例、99例次,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7.29%和7.6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6.56%、16.17%、10.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住院季节、精神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住院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住院天数、年龄、住院年度是精神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调整监测方案,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骨科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骨科住院患者17 5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感染221例,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561例患者中,有22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26%;发生感染258例次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71例次占27.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及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是骨科医院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骨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改善环境等,加强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4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心血管内科3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率为7.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29%。共分离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63%,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7.26%和2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抗酸药物的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心功能分级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3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肾病科患者有10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33%;共分离出1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5株占44.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体质量50kg、合并高血压、入住ICU、住院时间10d、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使用呼吸机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应根据以上因素进行针对性地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总结有效的相关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10月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 587例,根据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统计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危险因素,总结有效防治措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心胸外科手术治疗1 58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49例、下呼吸道47例和胃肠道14例;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8.0%,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较高,分别占21.6%、19.2%,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2%,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4%;医院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应规范诊疗工作,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避免心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