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中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CVD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CVD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与此同时,CVD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受卫计委疾病控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提供的世界各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数据显示,心血管病(CVD)依然是世界人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40%男性与49%女性死于此类疾病,即每年有4百万以上欧洲人群死于CVD。在过去十年中,尽管欧洲的冠心病与卒中相关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冠心病仍然是单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重要的是,发病率数据提示CVD与卒中相关的人群住院率开始增加。心血管介入治疗比例的上升、药物使用的增加及疾病致残人群的治疗需求都加重了我国卫生系统的社会经济负担。血小板全程参与了CVD的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分泌和释放了介导凝血、炎症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血小板活性与CVD发病密切相关,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血小板活性的一个标志。采用MPV是否可以快捷又经济的早期对CV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CVD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危险,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较多的题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CVD)是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尽管近几十年来CVD在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仍是全世界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疾病。CVD进程中炎症、纤维化等促进了心肌细胞(CM)的凋亡,成熟的CM缺乏损伤后修复及再生的能力,这无疑阻碍了CVD治疗的进展。近年来,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发现推动了人类多种疾病的体外研究,为CVD潜在分子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方向,hiPSC衍生的CM更是为心肌的修复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就hiPSC在CVD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呼吸气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选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临床尚缺乏常规的简易的肺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手段。呼吸气体诊断(breathtest)通过检测人体呼吸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成分变化,可发现处于早期和可治疗阶段的肿瘤,从而潜在地降低了肺癌的死亡率,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肺癌早期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何较早发现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是最近几年提出的CVD的独立预测指标,由血浆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的对数转换得出,即log[TG/HDLC]。相比既往单一指标而言,AIP更能综合反映血脂代谢水平,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监测意义重大。现就AIP在CVD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40~50年间,尽管心血管疾病(CVD)的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CVD仍然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在CVD死亡的疾病中,心脏猝死(SCD)约占50%,在SCD中,由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引起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又是SC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H)是一种由低密度脂蛋白 (L DL)受体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严重的脂质代谢性疾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伴有早发的心血管疾病 (CVD) ,死亡率较高 ,通过降脂治疗可大大降低早发 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上诊断 FH主要依据体检、个人及家族病史与胆固醇浓度测定。在西方国家仍有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1994年 1月~ 1999年 1月荷兰学者进行了一项 FH筛查研究 ,目的在于 :(1)确定积极的家庭筛查辅以脱氧核糖核酸(DNA)诊断法是否敏感、高效、可行 ;(2 )高诊断率能否有助于更多患者接受降脂治疗 ;(3)…  相似文献   

8.
赵川  陈虹 《肝脏》2015,(4):331-333
<正>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对抗各种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长期慢性刺激使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病理诊断目前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对肝纤维化进行确切地评估不仅有助于掌握疾病严重程度,而且对判断疾病预后、评价治疗效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纤维化分  相似文献   

9.
<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现有CVD患者约3.3亿,CVD仍为城乡居民首位死因,其疾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1]。因此,CVD的临床防治迫切需要新的干预手段或治疗药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CV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调控炎性反应、纠正免疫微环境紊乱可能成为临床中治疗CVD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终末期肾脏疾病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技术已有显著进步,但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年死亡率仍高达20%,其中70%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或感染性疾病[1,2]。免疫功能紊乱是尿毒症患者一个突出表现,但它在CVD和感染中的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慢性间歇低氧为基础,通过多种发病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OSAS合并CV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上,而对血清学预测指标的研究较少。血脂指标简便易测、反应灵敏;脂肪因子指标可能是新的治疗靶点;蛋白质指标对调节糖脂代谢、早期诊断高血压以及心肌缺血起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上述3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目前中国CVD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占1139万,是导致中国CV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全球CVD防治领域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冠心病与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率高且预后极差,了解CKD患者中CV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助于制定相关治疗策略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人群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在CKD患者中更为常见,但这仍然不足以完全解释其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特点。随着肾功能下降,积聚在体内的尿毒症毒素被认为在CKD患者CV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的促进作用,而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当前研究最多的肠源性尿毒素之一。该文就IS对心血管毒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特点,严重损害我国居民健康。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我国约有CVD患者3.30亿,CVD死亡占据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为治疗CVD、降低居民健康负担,迫切需要新的干预手段或治疗药物。既往研究结果表明,炎症在CV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低保的提高,心血管疾病(CVD)俨然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CVD现患人数约2.9亿,其死亡率占达40%以上[1]。在所有CVD中,血脂异常起着重要作用。血脂异常可分为升高的总胆固醇(TC)血症、升高的甘油三酯(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症四类[2]。动物实验、人类遗传基因学、流行病学等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其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复杂疾病,约20%患者为重症AP,死亡率高。AP强调准确诊断、严重程度识别和危险分层、明确病因。AP早期治疗主要是支持性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营养和镇痛等,后期治疗主要是局部并发症处理。努力提高重症AP救治成功率,降低AP死亡率是临床诊疗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人群致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策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CVD在中国呈快速增长趋势,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常常共存于同一个体,使CVD的风险成倍增加。这组以多种代谢紊乱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被称为代谢综合征(MS)。目前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20年来,心力衰竭(心衰)治疗的观念、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和应用,使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事件和死亡率降低。但是心衰的治疗和心衰病人的管理,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临床问题。本文根据循证医学的最新结果,对各期心衰病人的治疗选择作一全面述评,并对目前使用的一线药物和器械治疗逐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心血管疾病(CVD)的研究发现,在病理或应激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GDF)-15的表达和分泌增加,对抑制心脏重构及心肌凋亡起有益作用,有望成为CVD的临床治疗新靶点。而且研究表明GDF-15可预测CVD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CVD及评估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就GDF-15在CVD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VD)、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外周动脉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很高,死亡率也增加.同时,血脂异常会加剧DM患者CVD的风险,控制血脂异常有助于改善其远期预后.目前几种用于降脂的新疗法已获批准或在后期临床试验中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