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别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对SHR大鼠的即时降压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即时降压效应进行比较.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成耳尖放血组和耳尖电刺激组,记录下治疗前后15分钟的血压,以观察两种疗法的降压作用.结果:两个组治疗后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血压(耳尖放血组P<0.05,耳尖电刺激组P<0.01),两个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值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都具有很好的即时降压疗效,两种疗法的即时降压作用无显著性差别,但耳尖放血疗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华德  方针  王翀敏 《中国针灸》2004,24(4):229-231
目的:探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有效治法.方法:9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耳尖放血组、络活喜组、耳尖放血合络活喜组,对3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血压变化进行评估.结果:3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人的主要症状,以耳尖放血组和耳尖放血合络活喜组的治疗效果较好;3组均能降低血压,但以两种疗法合用组效果最佳.结论:耳尖放血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症状,耳尖放血合络活喜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耳尖放血或单用络活喜.  相似文献   

3.
于守洋  唐可清 《光明中医》2023,(15):2971-2974
目的 观察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及治疗后血压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24 h动态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建立和蛋白质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灌服附子汤6周,观察造模前后症状、血压、饮水量,同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鼠的肝脏蛋白质组变化.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造模6周后,易激惹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加等肝阳上亢证候的表现;SHR组和肝阳上亢组的蛋白斑点总体分布相似,SHR组共检测到蛋白质点数为716±58个;肝阳上亢组875±19个,仅在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有27个;有28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其中15个点下调,13个点上调.结论: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灌服附子汤可建立稳定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大鼠模型,两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味联合耳尖放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的肝阳上亢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联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阳上亢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耳尖放血疗法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每周3次,12次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根据《高血压的新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本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本疗法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及天麻钩藤饮降血压和改善肝阳上亢证症状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ig附子汤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并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造模前及治疗前后大鼠易激惹程度、饮水量、血压的变化,检测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同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变化。结果:SHR大鼠经ig附子汤6周后,出现易激惹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加等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的表现。经天麻钩藤饮高剂量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易激惹程度好转,饮水量减少,血压下降;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降低。SHR对照组、肝阳上亢组和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的蛋白斑点总体分布相似。肝阳上亢组和SHR对照组比较,仅在SHR对照组或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有13个和27个;有28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和肝阳上亢组比较,仅在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表达的蛋白质有44个,没有仅在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有29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减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的症状和降低血压。肝脏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存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天麻钩藤饮降压和改善症状可能与降低AngⅡ及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煎服联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煎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煎服联合耳尖放血治疗。疗程8周,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肝阳上亢的临床症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压,以治疗组疗效为优。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耳尖放血疗法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且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SHR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SHR—A组)和高血压对照组(SHR—C组),同周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的舒张反应,以及血清NO、内皮素(E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SHR—C组相比,SHR—A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最大舒张反应明显增强(P〈0.01)。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能够消除两组之间的差异。3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SNP的最大舒张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A组与SHR—C组、WKY组比较血清NO、SOD浓度明显增加,而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显著改善SHR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内皮NO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邓志英 《河南中医》2016,(5):805-806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每次10 mg,日1次;必要时加用氢氯噻嗪片,每次25 mg,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隔日1次,共进行15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耳尖放血治疗后30~60 min,患者SBP和DBP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SBP和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和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53.33%,观察组为75.0%,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6.125,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7.
18.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Q Cao  Y Wei  S Chen  Z Han 《针刺研究》1990,15(4):292-296
AMI was produced by occlusion of LVB for 30 min in the rabbit, lengthening the conductive time of myocardium in the ischemic area and resulting in asynchronous activation state of myocardium. EA could facilitate the conductance of electric activation in the ischemic marginal area and make the activ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is area synchronou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in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reentrant circuit.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A possesses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