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93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250mg口服,1次/d,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及生理性海水鼻腔盥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及生理性海水鼻腔盥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窦CT评分(Lund Mackay)及临床疗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鼻窦CT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有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糖皮激素、黏液促排剂及生理性海水鼻腔盥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的特征.方法 对65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和65例成人慢性鼻-鼻窦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并以Lund-Mackay评分法记录CT分值.结果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寞炎组鼻分泌物鼻后滴漏VAS评分为(7.86±1.62)分,与对照组的(5.12±1.3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1,P<0.01);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组鼻内镜下中鼻道清洁者占53.8%,与对照组(3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3,P<0.05);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组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为(7.03±4.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2±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7,P<0.05),主要原因在于窦口鼻道复合体、额窦、上颌窦、前筛的Lund-Mackay评分、累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病变程度较轻,病变特征与一般慢性鼻-鼻窦炎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和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诊断为CRS的儿童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5例)和手术治疗组(37例),药物治疗采用糠酸莫米松喷鼻、碱性盐水鼻腔冲洗加用低剂量克拉霉素,疗程为12周。手术治疗分别采用:①腺样体切除(19例);②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10例);③内镜鼻窦手术(8例)。采用:①VAS评估其症状;②鼻内镜观察评估鼻腔,时间窗分别安排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③CT评估,时间窗分别安排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结果:2组患儿经过1个月治疗后,其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3、6个月,2组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个月,2组症状VAS总分、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明显下降(P<0.01),CT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手术治疗组中不同术式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鼻窦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窦炎专用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中文版评价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QOL),探讨药物治疗对患者QOL的影响。 方法 收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药物联合治疗12周,每4周进行一次VAS评分及SNOT-20评分。另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一次相同的评分。分析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患者VAS评分、SNOT-20评分的变化及与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39,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1)。实验组VAS、CT评分于治疗后5个症状占比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VAS、CT评分也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SNOT-20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93,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实验组于治疗后各症状占比人数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SNOT-20评分也有所下降。 结论 药物治疗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QOL,但长期小剂量使用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AS评分对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98例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被分成3组,分别经保守治疗(组1)、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2)及联合下鼻道开窗(组3)为特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这些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特点。结果 保守治疗前后仅黏脓性鼻涕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黏脓性鼻涕和面部胀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下鼻道开窗组优于单纯上颌自然口扩大组。结论 对于黏脓性鼻涕、面部胀痛这两项VAS评分较高的患者宜选择以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在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us-itis,C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74例诊断为CRS儿童分为常规治疗(38例)和克拉霉素治疗(36例)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喷鼻剂糠酸莫米松喷鼻和碱性盐水行鼻腔冲洗;克拉霉素组采用上述方法加用克拉霉素,疗程为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其症状,鼻内镜观察评估鼻腔,分别安排在治疗前,治疗后4、8和12周。鼻窦CT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分别安排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结果两组病例经过4周治疗后,其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两组病例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明显下降(P〈0.01),且克拉霉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至治疗后12周,两组病例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明显下降(P〈0.01),鼻窦CT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应用治疗儿童CRS近期有着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评估方法在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窦炎(CRS) 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98例鼻咽癌放疗后CRS分成3组:经保守治疗(组1)、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2)及联合下鼻道开窗(组3)为特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等完整的主观、客观评价指标的特点。结果 在症状的VAS评估中,保守治疗仅黏脓性鼻涕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另有面部胀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下鼻道开窗组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保守治疗对上颌窦炎及蝶窦炎控制较差,手术对各鼻窦炎控制率较好,联合下鼻道开窗对上颌窦炎的控制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在保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und-Mackay评分在每组手术治疗前后、治疗后两组间及保守组与手术组治疗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黏脓性鼻涕、面部胀痛这两项VAS评分较高的患者宜选择以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②在对治疗前病变范围的评估和手术疗效的判断上,Lund-Mackay评分更能真实反映放疗后CRS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配合鼻窦置换疗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窦置换体位,用甲硝唑加α-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病灶,同时口服罗红霉素。结果:35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通过治疗有效率达97.1%。