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玄府古今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古代医籍对玄府内涵的论述及现代中医研究玄府实质的成果,对玄府的理论探讨进行初步小结。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是以一组病症表现复杂的代谢功能紊乱症候群,会促进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等严重疾病的发展。玄府概念起源深远,近年来对于玄府的发展迅速。在玄府理论的指导下,可探寻玄府与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及表现上相符合。通过开通玄府的治法,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有明显疗效。通过玄府理论治疗案例进行分析,并从应用可行性的角度对玄府理论与代谢综合征的联系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而玄府更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基本通道。上中下三焦、脏腑内外、经络气血皆依靠玄府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玄府通则百病除,玄府闭则百病生。在脾胃病治疗上,玄府同样对中焦运化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性消化不良即为玄府郁闭的典型表现。陈苏宁教授应用玄府理论,采取开玄府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关键为气机不畅,升降失和,治疗上依据中医证候辨证用药,同时考虑到玄府郁闭的基本病机,在辨证基础上配合中药宣剂开通玄府,以畅达中焦,开郁解闭。为中医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玄府认识的不断深化,关于玄府概念及其生理与病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正逐渐引起关注。玄府病变的基本病机是玄府阻滞,玄府一旦发生病变,作为气、血、津、液运行通道的作用不能维持,便会出现玄府开阖通利失常,气血运行障碍,进而产生许多病症。根据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拟从气郁玄府、水淫玄府、血瘀玄府、玄府亏虚等4个方面探讨其病机表现形式,并且根据各自病因病机总结相应的具体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回顾了玄府理论,根据玄府“以通为贵,以开为顺”的特性,强调了玄府郁闭的核心病机和开通玄府的核心治则。同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李士懋“汗法新论”对玄府理论的发挥:(1)李老提出的“纹理网络系统”实为玄府的直观解释;(2)李老将人身之汗分为正汗与邪汗,而正汗出是玄府得通之标志;(3)李老将汗法分为狭义汗法与广义汗法,狭义汗法即八法之汗法,广义汗法即八法之各法,二者虽有不同,但皆以调整阴阳、使正汗出为核心,皆是开通玄府之法。本文基于李士懋“汗法新论”,对玄府理论进行了思考:认为玄府郁闭病机的含义是玄府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等物质升降出入的各种异常,而开通玄府治则的含义是恢复玄府正常开合通利的功能,汗法开玄的本质是利用各法调和阴阳、培补正气,以开通玄府,使正汗自出,恢复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升降出入,提出玄府理论应与中医思想相结合,为疾病的诊疗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系统整理,认为玄府是一种遍布全身的微细的孔窍及其通道结构,具有广泛性、微观性、开阖性和通利性.提出玄府的微观腔道,完善了中医藏象系统的结构层次;玄府的通利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所需基本物质的环流输布;玄府郁闭病变的提出,充实了中医学对疾病认识的微观病机理论;开通玄府的治则,发展了中医治疗学独具特色的治则理论,表明了玄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玄府”一词,始于《黄帝内经》,多作“汗孔”解。眼科玄府理论认为“眼目存在玄府,玄府升降出入通利是眼目明视万物的关键”。玄府郁闭,目病由生;开通玄府,药宜行散。并附典型病例二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玄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文章介绍了玄府理论的创立,玄府的涵义、生理及病理。对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中风的相关问题,以玄府理论为指导,作了较为深入分析,指出中风病存在玄府闭塞,气血不通,神机不遂的病机,治疗强调宣通玄府,开发郁结,援立小续命汤开通玄府、治风活血,三化汤畅气行血、通腑开玄。  相似文献   

9.
结合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论述及现代文献报道,从玄府的概念、玄府的功能特性、玄府的实质、玄府密闭的病理、开通玄府治法及玄府理论的临床实践等方面,阐述玄府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玄府理论是中医学极具独创性的组成部分,表明中医学对于人体组织结构的认知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在指导临床诊治许多疑难杂病过程中可以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临证指南医案》详载“久病入络”的各种症候,却不见其病机阐释,本文拟通过河间“玄府学说”对“玄府”的认识,从玄府的特性,玄府在气血津液升降出入中的功用,玄府闭密的各种临床表现,浅述玄府闭密与阴络病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释“久病入络”病机。  相似文献   

11.
皮肤病的直接病位在表皮玄府,当以表散为正治法,常见的清热、凉血、滋阴等治法只能针对兼证或变证。顽固性皮肤病病程长,经过失治误治、正气亏虚、邪气内陷,从表至里玄府层层闭郁,应以助正托邪、开通门户为治疗方向。辛温宣散法不仅能针对风寒、寒湿邪气,更能直接畅通玄府,辅以补气托里、化痰活血等法,能使深陷的表邪无所依附且渐渐外达;其他治法作为辛温通玄的权变,不应与透邪外出的大方向相违。顽固性皮肤病的矛盾交织错杂,邪气盘踞与玄府闭郁互为因果,驱邪外出是为开解玄府,不必泥于辛温宣散;玄府通畅才能给邪以出路,又不可离于辛温宣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川南玄府学术流派将"玄府学说"用于"脑玄府"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简介该学术流派"脑玄府"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临床经验与科研方向,并展望玄府学说与脑病学说的融合创新之路,探讨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盼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无复流现象(NR)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我们在系统复习文献的基础上,从玄府学说认识NR,认为气血无法濡养心肌是NR的实质,其关键是玄府不利;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津液运行的通道,玄府闭塞是NR的病机根本。并提出以开通玄府为主论治NR,为防治NR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提高PCI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32-735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组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5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苦降组、西药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全方去苦降组、全方去甘升组、全方去升降相因组。制备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前7天正常喂养,第8天开始,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分别给予对应药液灌胃,西药组给予莫沙必利+兰索拉唑,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大鼠处死后,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罗丹明123测定食管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的表达情况。结果:1全方组、甘升组、全方去苦降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体重变化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方组、甘升组、全方去苦降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食管黏膜病理积分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全方组、甘升组、全方去苦降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食管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4苦降组、全方去甘升组、全方去升降相因组体质量变化、食管黏膜病理积分、食管组织线粒体膜电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稳定RE大鼠食管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可能是该方改善RE大鼠食管括约肌松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急性中毒引起的呕吐的疗效。方法:84例有呕吐表现并除外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在给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胃复安、奥美拉唑止吐。观察组(n=42)加用旋覆代赭汤汤剂,连用7d。统计两组3d及7d临床有效率,观察呕吐频率的变化,呕吐停止时间及患者饮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3d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中毒引起的呕吐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