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配合鼻窦置换疗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鼻窦炎口服液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的方法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 两组均口服克拉霉素片250 mg/d,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鼻窦炎口服液10 mL/次, 每天3次, 连续3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3个月末主观、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均明显下降(t=21.23, 30.23, 25.81, P均<0.05), 与对照组比较(t=10.21, 12.79, 9.58, 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83.72%, 对照组为6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752.5 P<0.05),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鼻窦炎疗效的系统评价,以明确该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供相关循证学证据。方法 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知网、CBM、维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24日,按是否为NPC放疗后鼻窦炎及是否用克拉霉素治疗的标准筛选检索文献后获取相应临床研究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7篇文献,共516例,研究结果显示克拉霉素对NPC放疗后鼻窦炎的安全性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19,1.48),P<0.01],视觉模拟评分法(VSA)具有统计学意义[MD=-2.24,95%CI(-2.51,-1.97),P<0.01]。倒漏斗图分析敏感性较低,提示本研究分析结果较稳定。结论 对于NPC放疗后鼻窦炎的治疗,克拉霉素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小,故临床可优先选用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5年3月47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 47例中治愈28例(59.6%),好转17例(36.2%),无效1例(2.1%),死亡1例,总有效率95.8%,手术死亡率2.1%.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手术范围、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疗前后鼻窦炎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前后鼻窦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防治放疗后继发鼻窦炎的措施和手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31例NPC患者放疗前后发生鼻窦炎的影响因素及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31例NPC患者中,放疗前98例患有鼻窦炎,放疗后165例发生鼻窦炎,其中T分期较高、鼻腔有解剖变异的患者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率较高,有鼻咽局部治疗的患者鼻窦炎发生率较低,放疗前就有鼻窦炎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放疗后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加重。结论: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病率随临床分期的加重而递增,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鼻腔解剖变异仍然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对于放射治疗的NPC患者,T分期较高、解剖变异、鼻咽局部治疗以及放疗状况与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加强放疗前鼻窦炎的治疗以及放疗中、后期鼻咽局部治疗可减少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手术挽救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或残留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经鼻腔Nd:YAG激光,对35例鼻咽癌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或残留病灶进行治疗。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在鼻内镜直视下,激光功率调整在50W左右,YAG激光光纤经同侧或对侧鼻腔导入鼻咽部,气化切除肿瘤病灶。部分患者术后接受了再放射治疗,放射剂量20-60Gy不等。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30.3%。结论 鼻内镜下Nd:YAG激光挽救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或残留的有效手段,丰富了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外科治疗手段。术后是否再需放射治疗,视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后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10月共36例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随访10~36个月,28例治愈,治愈率77.8%;4例好转,好转率11.1%;4例无效,无效率11.1%。总有效率为88.9%。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手术前、后合理用药,恰当的术后处理能提高疗效,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化疗后近期听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近期的听力学改变.方法 根据鼻咽癌的治疗方式,将64例(128耳)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45例,90耳)和放化疗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9例,38耳),同时选取25例(50耳)无明显耳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及结束后2~3个月进行耳镜检查、纯音测听、鼓室导抗图及咽鼓管功能测试,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近期的听力学改变.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近期多有鼓膜性状的改变,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均呈现听力下降,其中单纯放疗组以传导性听力下降多见(24%,22/90),而联合治疗组以感音神经性(29%,11/38)及混合性听力下降为主(24%,9/38).两组患者中多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结论 鼻咽癌放化疗后近期听力损害中,放射治疗主要影响中耳及咽鼓管功能,化学治疗以内耳毒性为主,放化疗联合治疗加重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纤维连接蛋白(Fn)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琼脂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32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MG、Fn和IL-2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β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Fn、IL-2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鼻咽癌患者血清β2-MG含量明显下降,而Fn、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β2 MG、Fn和IL-2含量的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鼻疾病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报道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鼻疾病的发病率、发病高峰期、临床转归。方法:观察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后半年至3年鼻部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疗前有鼻窦炎30.97%。放疗后鼻窦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萎缩性鼻炎、严重鼻出血的总发病率分别为92.92%、36.28%、29.2%、7.96%、0.88%。在放疗后半年时的发病率及到3年时实际存在的病例,鼻窦炎为79.65%、43.36%,放射性鼻炎为36.28%、0.0%,鼻粘连为23.89%、0.0%,萎缩性鼻炎为0.88%、7.96%。结论:鼻咽癌病人容易并发鼻疾病,放疗前为鼻窦炎,放疗后常见鼻窦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少见萎缩性鼻炎及严重鼻出血。发病高峰期以上3种常见并发症均在半年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治疗的干预,放射性鼻炎、鼻粘连完全缓解,鼻窦炎渐渐减少,萎缩性鼻炎不断发生且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因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原因。结果:70例患者中,由鼻咽癌复发引起鼻咽出血24例(34.3%),其中7例因大出血死亡;10例(14.3%)由假性动脉瘤引起,其中3例鼻咽大出血死亡;36例(51.4%)为鼻咽放疗后痂皮及肉芽出血,1例因大出血窒息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是死亡率高的放疗并发症,其中以鼻咽癌复发及假性动脉瘤危险性最高,鼻咽癌放疗后痂皮及肉芽要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9.
74例放射性鼻窦炎CT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总结74例经放射治疗后18个月以上的鼻咽癌病例,分4个阶段完成鼻窦CT扫描,将影像资料进行Lund-Mackay评分。结果各阶段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上颌窦,其次是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和蝶窦,额窦发生率最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率与上颌窦炎成正向升高,随放射治疗后时间的后延,各组Lund-Mackay评分数据亦随之上升,重度浑浊例数逐渐增多,至第四阶段评分数据开始回落,放射性鼻窦炎处于静止期或恢复期。结论CT扫描能够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能追踪观察放射性鼻窦炎的客观变化。Lund-Mackay评分系统适合于影像学大范围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2005年256例鼻咽癌患者资料,通过比较放疗前、后鼻咽部CT,总结放疗前无鼻窦炎症状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情况.结果 放疗前鼻窦炎发生率为43.8% (112/256),放疗前无鼻窦炎症状而放疗后出现鼻窦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